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协奏曲《西楚霸王》作品分析论文_梁景丽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河南省 新乡市 453000)

摘要:古筝协奏曲《西楚霸王》由作曲家何占豪1996年创作,取材于刘邦与项羽楚汉之争“垓下之战”[1]的历史故事。何占豪先生运用历史题材来编配了这首古筝协奏曲,借鉴了西方的作曲理论与技法,将它与中国的五声音阶想融合,通过场面的切换和事件的深入来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性格鲜明的人物。

关键词: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情感表达

一、古筝协奏曲《西楚霸王》的创作背景

何占豪[2]先生曾在浙江省越剧团乐队工作的经历以及其本身的英雄情怀为《西楚霸王》的创作奠定了创作基础和情感基调,同时他始终坚持“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在创作上一直追求民族民间音乐的结合,力求真正的做到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通过古筝和钢琴这个音色上都极具个性的东西方乐器,将项羽当时四面楚歌的场面和乌江自刎时内心的复杂活动进行了描写。

二、曲式结构

古筝协奏曲《西楚霸王》是何占豪先生第二首描写内心英雄情结的曲子,乐曲描绘战役的始终,与其他文学体裁作品相差许多,创作源泉来自于《史记项羽本纪》,这本书上记录了传说或者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帝王,本手曲目并不是讲述项羽的英雄事迹,而是选择了最后的战役,用古筝音乐展开画卷,传达主人公项羽的情感。《西楚霸王》一共有457个小节,是何占豪创作的古筝协奏曲中相比较篇幅长的作品。整曲由八个大段落构成,出现了四次主题,主调是D大调,中间有三次转调,都转到了A大调上。整首作品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是经典的三部曲式。如图:

第一部分呈示部(1-65),这部分是缓慢的乐章,雅乐B羽调式,四四拍的节奏,奠定了整首乐曲的基调。乐曲的一开始是由钢琴引出,以低沉的引子来烘托气氛,正如《史记》中“项王军壁亥下,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4]好像勾勒出一副战场断臂残骸,悲壮沉痛的场面,如人置身其中,战争的残酷,士兵的残骸,远处的烽火,和破损的战旗,大地的鲜血都仿佛浮现在人的眼前,夜幕将至,整个天空被仿佛也被鲜血染成了红色。之后古筝进入主题,古筝主题使用的是钢琴小组的低音区域,低沉的音色宛如项羽沉重的心情,这个部分又是一个单二部的曲式结构,这样的乐句好像是语言一般,长句是在讲述情结的发展,短句是一种叹气的回复,将项羽内心的不甘、悔恨和悲痛的心情描绘了出来。

第二部分是展开部(66-386),调式变回了B羽。这个部分主要讲述了储军的第一次突围。展开部又分为了前半部分,后半部分;首先是主题B表现了出战前战士们紧张的情绪和蓄势待发的状态,B’段之后加入和回忆的部分,与现实的战争场面形成了对比,描绘之前战争的意气风发,在最后运用了古筝的快速摇指随后到和弦突然结束,给人以悬念的感觉,也预示了第一突围的失败。随后,进入了第三部分C段,全段描绘了战场上军人们士气消极,也生动的描写了项羽与虞姬之间感情,运用古筝柔美的旋律线展现主人公英雄背后的柔情,当然这里不单单是对虞姬的爱情,也有对将士们的深深悔恨。最后在D段钢琴首先使用了大量的十六音符急板进入,打破了之前的情感,此段描绘了战士们准备进行第二次的突围,虽情况不甚乐观但是战士们仍抱着一丝希望在征战,最后突围以失败告终,虞姬为了不让自己变为后患,故而自刎。

华彩部分乐段(387-395),这一段是整首乐曲的升华处,也是全曲古筝独奏部分,这个部分给予演奏者很大的思考空间,主要是描述项羽当时的内心独白。当项羽看到自己心爱的人自刎时的复杂心情,自己作为帝王有无法保全的恨意,后在乐曲由单音变为大撮是为表达项羽最后无法抑制自己终于长歌当哭。

第三部分再现部(396-457),这一部分是对主题的重复和强调。本部分在线的时候与第一段不完全一样,只是选择了其中一个部分。整个乐曲到这里,经过一系列的跌宕起伏又回到了一开始,让人倍感内心无力与苍白,其中伴奏使用了具有明显特色的三连音,调式也从B羽变为了#F羽调,将霸王项羽的悲痛和无尽悔恨表达的淋漓尽致。

结语

本文笔者认为中国民族传统乐器、民间音乐素材与西方创作技法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音乐作品既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又实现了中西音乐文化上的完美结合,本首古筝协奏曲《西楚霸王》作为民族音乐现代化发展的典范,运用古筝与钢琴这两种东西方乐器交融演奏,古筝的委婉凄凉、钢琴的大气磅礴,对项羽这一悲剧性人物进行深刻且细腻的描绘,独特地诠释出楚汉相争刘邦和项羽决战垓下的场景,是古筝协奏曲中较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性曲目。

参考文献

[1]孙在美.《垓下之战》中项羽的人物形象分析[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03):32-33.

[2]崔璨,刘向阳.何占豪古筝作品的艺术特征[J].艺术科技,2017,30(02):238.

[3]此曲结构引于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何占豪古筝协奏曲选集》

[4]《史记项羽本纪》

[5]魏军.一场跨越千年的“忧愁”和“情思”——浅析王建民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的艺术价值[J].音乐创作,2015,11:110-111.

[6]盛秧.何占豪的英雄“情结”——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与《西楚霸王》评析[J].乐器,2007,04:38-40.

[7]王安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对何占豪音乐创作的影响[J].镇江高专学报,2012,03:105-109.

作者简介:梁景丽(1996.07-),女,河南新乡人,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8级艺术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古筝演奏艺术方向的研究。

论文作者:梁景丽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  ;  ;  ;  ;  ;  ;  ;  

古筝协奏曲《西楚霸王》作品分析论文_梁景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