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东方社会主义学说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说与论文,理论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恩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不仅包括马恩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而且还包括对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论述。前者称之为西方社会主义或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后者则谓为东方社会主义或晚期社会主义学说。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们对前者的研究比较重视,相反对后者却缺乏清醒的认识:不是割裂二者的关系,认为“十月革命是对《资本论》的胜利”,〔1〕就是贬低马恩的东方社会主义,把它视为是对“东方田园生活的留恋”和“对世界革命进程的幻想”,是“不可饶恕的学究气”,〔2〕甚至根本视马恩东方社会主义学说于不见,只言西方,不讲东方。这种对马恩晚年社会主义理论的偏见,不仅予社会主义实践以极大的损失,而且也给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带来了无穷的困惑,以至于今天我们讲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人们便感到这一理论的“跳跃”与“惊奇”,甚至一些人还认为这是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因此,为了准确理解和把握马恩东方的社会主义理论,科学评价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很有必要对马恩东方社会主义学说与邓小平社会主义二者的关系作一认真的探讨。
一、马恩东方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点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源泉”
马恩的东方社会主义学说,是马恩在《资本论》发表之后,至他们逝世前的若干年间(1867—1895年),以东方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俄国、中国、印度等,主要是俄国)为研究对象所得出的关于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其基本点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第一、东方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马恩认为,这主要是由东方国家特别是俄国自身的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特点所决定的。
俄国具有别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相异的情形,即“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及其它劳动群众的矛盾比其它资本主义国家更加尖锐,因此“俄国无疑是处在革命的前夜”〔3〕俄国具有进行革命越过“卡夫丁峡谷”的主观条件。在俄国青年中“有一个派真诚地、无保留地接受了马克思的伟大的经济理论和历史理论,并坚决同他们的前辈的一切无政府的和带有一点泛斯拉夫主义的传统决裂”。〔4〕由于他们的努力, 在俄国研究社会主义理论的兴趣日益浓厚,革命运动采取了坚决进攻的形式。俄国具有农村公社这种可以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殊形式。马克思认为,俄国有可能利用村社来避免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1882年在《〈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二版序言》中马恩在探讨俄国产生革命的可能性时说:“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5〕
第二,东方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建成社会主义。马恩认为,通过社会革命无产阶级取得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仅是“跨越”的第一步,东方社会能否最终“跨越”资本主义的典型发展阶段,关键还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因为建成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以一定的发展了的生产力为前提的。但东方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还不具备建成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或前提。因此,马恩着重指出:东方国家的无产阶级胜利后,必须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就,为新生的社会主义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否则“如果俄国是脱离世界而孤立存在的,如果它要靠自己的力量取得西欧通过长期的一系列进步才能取得的那些经济成就,那么公社注定会随着俄国社会的发展而灭亡,这一点在我看来是毫无疑问的”。〔6〕
马恩上述关于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点,表明了它在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长河中,完成了一个突破性的流程,不仅实现了空想到科学的飞跃,而且也突破了他们自己早期社会主义学说的一些结论。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潮流之中,起着为新的理论成果产生的先导作用,因而天经地义地成为邓小平乃至毛泽东、列宁等社会主义理论的“源泉”。事实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理论又正是以马恩东方社会主义的这些基本点作为理论框架基石的。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一国两制”等方面的立论,几乎都是建立在上述基本思想基础之上的,是马恩东方社会主义学说在当代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而肯定地说,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因为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有坚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后盾,与马恩东方社会主义有着共同的研究课题: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共同的发展思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的发展手段:吸取资本主义的积极成果;共同的思想基础:对人的价值与命运的高度关注,一切以人们利益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当然,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对马恩东方社会主义思想不光是“有因有循”继承性的一面,而且还有“有革有化”的创新性的一面。
二、马恩东方社会主义学说的局限点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突破口”
由于时代和条件的限制,马恩东方社会主义学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然而,这并不能减弱其思想的光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因所处的时代已远远超出马恩当年跳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水平,处于实际状态,而且又有了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教训,因而在更丰富、更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以马恩东方社会主义学说的局限点为突破口创立的这种新的理论体系,并非否定马恩的基本思想,恰恰相反是马恩东方社会主义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放射出的新的光芒。
首先,邓小平突破了马恩关于东方道路从属于西方道路的局限性。马恩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是大工业的充分发展和发达的社会生产力,而社会主义是继资本主义之后建立起来的崭新社会制度。因而,社会主义将首先在欧洲诸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共同胜利并在全球范围内构成一条主线,不发达国家的“跨越”则是从属于主线的一条副线,副线必须依存于主线。虽然他们在东方社会主义理论中否决了把西方发展道路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但是他们在论述东方“跨越”的外部条件时又强调,“跨越”必须有赖于“西欧人民的无产阶级胜利和生产资料转归公有”。〔7〕列宁发展了马恩的思想,他提出在帝国主义时代,处于薄弱环节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可以首先单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走上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积极吸取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来建设社会主义。不过,列宁仍期待着先进的西方国家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和他们一起实现社会主义。其后斯大林虽然提出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但却忽略了对资本主义的借鉴和利用,使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关起门来建设社会主义,陷入了困境。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阐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完全可以“独立自主地进行革命和建设”。“走自己的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8〕同时要“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9〕来发展社会主义。这就表明,在当代, 实现社会主义已无主次之分,而只有先后之别。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首先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从而彻底完整地揭示了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的规律。
