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网技术线损分析及降损对策论文_王安永,石国钰

电力网技术线损分析及降损对策论文_王安永,石国钰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五莲县供电公司 山东五莲 262300)

摘要: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经济的发展力不开电力资源的支撑,这给电网经营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会,电网经营企业在进行电能树洞和分配的时候会出现一部分的损耗,这部分的损耗造成了电网经营企业的经济利益的损失。本文作者有着多年的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工作经验,结合日常的工作实践,根据电网负荷的实测结果,用线损理论计算方法分析了电网的技术线损分布及构成,并根据线损计算结果,分析了电网技术线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降低技术线损的对策,以期能够为广大的电力同行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线损;线损率;线损理论计算;线损构成

前言

通过统计得到的实际供电量和售电量之差为电网实际线损电量,称为统计线损。线损是电网电能损耗的简称,它是反映电网规划设计、技术装备和经济运行水平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由于统计线损含有部分不明损失,所以不能准确反映电网技术线损的真实情况。因此就必须要通过深入的分析电网技术线损的构成和分布情况,找出电网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节能降损措施,从而提高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

一、电网技术线损的构成情况

技术线损主要由线路损耗、变压器损耗和其它元件损耗(包括电抗器、电容器、调相机和站用电量损耗等)组成。

在110kV及以上的电网中的线路损耗占比较大,而变压器损耗只占比较小,其他元件的损耗更是少之又少,这表明线路损耗在占主导地位,也说明了高电压等级的电网是主要输电网、承担着远距离、大容量电能的输送任务。

与之相比,10kV及以下的配电网中变压器损耗所占比例明显升高,这与配电网中变压器数量较多而容量较小有直接关系。另外,在10kV及以下的配电网中,配电变压器普遍存在着“大马拉小车”的现象,且高损耗的配电变压器的数量也比较多,这也是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配电网变压器损耗占比较高的一个原因。

二、电力网技术线损的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

1、电网的结构不够合理

一是电源与电网的发展很不协调。在当前电力短缺的形势下,各地都在加快电网建设的步伐,但是部分的线路仍处于送电的极限状态,电网结构的薄弱与输电容量过大的矛盾正在加剧,这也使得部分的电厂的出力受到了限制。

二是当前的电网结构比较的薄弱。超高电压等级的电网结构不够坚强,电能的交换不足,主要的输电断面的设备有重载、过载的现象,限制了负荷的潮流优化,导致输电线路的损耗所占比例明显偏高。另外也存在着电磁环网迂回供电现象,增加了主网损耗。同时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供电距离过长,也造成了线损率的增加。

三是电压等级的配合不够合理。部分地区电压等级较多,层次复杂,导致变电环节损耗增加,同一个地区的电网的各电压等级同时的存在,造成电压等级混乱。

2、电网经济运行水平亟待提高

一是站用电使用管理不够规范。部分电网站用电损耗明显偏高,部分基建用电计入站用电范围,造成站用电量虚高。

二是无功管理和控制难以满足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网无功补偿不足,无功功率不能分层就地平衡从而增加了主网损耗;中、低压电网无功补偿度偏低,运行调节能力差,造成损耗增加,用户电能质量下降;同时用户电容器实际投入不足也增加了电能损耗。

三是电网的负荷分布极不均衡。在电网内重载的变压器和轻载的变压器一并存在,导致了变压器的运行严重的偏离了规划好的经济运行区间,从而增加了电能损耗。

3、高损耗老旧设备普遍存在

受资金来源等问题影响,配网建设普遍相对滞后,难以及时对老旧设备进行改造或更换,部分地区高损耗设备较多,大量S7型及以下配电变压器和老式机械电能表仍在使用。

4、电网运行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网运行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部分地区采取高低压电磁环网运行,造成高低压电网间存在环流;另一方面有些电网为了限制短路电流的出现,采取了开环或拉停线路的措施,造成了潮流迂回,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电能损耗。

三、降低电力网技术线损的措施

1、加快电网建设、优化电网结构

做好电力需求分析预测,结合我国能源的发展,合理的规划主干网架进行相应的布局,减少电网薄弱环节,以此来提高主网输送能力,为电网节能降耗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对地区中低压电网进行科学规划和建设,在满足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尽量实现电网开网分片运行,提高中低压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使之具有较强的负荷平衡和调整能力。

充分考虑地区负荷特性和其发展,来提高变电站内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水平,严格的执行新变电站无功补偿设备的投产。对弈电压层级较多的地区电网,应该合理的优化电压等级,减少变电的层次,以此降低变电环节中的电能损耗。

2、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

以安全经济运行为目标,认真分析制定年度经济运行方式。提高降损的责任意识,根据负荷变化规律及时的对电网的运行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停运部分空载变压器,使系统处于经济运行状态。以降低配网技术线损为重点,加强配网运行管理,依据负荷变化情况,适时调整负荷分布和配变运行方式。加大对用户无功补偿装置投切的考核力度,解决好用户侧无功补偿问题,提高线路末端电压和功率因数。加强配电网的三相负荷平衡工作,及时调整配变低压侧三相负荷,减少由此造成的电能损耗。

加强设备运行维护,避免或减少设备非计划停运带来的电网损耗增加;根据电网负荷变化情况,合理安排设备检修计划,提高设备检修质量。加强无功设备运行管理,完善无功补偿装置自动监测手段,提高无功补偿装置投运率。通过变压器有载调压、无功补偿设备投切控制,达到无功的分层就地平衡以及降低电能损耗的目的。同时要加强站用电的管理,对于站用电比重较大的电网,分析产生用电量高的原因,制订并落实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彻底解决站用电损耗偏高的问题。

3、加大电网设备技术改造力度

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电网升压改造、简化变电电压等级,更换细截面导线并尽可能的增设无功补偿装置,采用低耗能和有载调压变压器的相关的额措施来降低电网电能损耗。延伸高压供电至负荷中心,增大导线截面,缩短配网供电半径,有计划地更换和淘汰高损配电变压器,降低配电网损耗。另外也要加大对电能计量装置的改造力度,降低计量装置的损耗,以此来提高计量装置的精度和准确度。

4、加强降低技术线损措施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在降低技术线损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资金投入和降损效果,把投资收益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认真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合理利用有限资金,创造最佳的投资效益。

结束语

电网结构的不合理,以及高损老旧设备较多,加上经济性矛盾日益突出等是当前现阶段技术线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只有加快电网建设并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经济运行水平和加大设备技术改造力度等措施,才是降低电力网技术线损的主要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涛,张坚敏,李小平。计划线损率的计算及其评价[J]。电网技术,2013,(27)。

[2]许汉平,侯进峰,施流忠。基于状态估计数据的电网线损理论计算方法[J]。电网技术,2013,(23)。

[3]朱发国。基于现场监控终端的配网线损计算[J]。电网技术,2011,(25)。

[4]江北,刘敏,陈建福。地区电网降低电能损耗的主要措施分析[J]。电网技术,2011,(24)。

论文作者:王安永,石国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4

标签:;  ;  ;  ;  ;  ;  ;  ;  

电力网技术线损分析及降损对策论文_王安永,石国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