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我国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新区论文,产业集群论文,战略论文,我国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5X(2004)01-0081-04
创建高新技术开发园区是20世纪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创举,具体指选择一定区域在科学、技术、人才、物力、财力上形成相对集中的优势,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开发高新技术,吸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聚集,从而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产业集群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规律,产业集群对推动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实践证明,形成产业集群的运作机制是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遵循产业集群的规律,研究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和机制,对促进21世纪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产业集群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
(一)产业集群的内涵及特点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特定地区的集聚和发展,并形成强劲、持续的区域竞争力的现象。
产业集群的主要特点有:一是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形成专业化、社会化的生产。二是由于产业的集中,对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形成了产业的加速发展效应。三是在产业集群中,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推动了企业家的成长,推动了新型企业、新型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促进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由此推动产业创新,提升区域竞争力。
(二)产业集群与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世界各地一些成功的高新园区的发展经验表明,发达的高技术区域都是高技术综合体或柔性生产综合体,是大、中、小企业群体在地理区域上的集聚。在产业集群中,形成了由一系列的大、中、小企业组成的完善的产业链。在产业链中,大企业是龙头,小企业是基础,大、中、小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上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学习,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互利互补又互相竞争,在产品、产业上协作配套,并且共享共用各种基础设施和知识、信息,从而通过企业之间多层次的协同作用和技术、产品的交叉繁殖,形成企业集,在集体区域产生较强的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体而言,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优势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集群的组织结构优势。产业集群是一种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威廉姆森认为它是一种介于纯市场组织形式与纯层级组织之间的“中间体组织”,它“比市场稳定,比层级灵活”。这种中间性的产业组织形式,有利于企业间自由、迅速地交流信息。同时,地理上临近的企业之间的重复交易能够培养贸易伙伴之间的协调与信任,避免组织的刚性,并且能避免伙伴之间正式联系在管理上的挑战。这种独立、非正式联系的企业及相关机构形成的产业集群代表着一种能在效率和适应性方面创造竞争优势的组织形式。
2、集群的竞争优势。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企业能比别的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即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同样的产品或服务,或者以同样的价格提供较高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具体表现为成本领先优势、差异化优势、目标聚集优势(如图1所示)。
图1 竞争优势的三种通用战略
(1)生产成本领先优势。集群内的企业由于共享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机构,以及由于集群而吸引大量生产要素供给,如高度专业化劳动力、廉价优势的原材料供应、充沛的资金支持,使企业讨价还价能力提高,生产成本曲线向下移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又由于集群内专业化分工和知识的外溢,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也同样降低了生产成本。(2)产品差异化优势。企业由于能从充斥集群中大量的市场信息和竞争对手的信号中清晰辨明顾客的需求趋势和产品变化趋势,因此能比集群外的企业更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品种、花色等,从而全面强化产品差异化。(3)目标聚集优势。集群内企业集中力量于某个行业的某个细分市场,而不是将力量均等地投入整个行业和整个市场,从而形成成本集中或差异化集中。
3、集群的合作优势。产业集群依靠本地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支撑机构间集聚,形成“区域创新系统”。这种区域创新系统的合作优势包括:(1)企业与企业间的合作。企业间的合作有助于知识和技术在产品制造者、供应者与顾客之间产生一种更为自由的传播。企业与企业通过合作,共同解决技术难题,研制新产品,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2)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企业利用大学、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克服了单个企业势单力薄的局面,从而不断开发出新产品、新技术。(3)企业与中介机构的合作。企业与中介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了知识与技术的传播扩散,加速了科技成果迅速商品化。
4、集群的文化优势。集群文化是指在区域集中的企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共同信念,它包括价值观、信仰、经营哲学、管理方法、员工心态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企业共同风范和精神。世界上成功的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表现出了一种共同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1)鼓励冒险与善待失败的精神。集群内的创业者、创新者都具有勇于冒险的精神,他们在遇到失败时,没有丝毫的羞辱感,也都十分冷静。他们不会冷嘲热讽失败者,而是给予积极的帮助和支持。(2)勇于变化、敢于创新的精神。集群内技术更新换代快,信息传递速度快,雇员流动频繁,同时市场也处于急剧的变化中。在变化的环境中培育了集群人果断决策、迅速行动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的创新精神。集群的竞争推动力、合作思想以及良好的组织环境,使得集群人具有极大的创新动力。
