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精神家园_文化论文

传统文化与精神家园_文化论文

传统文化与精神家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与论文,精神家园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迅速的变化。所以,在中国哲学界也有一些学者担心在这样一个迅速的现代化过程中,我们是否会失去传统的文化根基?我们今天的中国人在什么意义上还是中国人?我们还在什么意义上有着我们中国人特有的精神标识?

      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我过去用一个词,把我们生活中仍能体现出的传统文化的规定和影响叫做“活着的传统”。相对应的是我们有《四库全书》,有经史子集,有大量的古典文献,这些文献是作为一些死的传统存留着。现在年轻人可能很少读《四书五经》、读古典文献,但是并不意味着在他们的心灵生活中,在他们的深层的精神血脉中没有了或者说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也就是说在衣、食、住、行,在我们的真、善、美的各种最根本的文化观念中存活着我们的传统。我在八十年代的一篇文章里举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我觉得这个例子很值得我们思考。在我们中国东北偏远的山区农村,一个从来没读过书、不识字的农村老太太在骂人的时候,特别是在骂自己的孩子这些比较亲近的人的时候,常说这样的话,叫“丧天理的,你这个灭良心的”。后来学哲学我才知道,天理、良心正是中国儒家最核心的哲学范畴,是中国人最根本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我在这篇文章里思考,在没有广播、没有报纸、没有所谓任何现代传媒的条件下,中国儒家的这样一些核心理念,它是通过何种途径浸润到一个普通人的心灵之中的?它为什么能够长久地成为中国人最根本的道德规范?现在看来,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重要的文化优势,因为它是经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以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形式逐渐地浸润到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灵生活中。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可能没有读孔子、老子、孟子,但我们仍然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自觉地反思我们当下中国人的心灵生活,我们的精神世界,寻找仍然存活着的那些文化传统和精神基因,是思想文化界需要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家给我们的生活感受是安全、放心、熟悉、亲切、真实、充满着爱。如果我们按照对家的这样一些感受去理解我们的精神家园,我想我们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就是一个精神的大家庭。从我们对自己小家的那种生活感受去感受我们这个大家的精神家园,我们就可能比较真切地体会到精神家园对于我们生活的特殊意义。精神家园使我们的精神生活安全、放心,用吉登斯所使用的概念,是获得本体安全的自我认同。我们每个中国人,我们从小到大都在受到精神家园的精神滋养。当我们从小时候开始学说话、学语言到小学学文字、学文化,在通常所说的人的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我们就在接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哺育。按照德国哲学家洪堡的说法,一种语言就是一种世界观。当我们开始咿呀学语,开始学汉语的时候,我们就在接受着汉语所给予我们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潜移默化地规定着我们对世界理解的方向。比如说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的这样一种辨别;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道德直觉;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的审美判断。真、善、美这样一些构成人类精神生活根基性的东西,可以说从一开始我们学说话的时候,我们就在接受着自己的传统文化的规定和导向。

      所以说,培植、建设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实际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活,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幸福,关系到我们的精神福祉。我们自己能否自觉地去接受精神家园的哺育和滋养,能否自觉地去理解我们的精神根基,能否自觉地去培育、发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我们个人的生活来说也有着重要意义。当我们去反思传统文化,去反思我们的文化根基、我们的精神基因的时候,我们就是在认识我们自己。我们只有认识我们自己才能过更理性、更幸福的生活。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他讲“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什么意思呢?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着,但是如果从来没有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过思考、进行过反思,这种生活可能就和动物的生活没有本质的差别。

      我们的精神标识和精神基因

      什么是我们的精神标识和精神基因?我们也可以说在饮食、服饰、日常日用这样一些生活形式中,再进一步的层次,这就是刚才提到的汉语言文字的说话方式,从生活方式到说话方式,民族的差异、民族的特色、民族的基因、民族的标识更充分地展示出来。我们学说汉语、写汉字的时候就在接受着汉语言给予我们的世界观。具体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的那种语言的世界观到底是什么,实际在哲学界可能也有人在做类似的工作,比如说对中国古代的一些哲学范畴进行分析,其中很重要的是“道”。儒家、道家、法家都讲道,这个道最直观的形象就是我们行走的那个道路。而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那么这个不可说、不可见的道和可直观到的道路的道有着什么样的关联?这是非常专业的学术讨论,但是我们可以肯定,所以能把作为道路的道和作为形而上学的最抽象的道理的道勾连起来,那是因为我们中国汉字的特点。中国汉字作为象形文字,首先这个道得画出一个道路的形状,从道路的形去引申道路的意,从形到意,道总有彼此通达的意思。这样的一些中国思维、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可能决定了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我把我们中国的文化根基概括为是一种区别于希腊理性精神的德性精神,什么意思呢?首先也是对人的理解。我们中国人怎样理解人?如果说希腊人把人看作是一个理性的存在,我们中国人就把人看作是一个道德的存在。“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人和动物没有太多区别,但是人有天理、良知、良能、仁者爱人,有这样一种道德的自觉。所以按照中国哲人对人的理解,人又和动物不同,人能爱人,人有良知、良能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能力。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中国哲学、中华文化在起点上对人就是一种德性论的理解,认为人有道德,所以,人才区别于动物。以这样一种对人的德性的理解去看世界,世界就是一个德性视野中的世界。我们看到的就是“天地之大德日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也就是说当我们用德性的眼光去看人,同时也去看世界的时候,世界就成为一个道德的世界,世界为人的良知、良能提供天理的客观根据,从而天人相通、天人不隔,天理到人身上就变成人的良知良能。按照这样的理解,我们也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叫做一种“道德世界观”。这种道德世界观区别于理性世界观,它不是要把整个世界纳入到一个理性的逻辑结构中,而是要把整个世界贯通在一种德的大化流行之中。

