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型家电企业多元化动机与行为剖析

我国大型家电企业多元化动机与行为剖析

陈洁[1]2001年在《我国大型家电企业多元化动机与行为剖析》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扩张战略的一种,企业的多元化行为一直备受国内外理论界、企业界的关注,也是人们争论的热点。近年来,这种饱受争议的企业发展战略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国大型家电企业的经营决策之中。那么,这些企业的多元化行为究竟表现出什么特点,行为背后的动机如何,多元化行为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其原因何在,现阶段可行的解决方法又有哪些呢?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对我国大型家电企业的多元化动机及行为进行了剖析,指出了这些企业多元化行为中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有关的建议。全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为引言部分,提出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并界定多元化的概念、类型以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 第二章概述我国家电行业的发展历程,包括行业发展历史回顾以及市场结构现状介绍。 第叁章简要描述我国大型家电企业的多元化行为,从选择的类型、时机及实现方式等不同角度总结其多元化行为的特点。 第四章主要论述我国大型家电企业多元化行为的动机,分别从原有行业的发展、企业肩负的战略使命、多元化产生的经济利益、新兴行业对多元化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剖析。 第五章借助战略管理的有关理论和分析工具就这些企业多元化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第六章重点探讨我国大型家电企业多元化行为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并尝试着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第七章为结束语,对全文的内容、观点进行总结。

邓志旺[2]2004年在《公司多元化战略决策研究:产业的视角》文中认为本文试图解释的是有关公司多元化领域的一个矛盾:现实世界里公司乐此不疲、前仆后继地走向多元化经营的道路与理论界对公司多元化行为的口诛笔伐。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我们希望架起一座桥,以便我们理解现实中的公司进行多元化决策是基于怎样的考虑。我们发现,尽管有关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研究汗牛充栋、浩瀚如云,但是真正能帮助我们理解公司是如何进行多元化决策的研究却少之又少。以往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公司多元化动机的分析和公司多元化的绩效检验等方面,我们在本文中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单个公司来考虑,为什么往往是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开始实施多元化经营,而不是在创建初期便开始之?2、从产业角度来看,某个特定产业内的公司多元化行为发生的时机有没有一致性,或者说发生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如果有(我们在对家电产业的研究中证实了这一点),这说明了什么?3、从公司多元化的选择对象来看,是否具有某些共性,尤其是产业属性上的共性?也就是多元化的产业指向存不存在?如果存在,所指向的产业具有哪些属性?我们以公司新的目标假定、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行业进入次序链为基础,构架了公司发展一般模式。在此之上,我们建立了正式的数学模型,求解公司多元化的必要条件和公司多元化的最优水平。我们还特别关注了公司在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之间进行选择时的决策过程,提出公司多元化时面临的两种风险:产业组合风险和操作风险。相关多元化与非相关多元化在降低这两种风险的作用不同,在降低产业组合风险方面非相关多元化优于相关多元化,但是非相关多元化与相关多元化相比直接提高了多元化的操作风险。我们还对我们的理论和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是从两方面来进行的,一方面是从横截面,也就是从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产业内的公司采取不同的<WP=8>兼并方式来说明公司多元化行为发生往往与其所处的产业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另外一方面是从时间序列分析了家电行业中的大型企业的多元化的发展历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以下几点发现:(1)选择多元化的时机的集中性,基本集中在1996年到1999年期间;(2)多元化的路径基本相似,基本都走了一条从密切相关多元化到一般相关多元化再到非相关多元化的道路;(3)多元化的方式相似,在进入相关行业时一般采取内部发展方式,在进入非相关行业时往往采取并购或战略联盟;(4)非相关多元化选择的目标产业一般都是“高增长、高风险”的一些行业。联系模型,我们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如果说在以上部分我们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剖析公司多元化决策的过程的话,那么我们在本文的最后一章提出了一个具有规范性的命题:成功率比较高的公司多元化模式应该是怎么样的。我们构建了公司多元化行业选择的杠杆原理,从而为公司多元化选择行业提供了一个依据。