二、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在面临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各国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内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我国的高新区开始建于1985年成立的深圳科技工业园区,国务院于1988年5月批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53个国家级高新区,遍布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另外还有61个省级开发区及大学科技园区等,这些高新区集中了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是科技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高新区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根据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有企业2.6万家,从业人员320万人,企业出口创汇增长迅速,工业增加值的幅度远远高于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水平,在微电子、软件、新材料、通信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形成了一批产业群体,产生了一些名牌产品和杰出的企业家群体。
(二)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新区基本上都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建立起来的,高新区主要是依靠提供土地和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入园,从而形成企业的空间集聚。由于我们在高新区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内在机制尚未建立,最终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我国大部分高新园区尽管已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空间聚集,但尚未建立真正的产业集群,这是导致我国大部分高新园区内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具体地讲,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高新园内的企业未能形成相互依存的分工协作体系。从目前的情况看,高新园区现有一些产业发展领域是“只有企业没有产业”,企业更多的是单兵作战,未能形成产业的整体力量,许多科技企业入园的动因是来享受国家给予园区的优惠政策,而不是园区本身所产生的产业集群效应的吸引。而且高新园区内的企业之间在业务上的关联不多,中小企业在某些环节向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较少。园区内的高技术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所需的零配件特别是关键性零配件很多是从国外进口,没有形成专业化产业网络。由于园区内部企业缺少产业关联性,不能形成良好的分工与协作,导致各个企业都是封闭的大而全的生产系统,研发和交易成本都很高,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不强。
如图2所示,集群内的企业如果不能实行专业化分工协作,就会进入非效率区。当其新产品进入市场就会因成本高、性能差难以获得顾客的认可。而如果集群内的企业实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就可以提高其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获得顾客认可。目前,我国科技园中的许多企业因没有形成专业分工还处于非效率区。
图2 产业集群实行专业化分工所具有的效率
(资料来源:史东明《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效率改进》)
2.高新区内的集群企业缺乏中介服务机构。中介组织是保证市场经济顺利运转的润滑剂,是企业集群正常运转的支持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交易双方提供中介服务,以便降低交易成本,特别是信息成本。如果中介组织能够迅速发展,并能提供一种高智力的服务,它的活动就会有助于提高集群的效率,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由于我国高新园区内集群企业普遍缺乏中介服务机构,中介组织的营运环境差,造成高新园区中经济成本低,但交易成本却很高。如金融机构、民间风险投资机构不足,使企业融资困难;中间商缺乏,使集群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受到制约;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缺乏,影响到集群产业市场的正常秩序;人才市场落后,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产权交易市场跟不上需要,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而在美国科技企业集中的硅谷,企业发展得到了金融、保险、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强有力的支持。目前我国中介组织发展严重滞后,已造成产业集群效率不高,竞争力难以提升。
3.“产学研”合作机构尚未完全建立。根据对全球226个著名高新园区的调查,依托大学和研究机构创建的科技园达83.6%之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大学作为知识、技术和人才的主要供应者,直接参与了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运用,而高新园区集群企业对大学及其研究机构提出技术需求并提供科研经费,使得大学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明显增强。美国硅谷信息产业的集群就是以斯坦福大学为创新源,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得到斯坦福大学在技术、人才上的支持,从而使硅谷成为美国经济最活跃、创新最积极的地区。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与高新园区内企业尚未建立合作互动的机制。一方面,有些高新园内的企业与高等院校的科研院所几乎没有联系,仅仅依靠自行研制,或者从国外引进技术,但消化吸收能力又不强,缺乏后劲。另一方面,研发能力强的高等院校科研所未能成为科技园区内企业创新的技术源泉。
