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流程管理对提升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应用论文_李红艳

西安一四一医院 透析室 710089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流程管理对提升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2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护理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是4.2%、91.7%;对照组分别是29.2%、62.5%,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流程管理对提升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有着显著应用效果,可明显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流程管理;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护理流程管理对提升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特选择我院48例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8月~2018年2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24例患者。对照组24例患者中,女11例,男13例;年龄20~82岁,平均年龄(47.3±4.2)岁。观察组24例患者中,女12例,男12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47.6±4.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不具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流程管理,具体措施有:①创建并完善患者识别流程: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设计个体化血透方案,以此设置相对透析参数,当患者进入血透室后护理人员应详细询问患者姓名等基本信息;同时仔细核实血液透析机标识,使其和患者透析单上参数相符;患者上机后应多次检查血液循环等操作,保证全部操作能够正确实施。②流程管理规范化:血透室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透析流程和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准确掌握患者基本状况,严格核实患者基本信息,并严格依据流程完成透析操作。③实施编号制:依据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单据、临床诊断病理以及透析机情况进行编号,以此增强护理效果;患者血透方案要交由主治医生签字确认,护理人员再依据血透方案调整相关参数,保证血液透析机所有部分准确、安全连接,不会发生参数与连接差错等。④技能培训: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操作技能和流程、血透流程以及穿刺置管流程进行定期培训,以此增强护理人员服务专业技能。⑤制定实时护理审核制度:上级领导要在患者接受护理流程管理期间给予实时审核监督,并且要耐心接受患者反馈,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其缺陷,并给予持续改善,还能明显加快护理人员不断充实自己。

1.3评价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与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风险事件主要有失血、跌倒、未严格履行医嘱等。用我院自制护理服务质量调查表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主要有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3个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统计数据,用(%)和(x±s)表现计数及计量资料,用x2和t检验;用P<0.05评价对比有无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是4.2%,对照组是29.2%,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x2=7.258,P=0.022)。见表1。

3 讨论

血液透析室是医院急救和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患者的特殊场所,该阶段的患者通常身体自理能力较差,如果在血液透析治疗与护理过程中未实施有效管理极易发生各种感染,严重时可能发生死亡[1]。血液透析室护理直接面向患者且会贯穿治疗全过程,因此血透室护理工作质量非常重要[2]。有相关研究显示[3],加强血透室护理的流程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专业的技术能力,改善血透室护理质量。此次研究通过对我院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流程管理后获得显著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是4.2%、91.7%;对照组分别是29.2%、62.5%,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护理流程管理对提升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有着显著应用效果,可明显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利.流程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提高的作用[J].特别健康,2018,08(14):304-305.

[2]许华玲.流程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提高的作用[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12(6):183.

[3]刘芳.护理流程管理在血液透析室护理中的作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7,13(21):2824-2825.

论文作者:李红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  ;  ;  ;  ;  ;  ;  ;  

护理流程管理对提升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应用论文_李红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