王奇峰[3]2004年在《我国家电行业多元化发展与公司绩效相关性分析》文中认为本文研究了我国家电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家电行业的产业组织特性入手,具体研究了家电行业的市场结构、竞争状况及资源条件和战略能力等,指出了家电企业选择多元化战略是内部动因和外部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后,从实证的角度,对家电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企业总体多元化程度与资产回报率、销售利润率和权益回报率的相关系数为负值,与资产负债率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多元化程度越高的家电企业,其公司的绩效越差。探究其中的原因发现:①由于缺乏核心能力,企业多元化行为大多停留在最终产品的引进层面,使得产品的同质性较大,导致了企业获利能力较差;②企业在进行多元化行为时,往往忽视自身的盈利能力分析,导致了盲目投资和经营绩效较差。最后,本文提出了以壮大主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主,适时开展低度多元化经营行为的发展路径。

杨翊[4]2010年在《我国典型大型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空前崛起的经济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很好的国际化经营环境。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面对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为我国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转变经营发展方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充分利用全球资源,采用何种国际化经营模式,逐步实现跨国经营,这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严峻课题。我国家电产业以改革开放为契机,历经起步、跨越式发展之后,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产品品种均已跃居全球之首。家电产业已经步入成熟发展时期,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国。虽然,我国大型家电企业与全球跨国家电巨头,在资本、人才、产品品牌、核心技术和国际化经营方面尚存差距,但是基于国内市场日趋饱和,利润变薄,产能过剩,洋货“入侵”等压力,积极主动地应对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竞争“互化”,大胆开展跨国经营,拓宽发展空间,追求全球价值链利润最大化,走跨国经营之路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尔、TCL和格力根据国际化经营发展战略目标,结合企业在不同阶段的自身条件,采取了不同的国际化经营模式,相继开始了跨国经营,为我国后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为我国后国际化经营的家电企业和其它领域的企业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引。本文回顾了我国家电产业发展历程;分析了国际化经营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依据国际化经营相关理论对其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进行了论证;对海尔、TCL和格力国际化经营进行了综述;归纳出我国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结合企业国际化相关理论建立了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的原子分析框架;重点对海尔、TCL和格力国际化经营模式的路径、动机、目标、区位、竞争优势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剖析了其利弊,梳理比较了他们国际化经营的相同之点和不同之处;总结了其经验和教训,提出了确保企业国际化经营向纵深层次发展的启示和建议。得出了国际化经营企业无论采取何种模式都要视其企业所处发展时期和国际分工的位置,适时调整相应的国际化经营模式。

王迪[5]2017年在《美的集团整体上市资源配置与公司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分拆上市弊端日益凸显,我国资本市场整体上市热度持续不减,2013年美的集团换股吸收合并美的电器,成为首家成功整体上市的民营企业。本文以美的集团整体上市作为案例分析对象,从现有研究和相关理论出发,立足于集团战略转型视角对美的集团整体上市平台打造过程中的资源优化配置与公司治理改善展开全面剖析,力求展现战略视角下整体上市前后资源优化配置与公司治理改善的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基于战略动机下的整体上市效果进行全面评价,旨在揭示达到积极效果的整体上市的具体改革路径。区别于已往整体上市的研究只是单纯对资源配置以及公司治理的时点研究,本文将深入挖掘,从集团战略角度出发,全面展现整体上市以及整体上市平台打造过程中的资源优化配置以及公司治理完善的实现路径。具体论证时,.本文在介绍整体上市的背景、交易过程、模式选择的基础上,先揭示集团整体上市的资源配置与公司治理举措是为了加速集团战略转型,指明整体上市资源配置与公司治理的方向;其次,对企业整体上市平台打造过程中如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整体上市后集团如何基于整体上市平台进行后续的资源优化配置以及为什么要借由整体上市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问题进行回答;再对美的集团整体上市平台打造过程中的公司治理举措以及效果进行全面分析。最后,本文将对基于战略动机下的整体上市效果进行全面评价,以回答出于战略动机的整体上市是否能真正有助于企业改善长期业绩的研究问题。本文有以下研究发现:第一,美的集团借助整体上市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其实现路径有:梳理业务板块,实现资源的集中投放;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产业间的协同效应;做强主营业务,增强板块内优质资产的运营实力;提升集团的融资能力,使集团资本分配更加便捷;整合集团资源,实现全集团的管控模式。第二,整体上市使美的集团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公司治理机制得到了完善,主要体现在:股权结构多元化、董事会结构制衡关系以及职业经理人的引入和股权激励机制的辅助上。第叁,美的集团借助整体上市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完善公司治理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了集团的企业业绩以及核心竞争力。本文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创造性地将集团战略转型与整体上市举措联系起来;第二,突破已往研究中的结果分析,将整体上市的研究跨度延长,详细地剖析了整体上市全过程中资源优化配置与公司治理完善的实现路径,使美的模式更具借鉴意义。

