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探究论文_王世杰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探究论文_王世杰

身份证号码:51052219850128xxxx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水资源短缺长期以来困扰着中国,而政府出台的限水政策也限制了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使节能节水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建筑工程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如何通过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广泛运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是当今亟待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和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显,据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严重缺水的城市竟达百余个。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的一项紧迫任务。要加强节能排水技术需注重其系统性,从各个环节优化排水方式,严格管控超压出流和冷水浪费,真正达到节能节水目的。

1采取超压限流措施,减少隐性水浪费

生活中在满足居民用水需求的基础上会对单位时间内的给水量进行了限定,保证给水量在额定范围之内。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给水配件的压力大于流出水头的现象。于是就出现了在单位时间内给水量超出限定范围的超压出流现象,加之持续时间较长,造成了极大的水资源浪费。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设计入手,设计人员根据市政供水管网在不同时段和管段的差异性对特定环境下供水压力和供水量进行分析了解,采取分区供水的方式,科学合理的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供水压力,节省加压能源,减少二次加压的能量消耗,。如果市政管网压力为0.3MPa,6层以下就可以利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6层以上利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进行供水。通过这种方式既充分利用了政府部门的管网余压,又不会使低楼层管网压力过高,进而造成能耗和水量浪费。

设置给水超压减压装置,减少超压出流,解决“隐性”水资源浪费问题。通过在入户支管上安装减压孔板、节流塞或减压阀等方式,把它的压力减到相应水龙头的出流量适应限定流量需求额压力为止,同时可以在水质较好、水压也比较稳定的情形下为使用者提供适宜的节水龙头,使竖向分区的水压分布变得更加均匀。

2科学选用节能型卫生器具

目前,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民众的环保节能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注重选择绿色节能的产品和服务,为了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我们应选择节能节水卫生器材和设备,包括选用节水功能较强的卫生器具。如在选择水箱时,在满足家庭的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容量比较小的水箱降低水资源的耗费。在挑选沐浴设备时要选择节水型的沐浴设备,选择水龙头时尽量选用非接触自动控制式、停水自闭脚踏式、陶瓷磨片式、延时自闭式节水水龙头,这种水龙头不仅节水效果好而且封闭性好使用寿命长,节水量能达到20%-30%。另外在选择节水型的配水器材过程中注意选择新型管材如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不锈钢管。因为传统的镀锌钢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多易生锈从而发生漏水现象,上述节能、节水设备筛选时,要从三方面综合考虑,分别是节水性能、价格、使用对象,如果能够优化选材,就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节水节能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水资源循环、处理系统技术研发应用

生活中,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室内安装了热水器,到了天气寒冷必须使用热水时,必须把水管打开放出一部分冷水才能开始使用热水,日积月累这一部分冷水的消耗也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在建设工程施工时我们要不断完善热水供给循环系统,降低无效冷水的排放量。如何合理设置热水循环系统决定着打开热水装置后放掉冷水的多少。《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将热水循环系统按照循环的方式分为干管循环、立管循环和支管循环 。三种循环方式按照节水效果的优劣依次排序为支管循环、立管循环、干管循环,而从工程价格方面的排序确是由高到低。因此建设工程施工时设置热水系统在选择循环方式时需从节水效果与工程成本综合考虑,结合建筑结构、建筑标准、区域经济条件等多种情况选用支管循环方式或立管循环方式,尽量降低无效冷水的浪费。另外针对各企业、厂房、学校中没有循环定时热水供应系统的情况,要增设热水回水管,减少水资源浪费。

积极发展中水处理系统。中水是指日常办公和生活集中排放的污水经过技术处理,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杂用在一定区域环境的非饮用水,如果我们可以将这些污水收集经过净化处理变成中水,并将它用于一些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地方,如冲洗厕所、刷洗车辆、清扫道路、城市绿化等杂用,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从而实现污水资源化。

4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是当前节能环保的重要途径,它主要是通过太阳聚合产生热水。在使用太阳能这一新能源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如雨雪雷电等极端恶劣天气对太阳能使用的影响,再设计过程中可以以太阳能热水器以及相关耗能器材来代替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热水器主要包括储水箱、集热器、一些配水管、热水泵等,在选用集热器时要因地制宜地选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使水流保持平衡,必要时可以运用辅助加热的方式;太阳能设备的热水系统应该选择具有保温作用的材料,来防止热水在传递过程中出现的热量耗损,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此过程中可以利用地源热泵技术,直接将地下热水作为热源,同时我们可以直接将它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常用热水,但是这项技术不仅需要结合地质条件,还需结合开采成本等因素来实施。

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公众在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理念的影响下,更加倡导绿色建筑,建筑工程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逐渐受到重视。建筑给排水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进行给排水设计,选用节能低耗设备对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义。建筑给排水设计在满足功能、外型等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要重视节能节水技术的设计运用,最终实现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蔺晓,李佳林,翟桂丽.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实践[J]. 绿色环保建材,2017,(05):109.

[2]郑作曜.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实践[J]. 住宅与房地产,2017,(03):225.

[3]许燕全.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和应用探究[J]. 江西建材,2016,(03):81.

[4]沈娜.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15,(48):185-186.

论文作者:王世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  ;  ;  ;  ;  ;  ;  ;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探究论文_王世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