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患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论文_闻超群, 朱玲玲

脑血管病患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论文_闻超群, 朱玲玲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310000

摘要:目的:研究脑血管病患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总结出有效的护理办法。方法:随机抽取到我院接受医治的164例脑血管疾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同时对这些病人的坠床行为、心理认知还有跌倒行为进行评估,力求提出有预见性有针对性的安全护理办法。结果:这164例脑血管疾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病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期间都没有发生安全问题,可以明显的看出来病人和病人家属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结论:及时的评估脑血管疾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病人可能发生的危险,能够非常有效的降低甚至是完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病人的安全。

关键字:脑血管疾病患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住院期间;安全护理

体位性低血压又称为直立性脱虚,主要是因为体位的突然改变比如说从平卧突然转为直立站立,又或者是因为长时间的站立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的通常定义是病人站立后的血压比平卧时的血压下降了20mm汞柱又或者是舒张压下降了10mm汞柱,分为继发性和突发性两种。脑血管病患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概率是20%,而且患病的病人普遍都是高龄的老人还有行动迟缓、偏瘫等症状,很容易忽视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安全事故频出,所以在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的时候,医护人员应该事先预防排除病人发生不安全的因素,避免发生安全问题,保障好病人的生命安全。

1患者基本资料和研究方法

1.1病人基本资料

随机抽取了2015年4月到2016年5月到我院接受诊治的脑血管继发体位性低血压病人164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包括了女性病人49例,男性病人115例,病人的平均年龄在(71.5士2.8)岁。164例患者中有71例是脑出血,93例是脑梗塞。以上的164例病人都通过磁共振成像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进行确诊。其中有50例是合并高血压,24例是合并糖尿病,72例是合并高血压和冠心病,

1.2进行血压测量的具体操作办法

首先对能够坐起来的病人和能够起得来床的病人分别监测其卧位和站立位血压,在进行测量前病人要平卧大于5分钟,时间间隔3分钟连续测量右手上臂的血压2次,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坐位卧位的血压。接着测量站立位的时候分别取1分钟,3分钟,7分钟这三个时间点来测量血压记录下并且取这三者的平均值,如果遇到不能站立的病人就取坐着的时候来测量,测量时下肢要保持下垂状态[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脑血管病患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标准

在病人改变了体位,站立了3分钟内,收缩压比平卧时下降大于20mm汞柱又或是舒张压下降了大于10mm汞柱,同时还出现了低灌注的临床症状。抽取的我院164例脑血管继发体位性低血压病人都符合诊断的标准。

1.4研究结果

研究的164例病人在住院期间没有发生过坠床、跌倒和再发心脑血管性疾病等意外事件,病人及其家属对该疾病的相关知识有不仅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自我防范保护的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2安全护理

安全护理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安全评估。安全评估又可以细分为意外事件高危评估、心理状况评估,知识状况评估。1.意外事件高危评估。医护人员对患者可能发生坠床和跌倒等等意外事件的高危险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估,制定出表格。表格中把体位性低血压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分出来,附加上下面的任意一个项目存在意识障碍、有过跌倒史、活动障碍而且年纪大于64岁、出现头晕、患者体能虚弱又或者是服用了会影响活动和意识的药物,加上身边没有人照顾的患者。就要列为要重点护理的对象,因为这些病人具有高危因素,所以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料。2.对病人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脑血管病患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通常是眼花、头晕、恶心严重的还会发生昏厥。病人和家属很容易心慌,恐惧,产生焦虑误认为是原有疾病加重了。所以护理人员要及时的读懂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的进行开导。3.患者对疾病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本文164例患者中具有高中以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24例,初中程度的20例,小学的104例,不识字的16例,对脑血管病患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的相关知识几乎都不清楚[2]。

3安全防范方法

1.医院首先要营造一个安静、安全、舒适的病房环境,接着医院的脑血管继发体位性低血压病患的护理人员要加强看护,以防发生坠床和跌落事件。然后还要让家属签署住院病人高位跌倒告知书。2.护理人员要勤于走动,加强巡视力度,细心观察患者的面色、皮肤潮湿程度、血压和心率,觉察到不对劲及主动给予帮助。发生脑血管体位性低血压的病人一般都会有各种心理反应,比如说抑郁,焦虑、紧张等,护理人员要及时做好排解工作。耐心的开导病人,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不断的给病人积极地心理暗示和鼓舞。使得病人充满希望和有信心和病魔作战到底。3.还要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根据患者个人文化水平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同时还要做好用药安全指导。护理人员应该事先把用药的注意事项告知给患者要是头脑不清楚或者不明白的患者要告知其家属知道,辅导病人正确的用药。4帮助病人做好生活上的护理工作。对于行动不便的病人,卧床时要采用半卧位的体位,把床头抬高5到20度,帮助病人在病床上对双下肢进行锻炼,以来增强病人肌肉的耐力和下肢的收缩强度。维持下肢肌肉泵的正常功能,还可以进下肢的伸展和屈曲运动,每天做4到5次,每次5到10分钟左右[3]。

4讨论

在平常的临床工作中,病人测量血压时往往是只采取一种体位,平卧的居多忽视了站立位、坐位的血压。护理人员在进行血压的测量时要多多注意病人体位的改变所造成的影响,加强对体位性低血压的重视。在文本研究的164例患者中由于平时的预防、教育工作做得到位,可以明显的看出来病人自身及其家属对此疾病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自我安全防范意识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从而杜绝了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周亚夫,孙承琪,章海燕,等.老年直立型低血压的检测和病因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13,13(1):23-24.

[2]金蕾.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1(12):8.

[3]吴晓萍,何方.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4,6(9):615.

论文作者:闻超群, 朱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8

标签:;  ;  ;  ;  ;  ;  ;  ;  

脑血管病患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论文_闻超群, 朱玲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