杜树叶[6]2010年在《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关于“多元化经营对企业绩效影响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实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战略管理、产业经济、财务管理等领域的重要课题。不管是在实务界,还是在理论界的争论一直以来就很激烈。到目前为止关于“多元化经营对企业绩效影响关系”的研究并没有最终形成一致的结论,但着名的“多元化折价”现象,得到了西方越来越多学者的承认。我国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实证研究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学者积极地探讨了多元化经营程度与绩效的关系,以及多元化经营活动对绩效的影响。我国的研究主要着眼于所有行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程度、类型或模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直接关系,较少针对某一具体行业二者影响关系的研究,尤其是缺乏某一具体行业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稳定性的关注。而与美国现代工业企业百余年的历史相比,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只有短短叁十年的发展历史。我国市场结构及竞争环境不同于西方国家,多元化经营绩效在不同的行业也有不同的表现。我国家电行业一直是我国的明星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及中国市场条件下的企业经营行为。我国家电行业多元化经营现状如何?家电行业多元化经营程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是怎样的?家电企业应以怎样的原则实施多元化战略呢?本文围绕这些问题来展开研究。文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方法以及主要的创新点,简要概括出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对多元化经营绩效相关基础理论进行回顾。包括多元化战略相关理论、多元化程度的度量,企业绩效相关理论,以及对前人有关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进行回顾,并作出总结与评述。第叁章对多元化经营动机进行剖析。首先回顾国外多元化动因的理论解释,并对我国家电行业进行界定,回顾我国家电行业的历史沿革,在此基础上回答了我国家电行业进行多元化发展的动机因素。第四章是本文的实证研究基础。共选取34家家电企业作为样本,通过各种多元化度量方法及企业绩效指标进行比较分析,选取适合本文的多元化度量方法及企业绩效指标体系。在选定变量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家电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采取多元化经营战略比较普通。第五章是实证分析部分。在多元化不同类型与企业绩效关系描述性统计以及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总体样本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多元化程度与企业盈利能力、现金获取能力负相关,但与市场表现不存在相关关系。第六章是文章结论。实证研究结论证实了“多元化存在折价效应”,倾向于西方学者对发达国家研究结论的支持,而不支持一些学者对我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研究结果。最后本文针对我国家电企业提出原则性建议: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前提是公司已具有可转移的核心能力,主业稳定却成长性较差;多元化发展战略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经营者的管理能力。企业应追求规模经济,但企业规模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扩大资源共享范围,追求协同效应。

郑晓翔[7]2005年在《格林科尔集团的多元化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文章研究了入世后中国家电企业的多元化战略,全文包括叁个部分,首先描述了中国家电企业面临的行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市场结构以及经营业绩的现状,并解释了中国家电企业多元化的经营动机以及多元化折价的原因。 其次,回顾了学术界多元化战略的理论,包括多元化战略的含义和分类、多元化战略的经营目标、风险、时机和多元化经营的类型方法。 重点部分是格林科尔集团的案例分析,包括顾雏军旗下格林科尔系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思路、财务目标和各成员企业的业务发展。在战略实施中可以依法成立总部的资金结算中心、内部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在营销网络、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的定价等方面建立成员企业的内部市场。并剖析其经营优劣势和提出有关的政策建议:为了培育核心竞争力,构建长期的竞争优势,多元化发展战略要配合企业的竞争战略,在巩固主业格林科尔制冷剂竞争地位的基础上,搞好强相关多元化的发展,加强家电业的科龙美菱竞争力,大幅度的提高他们的营业收入利润;谨慎对待弱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汽车及其零部件的经营,改善亚星客车和襄阳轴承的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赢,并有小幅度营业收入利润的增长。 本文着重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收集了大量的家电行业数据和企业资料,力求为格林科尔集团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和参考。

