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雷达罩技术初探论文_王少丹

飞机雷达罩技术初探论文_王少丹

摘要:飞机雷达罩是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确保在各种环境下保持稳定工作。本文通过深入剖析雷达罩罩体的结构特点、雷达罩设计原理以及雷达罩的修理方法,对雷达罩进行深入的认识和分析,总结出雷达罩各组成部分的特点、修理的方法、改进方向以及注意事项,为提升雷达罩的性能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分析。

关键词:飞机雷达罩;技术;初探

引言

本文通过对雷达罩结构特点的分析、雷达罩各部件的设计、受损机理以及修理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进一步认识雷达罩的特点,为提升雷达罩的性能提供理论依据,对于提升飞机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1 雷达罩罩体结构组成

飞机雷达罩使用的材料有很多种,其中使用较为普遍的是树脂基复合材料,这种材料的特点是硬度和强度较高,但其抗磨性、抗冲刷性、抗静电能力以及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弱,所以,必须在雷达罩表面使用相应的保护性涂层。由于雷达罩内的金属构件会对雷达的工作性能产生影响,对电磁波会产生一定的反射作用,对雷达系统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必须对金属构件进行改进,例如添加吸波涂层,从而减少反射,保证雷达的正常工作。雷达罩表面的防护涂层要具备良好的抗磨损、耐雨雪冲蚀、气候适应性、抗静电能力、透波特性。雷达罩喷涂后,确保表面平整,涂层要厚度均匀,这就对涂层的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而确保雷达罩能够满足对各种环境下的使用要求,在喷涂的过程中要注意喷涂的先后顺序,在喷涂防静电涂层时,要对其防静电特性进行检测,确保其防静电能力符合要求,在喷涂各涂层材料的过程中,要考虑各涂层之间的影响,将这些影响降低到最低,从而保证雷达罩的性能,在喷涂完成后,要对雷达罩的性能进行全面检测,从而保证其性能符合各项要求。

2 雷达罩防雷击部件设计

雷达罩防雷击部件有很多种,其主要作用是保护飞机雷达罩和内部雷达设备以及与雷达系统相交联的设备,确保飞机的飞行安全。在设计的过程中,雷达罩的防雷击部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当雷达罩遭到雷击时,要能够迅速的将雷电引向防护部件,防雷击部件要有良好的导通性,确保在遭到雷击的过程中避免对雷达罩进行破坏,而防雷击部件的设计要符合飞机的整体设计理念,同时又不能对其它设备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雷达罩防雷击部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金属箔条式防雷击条、金属导电防雷击条、纽扣式导电防雷击条。其各具特点:金属箔条式防雷击条其面积小,其空气动力性好,其缺点是不能被长时间使用,使用寿命短。金属导电防雷击条,其缺点是体积较大,其空气动力性较差,受环境因素影响,由于防雷击部件材料的特殊性,可能会导致部件的变形和脱落,其防雷击效果性能较差。纽扣式导电防雷击条的防雷击性能较为稳定,可以满足对环境的适应性和飞机设计的要求,是较为理想的防雷击部件。

3 雷达罩受损机理

飞机雷达罩在自然环境下会遭受各种冲击,受气候环境的影响会受到各类腐蚀以及雷击,在阳光曝晒、潮湿或者雨雪环境下会导致表面出现裂纹、水分渗入的情况。而雷达罩的内部一旦被水分侵入,将会造成严重的毁坏,如内部结构变形,涂层脱离。而评价雷达罩性能的重要参考指标就是其穿透率,由于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外表受损,从而使穿透率受到严重影响,除此之外,当内部材料使用不当,内部材料铺垫不合理,外部涂层喷涂质量不高,喷涂材料使用不当,都会严重影响雷达信号的穿透率。国外对雷达信号的穿透率要求较高,对雷达罩各部位穿透率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只有保证了雷达信号的穿透率才能确保雷达系统的正常工作。