其次,邓小平突破了马恩关于社会主义消灭商品经济的局限性。应该承认,在马恩东方社会主义观里,尽管隐约地从逻辑上推断出社会主义不能“跨越”商品经济,然而,由于以上东方从属于西方偏差的存在,加上后来对东方社会主义观点的改变,这种思想的“闪光点”被忽略,又回归到了他们西方道路关于未来社会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框框里,因而他们所设想未来社会的经济运行机制还是计划经济。这种观点一直困扰着后来者,虽然曾经有过列宁允许商品交换的新经济政策,但毕竟其英年早逝,时间短暂,后又被斯大林改变,从而使马恩这一思想更加模式化、公式化:市场经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在中国尽管毛泽东从实践中反思也曾对此提出过质疑,主张发展过商品经济,但还是局限在计划经济框架里的“笼中之鸟”,邓小平以最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打开了这个笼子,放飞了商品经济这只“鸟”,使之进入市场这个广阔的天空。他早在1979年11月就说过:“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呢?”接着他进一步阐明了对这问题的肯定答案:“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并且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相似,但也有不同”。邓小平最终完成市场经济理论建构,突破马恩局限是在1990年到1992年期间,特别是1992年的南巡讲话。他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看作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三、马恩东方社会主义学说的“未竟点”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奔流”
马恩关于东方社会主义的思想在理论上的未竟之说,给他们的理论和事业继承者们留下了发挥创造性的思维空间。作为杰出继承者的邓小平,正是将这些未竟点,在轰轰烈烈的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进行了富有独创性的工作,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成为了滚滚向前的“奔流”。
其一,表现在界定社会发展阶段上。马恩曾经认为,未来俄国的社会主义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为了避免资本主义的痛苦,这种跨越是必要的。但是这里跨越的只是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与这个制度连带的社会化生产力和商品经济是不可能逾越的。因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跨越”,“跨越”后首要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实现了的生产的工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至于这个根本任务的完成要经过哪些社会和政治发展阶段才能达到最终的“跨越”,达到同样的社会主义组织,“我认为我们今天只能作一些相当空泛的假设”。〔10〕至于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哪些发展阶段,则还需要认真考虑,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匆忙做出结论。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马恩所设想“跨越”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最终“跨越”资本主义进而到达他们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预测的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则至少要经历多个发展阶段。马恩在其东方社会主义中所阐述的这些观点令人遗憾的是随着俄国情况的发展而又被锁进了早期的“三阶段”说的箱子里,未能进一步去拓展。因而导致后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各国对此认识与实践的偏差:超越阶段、贪功冒进。正是邓小平将马恩这未竟之说,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阶段定位”误差的未竟之业,在当代社会主义事业中付诸实践,从而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上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超越阶段”。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今天的中国才有了正确的出发点,才有了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其二,表现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上。马恩东方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在的必然性。由于东方社会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实现了社会主义,那么世界格局必然呈现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如何处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呢?马恩原则上指出了必须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就”,“不能脱离世界而孤立。”然而,东方国家如何吸取资本主义的积极、肯定的成果为我所用,从而迅速地提高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实现对资本主义最终“跨越”,马恩并没有解决。邓小平出色地完成了马恩这又一未竟之说。综观邓小平对此的贡献,笔者认为:
——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这是利用资本主义的前提。因为只有保持一个安定的国际环境,发展合作,不搞对抗,才有可能学习与借鉴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既然世界上可以有“一球两制”,那么我国目前处理台湾、香港统一问题也可以实行“一国两制”。这样一方面既可以顺利地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另一方面还可利用这些地区的资本主义进行“共同开发”。
——指出了利用资本主义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自力更生为主的原则、“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只要符合以上原则,在“看准了”〔12〕的基础上就可大胆地吸取、引进和借鉴。
——阐明了利用资本主义的范围,“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3〕这说明,我们利用资本主义的范围是全方位、立体化的,它不仅包括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成果,而且也涵盖了资本主义的精神文明成果,和政治文明成果。
——开创了经济特区这个利用资本主义的新形式。1979年成立的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经济特区,1988年创建的海南经济特区,尔后接着开发的上海洋浦新区等都是邓小平倡导与创造的。这是我国利用资本主义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管理体制。特区的建立,不仅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等重大经济活动起强大推动作用,真正发挥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窗口”的作用,而且主要的是特区为我国经济高速度发展、改革开放顺利进行探明了路子,作出了楷模,创造了成功经验,向各地释放出了日益强劲的辐射力。在这个意义上说,特区寄托着我国尽快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最终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希望。
总之,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与马恩东方社会主义学说,既相融又相异,这种继承与创造、坚持与发展相结合的关系,使我们真正感受到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充满着“相融出水平,相异出特色”的风格,同时更让我们体会到:时代和环境造就了一代伟人,只有那些敢于面对现实,能够对时代课题拿出新的答案的人,才能驾驭时代,创造时代,马恩和邓小平都是这样的伟人!
注释:
〔1〕《中国哲学四十年》第595页
〔2〕《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1987年第1期第162页
〔6〕、〔7〕、〔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44页、 第22 卷第50页、第35卷第353页。
〔3〕、〔4〕、〔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628—629 页、第48卷450页、第1卷第231页。
〔8〕、〔9〕、〔13〕、〔11〕、〔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第373页、第252页、第372页。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跨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