      我非常同意钱穆先生的一个判断,中国哲学按照道德的世界观去看世界,它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那就是修养论,中国哲学是修养论。哲学的任务是让人实现自己的良知良能,成为圣人、君子、真人。在人“做”人和修养自己的过程中,学习是本己之事,他必须学习。孔子的很多说法大家都很熟悉了,“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一直到老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他自己也讲“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所以可以说,孔子无论是言论还是行为都是学习的一生,人要做成人就是人在学习、修养的过程中,我们中国人的说法叫“活到老学到老”。在这样的意义上,中国儒家实际是有着强烈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按照中国儒家的说法,所谓“一事不知,以为深耻”,你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这件事一点不明白,这是你的耻辱。在这个意义上,我想我们的修养论可以内在地涵摄西方哲学的认识论。但是修养当然不仅仅是读书,按照我个人的看法,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的修养更是一种实践中的修养和磨炼,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不离日用常形。我也有意识地做过一些修养,我更简单的体会就是心灵的修养、道德的修养只能在艰苦的生活情境中锤炼和完成。比如我们可以说“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但是如果从来没有经过什么大风大浪的艰苦的考验,真要泰山崩于前我们就必然变色。在这样的意义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道德修养实际和它的道德实践是分不开的。没有相应的道德的承担,道德的责任,没有《大学》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实践,我们的修养是不可靠的,一遇到艰苦环境的考验,平时的修养可能就没有效果了。

      在这个意义上,我又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的文化基因,作为一种道德世界观、作为一种人生修养论可能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勇于担当的实践论。这里所说的勇于担当,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讲的那种责任意识。作为一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承担责任。我觉得我们中国人首先是对自己的家庭的责任,这样一种强烈意识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或者说是历经磨难能够生生不息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智慧

      我们要认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智慧。我们现在做这样一些系列的讲座也希望社会各界,特别是希望我们的青年同学们能够热爱、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更自觉地去接受、学习传统文化。我想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这不仅是为了提高我们的人生修养、人生教养,也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人生智慧和人生幸福。我记得孔子曾经对他的儿子说,“不读诗,无以言”,不读诗,你还会说话吗?过几天看到儿子又说,“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你怎么处身立世?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可以说它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样滋养着中国人的文化生命,滋养到什么程度呢?孔子讲叫“富润屋,德润身”,富裕了就可以好好装修自己的房子,叫“富润屋”;“德润身”就是道德可以滋润、哺育我们的身体,然后“心广体胖”,道德能使我们的身体健康。孔子也讲,“智者乐,仁者寿”,一个有道德的人他应该是长寿的。孟子也有类似的说法,比如说仁义礼智扎根于我们的内心,“生于色”,从我们脸上的颜色表现出来,生于色到什么程度呢?叫“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也就是说仁、义、礼、智的道德修养内在于我们的心灵,但是它也必然形露在外,举手投足、言动视听都是德的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生的理解,人生的智慧还有一条非常重要,那就是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我印象比较深的是王阳明的一段话,有人问王阳明,说孔子、叔齐还有伊尹,这都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贤人,他们为什么都是圣人呢?圣人都一样吗?用我们现在的提法,我举个例子,刚才说到周总理、雷锋、时传祥,他们都是先进人物,他们都一样吗?王阳明的回答,我觉得很有道理。王阳明的说法是叫“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金子不论块大小,只要它是足色,没有杂质,它就是精金,就是金。说人也是这样,只要是纯乎天理,他就是圣贤,不分职位高低,不分功劳大小,只要是按照刚才我们所说的对道德真诚地践履笃行,都能成为圣贤。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吃苦耐劳、乐天知命,通过勤奋地劳动使自己的家庭过上好日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也是一种幸福光彩的人生。当然如果能建功立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更大贡献,可能也是圣人。我觉得,人皆可以为尧舜,在人人都可成圣贤的意义上,人是等价、平等的,没有职务高低,没有行业贵贱。这和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的说法完全一致。毛泽东说,要学习白求恩这种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然后接着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和刚才王阳明的论证实际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赋予了它新的时代内容。我们每个普通人要努力地去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使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代代相传,使我们自己能够得到丰厚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同时我们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在我们所面对的实际事物中,我们要吃苦耐劳,我们要讲道德,有正气,保留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顽强奋斗的英雄主义追求,我们就可以获得一种无怨无悔的幸福人生。所以我认为,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我们要使自己更加文明、优雅、高尚,我们要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更加优秀、更加坚强。我们要在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最大的努力,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那么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会像习总书记说的那样,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标签:;  ;  ;  ;  ;  ;  ;  ;  ;  ;  

传统文化与精神家园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