蓝英[8]2008年在《废旧家电管理中的消费者参与及回收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废旧家电的回收处理问题接踵而至。世界各国纷纷立法,在电子行业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将产品责任延伸至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处理阶段。在资源、环境、国际竞争等多重压力下,我国政府和企业也开始重视废旧家电的回收管理。但是,由于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工作开展并不顺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的结构,识别我国现有体系存在的问题,寻找可行的解决办法,为我国政府和企业开展废旧家电的回收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基于此,本文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废旧家电管理中的消费者参与及回收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对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的结构进行剖析,通过对国内外现有回收管理体系的比较,识别我国废旧家电管理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废旧家电的回收管理研究起步较晚,但发达国家已经开展相关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勾画出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的结构,进一步比较分析了各管理体系的优缺点。通过利益相关者分析初步探讨了各管理体系的适用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发现我国废旧家电管理的瓶颈问题,即消费者参与程度不够,从而导致废旧家电的回收率不高,进而影响企业的参与程度。其次,基于管理体系利益相关者分析的结果,对我国消费者的废旧家电回收参与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成都市居民为样本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服务动机、行为态度、经济动机、主观规范、行为障碍是影响我国消费者参与的主要因素,且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依次递减;环境知识对参与行为意向不产生直接影响,但是对行为态度的影响比较明显;情境因素中只有宣传信息的影响具有统计意义,法规政策的强制实施对改变消费者废旧家电处置行为的作用并不明显。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回收管理体系构建中涉及到的相关问题提供参考。最后,在消费者参与行为意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叁种废旧家电回收模式模型,为企业构建合适的回收管理体系提供决策参考。企业在废旧家电回收处理过程中,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回收管理模式。本文采取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废旧家电管理体系,尤其是消费者参与及回收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我国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企业构建合理的回收管理体系提供了理论参考。

