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肝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袁琴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手术室 415000)

摘要: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运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2015.3~2017.9期间72例于本院行腹腔镜肝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平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并将两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另外,将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882、t=-4.151、t=-10.028),P<0.05,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8%,较对照组的8.33%更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36、P=0.087)。结论 将全程优质护理运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提升手术效果,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运用价值。

关键词:全程优质护理;腹腔镜;肝切除;效果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以65岁以上为高发年龄段[1]。当前临床主要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由于肝脏部位涉及人体多个重要器官,且手术具有创伤性,术后患者易出现腹痛、恶心、腹胀等胃肠功能障碍症状,影响术后康复。随着现代医学及微创理念不断发展,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普及与应用,凭借其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势受到患者及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广泛认同[2]。本文探讨全程优质护理运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患者中的效果,现分析讨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纳入2015.3~2017.9期间72例于本院行腹腔镜肝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符合肝切除术指征,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平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26~73岁,平均年龄(53.92±5.74)岁,其中合并高血压9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7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53.64±5.93)岁,其中合并高血压10例、糖尿病4例、冠心病7例,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方案,包括术前宣教、病情观察、基础护理、环境管理、行为干预、饮食指导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术前患者往往伴有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影响手术方案的顺利实施,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及家属间的沟通交流,向其介绍手术成功病例,说明术中、术后注意事项,鼓励患者以良好心态积极进行治疗,消除患者术前负性情绪。营造温馨、舒适、安全的病室环境,满足患者舒适需求,胃肠减压期间患者易出现口咽部不适感、异物感,针对此种现象,可使用弹力绷带固定胃管,减轻咽部刺激,每日进行口腔护理,维持口腔舒适度。术后维持患者体位舒适度,定期维持负压抽吸胃管,减轻胃肠压力及切口疼痛,帮助患者平稳度过胃肠减压期。另外,加强对患者的社会全程优质护理,取得家庭及社会的支持,为患者提供出院指导,做好出院随访与疾病相关延伸护理,加强出院前健康宣教,提升其疾病管理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1.3 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将两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另外,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将两组术后腹腔出血、胆漏、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表示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以(x±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对比

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参考表1。

3.讨论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主要治疗方式,既往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也更高[3]。腹腔镜肝切除术具有微创性,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创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等方面,不仅可彻底切除病灶,同时最大限度避免组织损伤与出血,不影响肝脏功能代偿与结构完整性,已成为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途径。

肝切除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方法,受手术刺激、禁食等因素影响,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如便秘、恶心、腹胀等。老年患者胃肠功能较弱,抑制时间过久易出现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同时导致黏膜屏障受损,诱导急慢性炎性反应[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全程优质护理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术后肛门排气及早期下床活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与当前研究结果大致相符[5]。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发现,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全程优质护理的实施可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在临床上可行性及安全性均较高。全程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符合现代护理学以人为本护理理念,也是护理服务的一种延伸,可满足患者生理及心理上需求。全程优质护理将“以患者为中心”理念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通过对心理、环境、生理社会等多方面实施护理干预提升临床整体护理水平,旨在为患者提供高效、舒适、优质的综合性护理服务,进一步提升手术效果,促进良好护患关系[6]。

综上所述,对行腹腔镜肝切除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效果理想,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早期下床、改善临床预后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具备较高临床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霞.全程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肝切除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0):3-5.

[2]卢丽娥,秦建芬,杨丽等.快速康复外科在老年患者半肝切除术后早期活动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4,13(5):459-461.

[3]周丽平,刘林英,贺丹丹等.肝切除术后不同疗程抗生素使用对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4):64-66.

[4]方有花,何丽娟,余小红等.左肝切除术后黏连性幽门梗阻再次手术的围术期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4,13(4):334-336.

[5]周慧,蔡慧,倪春燕等.肝切除术后第2天患者下床活动的可行性研究与效果分析[J].护理学报,2017,24(11):46-48.

[6]蔡小丹,陈政,冯伟等.肝切除围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4):89-90.

论文作者:袁琴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  ;  ;  ;  ;  ;  ;  ;  

全程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肝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袁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