4 雷达罩的修理方法

4.1检测方法

对雷达罩的损伤部位进行检测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主要有:敲击检测法、水分测定检测法,以及红外线摄影检测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敲击检测法,此方法通过运用钝器在雷达罩壁上进行敲击检测,根据敲击所产生的声音,判断雷达罩内部情况,此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判断内部是否存有水分,无法判断喷涂情况是否良好。水分测定检测法,此方法运用无线电波检测内部夹芯,以及各层之间是否存在水分,其缺点是无法检测雷达罩喷涂是否合理,内部结构是否正常。红外线摄影检测法,此方法可检查雷达罩内是否存有水分,雷达罩内部分层情况是否良好,同时可以检测雷达罩表面的喷涂情况,运用热成像原理来检测雷达罩内部是否存在水分,通过温度的变化其摄影图片表现出不同的颜色特点,对不同颜色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判断水分存在的位置和范围。同时,通过摄影成像可判断雷达罩表面喷涂是否均匀,根据图象颜色特点,判断其表面的喷涂情况,此方法对雷达罩的整体情况能够作出比较精确的判断。

4.2修理程序

4.2.1清除损伤区并填充新材料

要对损伤区域进行全面而彻底清除,将受损位置的进行彻底清除,如果清除不彻底直接影响雷达信号的穿透率。在清除过程中,在充分清楚受损区域的基础上,注意保护周围机体结构不受损伤,同时,保证其更换的新材料与受损的旧材料保持匹配,从而更好的取代清除区域,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穿透率。对受损区域进行彻底清除后,嵌入新的材料来填补受损区域。注意在更换材料的过程中新材料边际要与旧材料的边际很好的衔接,并进行交连。确保雷达罩信号的穿透率。

4.2.2内部铺叠

在对损伤区进行彻底清除,内部材料进行更换后,就要选用合适的纤维布进行铺设,要选用大小合适的纤维布,这样便于铺设,在铺设的过程中注意胶的使用,所选用的纤维布和胶必须符合标准,这样才不会影响铺设的效果,在涂胶的过程中要选用标准的毛刷,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增强纤维布铺设的效果,在铺设过程中避免内部出现气泡,如果气泡没有及时的排除,会严重影响雷达罩信号穿透率,使其不能正常工作,内部铺设是雷达罩修复的重要环节,要确保内部各层之间良好的衔接。避免因为操作失误,导致内部进水、开胶、断裂等情况的发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从而保证雷达罩的修复效果。

4.2.3外部修理

外部修理在修理的过程中是重要的一步,要确保表面平滑,对于不平整的地方要进行打磨,进而填平,然后进行喷涂,最后安装避雷设备,在安装避雷设备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安装,确保避雷设备与雷达罩严密结合,符合飞机机体对空气动力的要求,并确保雷达罩具有良好的信号穿透率。

4.2.4重新测试

完成一系列修理后要进行严密的测试,其雷达罩的信号穿透率的高低是检测修理效果的重要指标,只有确保每一步修理都是严格按照修理程序完成的,才能确保雷达罩良好的信号穿透率,使雷达罩能够正常的工作。

结束语

飞机雷达罩的性能 直接关系到飞行的安全,所以在设计、维护和修理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施,就目前使用的雷达材料和雷达工艺与国外仍存在一定差距,我们要不断更新升级雷达罩材料的性能,同时在修理的工艺水平上要进一步提高,树立更高的检测标准,我们要不断探索,将材料水平和工艺水平上升到新高度,全面提升雷达罩的性能。

参考文献:

[1]刘晓春.机载雷达罩技术的发展.航空科学技术1998,第3期:29页

[2]刘晓春.机载雷达罩的壁结构及其新发展.飞机设计1998,第1期:13-20页

[3]刘捷 赵志斌 陈志刚.大型机载雷达罩结构设计.电子机械工程2003,第19卷第2期:44页

[4]李留东 谢基明.飞机雷达罩用涂层材料工艺研究.工程塑料应用1996,第24卷第6期:36-37页

[5]蔚津 飞机雷达罩用防静电涂料.材料工程1986,第4期:19-20页

[6]徐京祥 于吉选 飞机雷达罩防腐蚀设计和控制.价值工程2015,第17期:149-151页

论文作者:王少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5

标签:;  ;  ;  ;  ;  ;  ;  ;  

飞机雷达罩技术初探论文_王少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