卢佩锋[9]2017年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及绩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企业跨国并购活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国企业借此机遇,纷纷开展跨国并购活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本文首先以跨国并购动因及绩效的研究成果作为理论依据;其次,结合中国跨国并购的历程与现状,分析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常见动因,包括:获取自然资源、市场势力、核心技术以及品牌效应;最后,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海尔并购叁洋、斐雪派克和通用家电的动因进行具体分析,并利用财务数据和市场数据,分析海尔并购叁洋的绩效,以此对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绩效进行展望。通过本文的案例分析发现:海尔并购叁洋、斐雪派克和通用家电,是为了获取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等资源,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巩固市场地位,然后通过整合发挥协同效应,最后完成全球化战略布局。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并购活动并没有明显提升海尔的财务绩效,即没有帮助海尔抵抗行业下滑的风险和实现增长目标,也没有提高海尔的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但提高海尔整体的市场份额和技术研发水平。另外,并购活动使得海尔建立完善的品牌体系,有利于海尔加快推进全球化品牌战略。最后,海尔的成功并购历程也为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杨林[10]2006年在《多元化发展战略与企业价值关系:理论、实证及其战略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元化发展战略自其诞生之初就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许多学者已从多视角对其进行了积极探讨,其中多元化发展战略与企业价值关系便是重要命题之一。由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元化发展战略企业价值,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企业价值一度出现下滑现象,多元化发展战略在企业中的地位遭遇巨大下降。许多学者纷纷将企业经营失利归咎于多元化发展战略本身。然而,反观现实我们却发现,无论是在经济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国家,均既存在价值高的多元化发展战略企业,也存在价值低的多元化展战略企业。也许,我们不能否认多元化发展战略是一种有效的企业扩张战略,但是现实的实施情况又使得我们经常对多元化发展战略抱有诸多质疑和困惑。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于现实状况的沉思。通过文献分析后发现,现有多元化发展战略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仍然存在诸多局限性乃至空白性,包括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与变量测度指标体系等方面。因此,继续对多元化发展战略与企业价值关系作进一步研究便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目的主要表现为叁方面:其一,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构建出多元化发展战略程度、类型和模式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理论模型;其二,运用统计数据对所构建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为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战略决策支持模型和管理工具;其叁,通过构建一种企业核心能力与业务活动动态匹配的理论模型,分析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多元化发展战略调整理论问题。在明确了考察多元化发展战略与企业价值关系的重要性及研究目标之后,本书首先对研究中所涉及的主要变量进行了界定,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具体构建出多元化发展战略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理论模型。在多元化发展战略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理论模型中,共涉及叁类变量:(1)自变量。自变量是多元化发展战略,具体划分为多元化发展战略程度、多元化发展战略类型与多元化发展战略模式叁个维度。并进一步将多元化发展战略类型划分为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与非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两种类型,将多元化发展战略模式划分为外部并购、内部发展与混合叁种模式。这种多元化发展战略维度划分结果与所界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内涵保持了内在一致性。因为本研究对多元化发展战略内涵的界定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其一,多元化发展战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分布于多个产业的状态,用英文可以表示为“diversity”;其二,多元化发展战略是指企业进入一个新的产业领域的行为,用英文可以表示为“diversification”。显然,多元化发展战略程度和类型与企业价值关系,是从多元化发展战略作为一种状态出发,考察多元化发展战略分布状态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而多元化发展战略模式与企业价值关系,则是从多元化发展战略作为一种行为出发,考察不同的多元化发展战略进入模式的选择所导致的企业价值差异。(2)因变量。因变量是企业价值,运用企业盈利能力与企业扩张能力两个维度指标来度量,具体包括总资产报酬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这些企业价值度量指标既包括权责发生制核算指标,又包括收付实现制核算指标。(3)控制变量。控制变量包括企业规模、财务杠杆、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所有制等四项指标。然后,本书论述了样本数据来源与实证分析方法。本研究克服了过去相关研究未充分考虑产业结构因素的局限性,选取单一产业企业——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样本企业的时期跨度为2001至2004年度。此外,本研究还突破过去相关研究中采取横截面数据的局限性,转而构造了一种新的数据结构――面板数据。其中,自变量和控制变量数据时期为2001至2003年度,因变量数据时期为2002至2004年度。也就是说,因变量数据时期滞后自变量数据时期一年。通过构造这样的数据结构,可以考虑到多元化发展战略对企业价值影响的滞后效应。在此基础上,本书进一步对多元化发展战略与企业价值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由于本书将多元化发展战略划分为叁个维度,即多元化发展战略程度、多元化发展战略类型与多元化发展战略模式,因此,在具体操作上,分别以多元化发展战略程度、多元化发展战略类型和多元化发展战略模式作为自变量,对四项企业价值度量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同时,为了单独分离多元化发展战略(程度、类型和模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又分两个步骤进行。其中,第一步骤是以企业价值作为因变量,对四个控制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在第一步骤基础上,进一步将多元化发展战略(程度、类型和模式)作为自变量引入回归分析模型之中。通过实证分析,本书形成了如下主要结论:Ⅰ.多元化发展战略程度与企业价值关系。多元化发展战略程度对企业价值的所有度量指标均产生了显着性影响,并与企业价值呈现出显着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随着多元化发展战略程度的上升,企业价值呈逐渐增加的趋势。Ⅱ.多元化发展战略类型与企业价值关系。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与企业价值呈显着负相关关系,非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则与企业价值呈显着正相关关系。Ⅲ.多元化发展战略模式与企业价值关系。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情形下,企业在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时,更加倾向于选择混合模式,其次是外部并购模式,最后是内部发展模式。混合模式多元化发展战略与企业价值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外部并购模式多元化发展战略未通过与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收付实现制核算指标)关系的显着性检验;内部发展模式多元化发展战略未通过与总资产报酬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权责发生制核算指标)的显着性水平检验。Ⅳ.综合而言,实证分析结果比较好地验证了多元化发展战略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理论假设,实证分析效果比较理想,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最后,本研究还进一步探讨了多元化发展战略调整的理论问题。多元化发展战略对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最终实现可能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作用。当多元化发展战略会损害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时,就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战略调整。本书在提出多元化发展战略调整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借鉴矛盾论思想,分析指出多元化发展战略调整机制是动态核心能力,并进一步构建出多元化发展战略调整路径,即企业核心能力与业务活动的动态匹配模型。

参考文献:

[1]. 我国大型家电企业多元化动机与行为剖析[D]. 陈洁. 暨南大学. 2001

[2]. 公司多元化战略决策研究:产业的视角[D]. 邓志旺. 复旦大学. 2004

[3]. 我国家电行业多元化发展与公司绩效相关性分析[D]. 王奇峰. 西北大学. 2004

[4]. 我国典型大型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比较研究[D]. 杨翊. 暨南大学. 2010

[5]. 美的集团整体上市资源配置与公司治理研究[D]. 王迪. 北京交通大学. 2017

[6]. 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 杜树叶. 重庆理工大学. 2010

[7]. 格林科尔集团的多元化战略研究[D]. 郑晓翔. 西南交通大学. 2005

[8]. 废旧家电管理中的消费者参与及回收模式研究[D]. 蓝英. 大连理工大学. 2008

[9].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及绩效分析[D]. 卢佩锋. 广东财经大学. 2017

[10]. 多元化发展战略与企业价值关系:理论、实证及其战略调整研究[D]. 杨林. 南京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我国大型家电企业多元化动机与行为剖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