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的兴趣论文_张敏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的兴趣论文_张敏

宁波市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浙江 宁波 315200

财务管理是财会专业中较难的一门课程,而对于中职生而言更是难上加难,主要原因是这门课程政策性强、公式多,且内容枯燥深奥,学生又缺少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以致很多学生刚开始接触财务管理时就望而生畏,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我想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必将成为驱使他们深入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任教财务管理课程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一个学期不断地尝试教学后,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正所谓“爱屋及乌”,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课程,同样,也可能会因为讨厌一位教师而讨厌这门课程的学习,而喜欢或讨厌一位教师有时候并不是取决于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而仅仅是教师的态度。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教学的成败。记得有一天找一名学生谈话时,他提出有一些同学认为我上课不如×老师有激情,事先一再强调请我不要生气。那段时间由于临近选拔考、专业课抽测,我对他们的要求非常严格,也感受到了学生的不满,似乎对财务管理课也失去了信心。于是我借此机会在班级调侃了一番,并告诉他们将我这样的二级教师跟×老师那样的高级教师做对比,我除了高兴还是高兴。说完学生都很开心地笑了,自那次之后,课堂气氛变得轻松了很多。只要教师在师生人格平等的基础之上,在乎并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感受,就会逐渐形成师生之间互相宽容、相互理解、互动互学、相互赏识到共识的真挚情感关系,从而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

二、增加生活案例教学的比重

财务管理源于经济生活和生产实践,其理论与方法又高于经济生活和生产实践。在校中职生没有生产实践经验,如仅仅照本宣科,学生就会有空洞乏味、学而无用的感觉。采用真实的案例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运用图标法、比较分析法等有效的教学方法

图标法的优点是形象、直观、简洁、易于理解。譬如,在讲年金现值、年金终值时,运用时间轴帮助学生理解,能非常清晰明了地看出现值与终值的区别,看出年金终值与复利终值、年金现值与复利现值的区别。又譬如存货模式下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计算公式从字面上看很难理解,主要是机会成本的计算公式难以解释,但以机会成本为纵轴、以现金持有量为横轴画出一个坐标图,就不难看出持有量趋势为一个平均值,那么机会成本计算公式的理解就简单多了。

比较分析法就是把一些相近相似的概念,用联系和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譬如在学习筹资管理时,多种筹资方式的优缺点及各种筹资方式下资金成本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相同点中总结规律,在不同点中分析原因,同时结合图表的形式进行总结,通过比较能加深理解与记忆,又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鼓励学生“说”起来

财务管理知识点繁多、枯燥又极易忘记,尤其是在分析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练习题时学生更是容易分散注意力,如何让学生能主动地学习又能深刻地理解与记忆是教学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可以尝试让学生“说”起来。譬如在分析练习题时鼓励学生像老师一样站在讲台前进行分析,每次布置任务前给学生几分钟的准备时间,允许他们翻阅书本、相互交流,经过一番思考与讨论,他们已对各练习涉及的知识点有较充分的理解,再通过给其他学生进行分析讲解,进一步加深印象和理解。

当学生说完后,及时地加以肯定和表扬,如果学生说错了,要告诉他“不要怕,没有关系”,也要努力找出他在“说”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闪光点,让学生知道他有这个能力,下次还敢说。

提高学生学习财务管理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用心发现、因材施教,就能找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从枯燥的理论和公式中解脱出来,消除学生对财务管理课程的恐惧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论文作者:张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2月总第2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  ;  ;  ;  ;  ;  ;  ;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的兴趣论文_张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