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及合理控制方法姚禹仲论文_姚禹仲

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及合理控制方法姚禹仲论文_姚禹仲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对施工的顺利进行和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联系密切。控制好工程造价,不仅能有效节约施工成本,同时还能落实好项目施工的管理工作,保证施工质量的安全稳定。本文通过分析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的具体策略,以期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进行完善,更好的满足时代发展对工程造价的实际要求。

关键词:工程造价;有效控制;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处在飞速发展阶段,这对工程市场的造价成本带来了一些影响,也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只有依托新时代的造价控制理念,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的造价控制手段,才能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成本,保证企业的施工效益。基于这一背景,相关造价控制人员必须要正视当前存在于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问题,从施工不同阶段出发,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将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1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1.1企业内部造价控制意识不足

当前阶段,大部分企业缺乏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认识,在实际施工开展中,往往是按照管理人员的经验进行各方面施工的资金应用,这也造成了大量的资金利用损耗,同时还会导致部分施工环节存在造价盲区,最终全部反映在企业的成本使用上,大大影响了企业的施工利益。另外部分管理人员将成本预算作为最终的造价控制手段,而在施工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造价控制调整,也是目前存在的一大问题,由于施工周期较长,其间难免会出现一些不符合成本预算的情况,而管理人员缺乏的造价控制意识,很容易造成造价成本超额,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

1.2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时,需要经过多种步骤,各个方面的联合,才能有效保证造价的合理。然而在当今时期,大部分企业在进行造价管理中,更多是单方面造价人员的控制管理,缺乏其他部门的协调相助,这种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导致部分造价人员由于对施工环节的了解不充分,而出现造价分析错误,使造价控制结果不准确。

1.3造价控制不全面

在我国现行的企业中,通常更加注重对施工前与施工过程中的成本造价管理,对所使用的材料、施工环节与人工成本进行造价控制,而忽视了施工验收阶段的造价成本控制过程,没有从各个项目施工的造价控制中,及时吸收各种造价控制经验,从而为企业内部工程造价的控制制度完善提供数据支持,导致不能有效指导后续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2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策略

2.1施工前做好工程设计造价控制

在进行工程施工前,要做好各方面的施工准备工作,其中造价预算是重要的环节,需要相关造价控制人员从工程设计角度进行施工成本预算,以确保在满足实际的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施工成本,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在进行实际造价成本预算中,首先,要制定统一的工程造价编制规范,明确施工阶段各方面的费用使用标准,如税费、材料单价控制费用等,都需要依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进行优先控制,才能在进行成本编制时尽量减少企业的造价成本损耗。

其次,要保证工程设计的造价使用科学。对于实际施工设计中涉及到的材料选择,在进行实际施工前,必须针对当前的材料市场情况做好造价控制,相关企业可以聘请第三方专家,对各种施工材料的造价情况进行有效分析,结合市场的材料单价,将明显超出市场平均价格的材料进行筛选,然后相关人员要与图纸设计师进行充分沟通,商量对材料的替换应用,务必保证在施工前,对所有施工涉及到的材料造价做好成本控制,这是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必要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对施工材料进行选择时,要综合考虑各地区不同的物价信息,以及材料应用对工程的实际影响,从而在与相关专家、施工管理人员、图纸设计师进行及时的沟通中,选择合适的材料作为材料,确保在进行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不会因此而影响到施工质量的安全稳定。

2.2施工中做好施工动态成本造价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是整体造价管理的核心环节,必须从各种角度出发,进行造价管理工作,常见并有效的管理一般从施工环节成本控制、工程成本管理与整体造价监察三方面实施。在施工环节成本控制中,相关施工人员必须要参考施工前的造价预算,结合实际的施工现状,做出各环节的计划成本方案,并依此按施工规范进行不同环节的施工,尽量减少施工中出现的成本损耗,以及错误施工现象的出现,只有将施工造价预算与施工实际结合应用,并落实到施工人员身上,才能在保证施工正确性的基础上降低施工成本,减少因设计变更而造成的造价超额现象。设计变更是施工中因图纸设计与施工现实不相契合而不得不改变施工工艺的一种方式,在面对设计变更时,相关造价控制人员可以与设计方及时商洽,确定责任方,只有施工企业按设计规范进行各环节施工,才能不必担任设计变更的责任,减少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在工程成本管理中,是对施工阶段除各施工环节外的整体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如材料采购、基础施工设备的管理等,这一方面的造价成本控制,占工程施工总成本的“大头”,必须要加强造价控制工作。在选择各种材料商时,采购人员应该选择生产规模较大,口碑良好的企业,以保证在施工中不会出现材料短缺的现象,同时大企业的材料供应通常在市场价格上不容易出现波动,更方便进行材料造价的预算,降低因市场价格上涨而造成施工造价超出控制范围。另外,在进行施工设施管理中,要定期对各种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减少设备的损坏率,这样既能保证设备在施工使用中的安全性,还能减少资金在设备上的使用,保证施工经济效益。

在施工造价监察方面,主要是对整体施工状况、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来实现造价降低的目的。在实际监察中,相关人员要对施工方面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从各项目的施工信息中判断工程造价情况,进而加强对施工阶段各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察,保证工程款的应用恰到好处,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工程款的不合理损耗。

2.3竣工阶段做好施工造价总结

工程竣工验收,是工程中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造价控制的最后环节,在竣工验收阶段完成最后的工程造价控制,能使工程的整个造价控制环节完整,并对整个施工项目中的工程款使用进行总结,明确企业的实际施工利益。在这一阶段中的造价控制上,首先要依据整体施工过程,编制竣工造价结算表,整理整个施工项目的各项造价控制内容,在这个过程中,相关造价人员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虚报数据,用真实的数据来对照施工项目的资金使用,完成成本核对工作。其次,造价人员要依据总体造价控制数据,对造价控制成果进行分析,找出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在分析与总结中加强相关造价人员的造价控制专业性,有效为后续项目的造价控制积累经验,这是推动企业造价控制部门不断与时俱进,一直能保持造价控制与实际项目有效衔接的基础条件。

3结束语

总之,在所有的工程施工中,造价管理与造价控制影响着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其对于施工总体质量和企业的施工利益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新时代下,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视,将造价控制融入到施工的整个阶段,从而将造价管理工作与实际施工有效结合,最终做到用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范晓波.工程造价的控制重点分析[J/OL].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11):147-148[2018-11-14].

[2]林爽爽.工程造价控制中工程预算价值的应用[J].与预算,2018(7):18-20.

[3]方敏.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意义[J].住宅与房地产,2017(21):40+42.

论文作者:姚禹仲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 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  ;  ;  ;  ;  ;  ;  ;  

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及合理控制方法姚禹仲论文_姚禹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