4.高新区内缺乏促进高科技企业迅速发展的区域文化。美国学者萨克森宁在其专著《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文化与竞争》一书中指出,硅谷之所以后来居上,发展超过128公路地段,良好的区域人文环境是一个重要原因。在硅谷,没有等级,没有特权,有的只是对新思想、新创意的追求。企业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人们崇拜成功者,但决不会鄙视失败者。人才在硅谷可以自由流动,而正是这种所谓的硅谷文化促进了硅谷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但是我国高新园区内企业合作程度低,人文关系网络缺乏,阻碍了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此外,高技术产业的创新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它的成功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各种信息的迅速收集与处理以及对各种资源的快速整合。而非等级制度带来的灵活、职业的高流动率和讲求合作及重视非正式交流所导致的信息与技术的快速扩散则明显地有助于这种快速整合。显然,这种文化与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不相容的,但我国高新园区的茁壮成长却有赖于这种异质文化的发扬。问题是在我国目前的高新园区,无论是鼓励冒险的企业家精神还是那种重视合作与非正式交流的社团文化都是相当匮乏的。
三、21世纪我国高新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选择
鉴于高新园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意义,如何针对我国高新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高新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美国硅谷及我国台湾地区新竹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给予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因此应该将他们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高新园区的实际情况,适时规划,实施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体系。对于高新园区的产业布局要坚持以分工协作、本地结网形成产业集群来安排项目。高新区的产业发展要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的建立,要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紧密结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针对现有高新园区产业配套能力弱的现状,可以以大中型科技企业为龙头,通过产业环节的分解,衍生出一批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这种以企业分解为契机的模式既可以大量增加新增企业数,又可增强企业的根植性和竞争力。企业之间通过分工与协作可以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与信息共享。每个产业集群应围绕一二个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建设、配套开发,形成各具特色的高科技企业。
2、加强高新园区集群企业的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建立一个良好高科技产业集群,健全的中介服务体系是必不可少的。高科技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各种服务机构,如在高科技发展前期需要市场分析、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中期需要制定、测试和市场检验,还需要后期的推广销售、技术服务、物流配送等等。这都要求在集群企业内加强技术孵化、信息咨询及金融、法律等方面的中介服务体系。为了促进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一是要取消对民营中介组织的歧视政策,允许民营组织进入金融、保险、投资银行等行业发展业务;二是要改善政府监管的条件,为民营中介组织营造透明法制环境;三是要培养、培训各类中介服务人才,通过考试选拔等制度促进中介服务人员及业务水平的提高。
3、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高新园区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包括研究开发、生产和市场开拓三大环节,要提高高新园区集群企业的创新能力,必须重视“产学研”的密切合作关系。在高新园区的建设和规划过程中,要努力吸引更多的大学、科研院所和名牌实验室落户到科技园区,或者在园区内建立分支机构。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更多的高新区内的企业同当地大学、科研机构相关的实验室建立定向联系。企业人员可以通过不定期地访问这些定向联系的实验室,向研究人员就他们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咨询,并了解这些机构所从事的研究可能带来的机遇与帮助;而大学和科研机构则应鼓励他们的员工及学生到相关的企业去考察,以熟悉企业的情况并了解那里的机会,也可以允许他们到当地的科技园内企业兼职或担当技术顾问。
4、建立促进高新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文化。硅谷成功的科技园经验表明,一个成功的高新园区产业集群需要有一种与科技企业发展特征相容的区域文化来支撑。要大力鼓励这些文化在科技园中植根和生长,首先要推动园区内企业建立联系以促进学习和交流,增强企业之间的信任与承诺。其次要在企业内部创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各个高新企业在管理上创新,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创业精神,激发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给每一个员工提供一个可以挖掘自己潜力的空间。这种文化氛围的形成正好可以满足高科技人才追求社会承认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要求,从而使科技人员被这样一种文化所吸引。再次,大力宣扬敢冒风险、富于进取的企业家精神。由于高科技企业是高风险行业,失败机率很高,很多人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创业,因此我们必须鼓励冒险,同时也要学会容忍和接受失败。
5、加强高新园区集群企业所在地域公共产品的建设。高新园区集群企业的公共产品对于高新园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政府需要将电力、通讯、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好,这样才便利于利用好各项资源,实现规模效益递增。特别是集群内的公用图书馆、公共实验室、公用会议室、教育培训机构都应该完好地建设起来,这样对于集群的长远发展和效益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面对21世纪国际经济科技日益激烈的竞争,特别是入世以后,中国出现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形式新格局,高新园区的发展要努力形成产业的集群,充分加大自我发展和自我创新的能力,为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收稿日期:200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