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A还是EVA的选择:企业绩效评价方法_cva论文

CVA还是EVA: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业绩论文,评价论文,方法论文,企业论文,CV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7X(2003)03-0037-07

一、价值管理简介

企业的经理们现在面临着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的时期。在这个新的时期中,经理们需要在企业里实施能更好的反映企业价值和盈利性的新的管理体系。企业现在使用的会计信息体系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下进行业绩评价的要求,并且不能承受资本市场和资本所有者带来的有关资本有效运作的挑战。愈来愈有效率的资本市场要求企业内部的资本分配必须更加有效率,因此企业低效率的资本分配体制将被废除。一个崭新的、能够更好的反映机会和陷阱的管理体系——基于价值创造的体系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是很必要的。

基于价值创造的管理有四种基本的类型: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现金增加值(Cash Flow Added,CVA)、现值现金流量投资报酬率(Cash Flow Return of Investment,CFROI)、股东价值增加值(Shareholder Value Added)。企业对于管理模式的选择会对以下几方面有重大影响:资源的管理、战略的选择以及投资者、分析家和媒体对企业的评价等。

现在所使用的研究企业盈利性和价值创造的方法是和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不一致的,与资本市场决定价值的因素也是不一致的。基于价值创造的管理是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用来替代会计系统的。会计系统不会被完全废弃,他可以被用来从法律角度控制企业,比如说利用会计信息计算符合法律规定的各项税赋。在一个企业的内部,无论是管理层,总会计师、工程师,还是企业其他的相关的人员不能完全依赖会计信息系统,因为他们的工作质量不会因此而提高。为了更好的理解和管理企业,经理们应当采用基于价值创造的管理体系。

二、CVA和战略投资

1.战略投资

现金增加值(CVA)属于净现值模型,是将净现值按时期划分并计算的一种模型。现金增加值(CVA)将投资分成两类:战略投资和非战略投资。战略投资是那些以创造新的股东价值为目标的投资活动,比如扩张购并等;而非战略投资是那些为了保持战略投资所创造价值的投资活动[1]。一项战略投资活动(例如:新产品、新市场)要伴随着几项非战略投资活动。战略投资既可以是有形资产的投资也可以是无形资产的投资。传统的以是否有现金支出作为判别投资标准的观点对于现金增加值概念来说没有任何意义。现金增加值体系认为企业所有和价值创造相关的现金支出就是战略投资。

战略投资是构成现金增加值(CVA)模型的资本基础。因为股东对于企业的发展要求应该从企业的战略投资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那些为了维持价值而进行的非战略投资活动中产生,比如说购买桌椅。这就意味着在会计系统中作为资本基础的现金支出在现金增加值体系中被划分到成本,比如前述的购买桌子或者椅子的支出。

2.营运现金流需求(OCFD)

现金增加值(CVA)体系中的资本基础如何计算?现金增加值体系中最为重要的营运现金流需求(OCFD)要从战略投资活动中计算得出。每一个战略投资的营运现金流需求的累加,就是这个业务单元的资本基础。营运现金流需求就是在战略投资的经济寿命中用适当的资金成本折现,使得该战略投资的净现值为零的现金流量,营运现金流需求与每年实务发生的数量相等。在对营运现金流需求进行调整时,并不按每年的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而是使用投资活动期间的平均的通货膨胀率。营运现金流需求必须小于营运现金流。因为营运现金流是战略投资活动之前的、非战略投资活动之后的现金流量,是为了战略投资创造价值做准备的现金流量。

营运现金流需求并不是对未来营运现金流的预测,对于未来的现金流量而言,营运现金流需求是一个恒定的标准,营运现金流需求在实际发生期内是固定的[2]。

3.现金增加值的计算

CVA的计算模型如下:

在其他所谓的现金流量模型中经常用到当期或者调整后的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余额,而现金增加值是一个仅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体系。现金增加值是一个完整的财务管理理念。

三、CVA与EVA的比较

1.EVA的计算模型

EVA的创始人思腾思特从投资者的角度分析了许多发生在会计核算体系中的错误,并因此提出了计算经济增加值(EVA)需要进行的164项调整项目[3]。为了调整这些存在问题的项目,思腾思特将调整项目按以下分类:(1)存货成本和价值;(2)折旧;(3)收入的确认;(4)资本化和研发费用的摊销。

评价经济增加值是否是基于价值创造的管理体系,要看它是否从股东的角度描述企业的经营现状。为了做到与企业的经营现状一致,经济增加值要对会计核算后的项目做很多调整。即便是将164项调整科目都完成,经济增加值还是有可能会运行的不是很好。因为很难判定是否完成所有的调整项目就一定能科学的描述企业经营现状。尽管如此,经济增加值还是被企业广泛的应用。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增加企业经理对财务过程含义的理解,改善决策的制定,增加企业价值。二是容易理解。因为经济增加值是对企业经营现状的逆推过程,以现有的会计信息体系为基础[4]。

2.经济增加值存在的问题

经济增加值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调整不足。一般来讲,执行经济增加值体系的企业通常会被建议进行5-1项调整,但是很多企业连这最低要求的调整也没有做到。这是经济增加值致命的缺陷,因为要想科学有效的完成经济增加值,相关的调整项目是必须的。不进行必要的相关项目的调整,经济增加值将失去立足的根本。

但是到底需要进行调整的项目有哪些呢?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概括的讲,判断一项指标是否需要调整,主要看它是否符合下面四项原则:(1)它是否对EVA有实质性的影响;(2)经理们是否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3)执行EVA的人对EVA的理解是否充分;(4)相关的调整信息是否容易取得。

对于原则1——是否对EVA有实质性的影响:一项调整可能会对EVA有显著的影响,但对它的调整是不是就因此提高了EVA的质量呢?判断这个问题的标准就是现金流量。如果要对现金流进行分析,就需要以现金增加值作为判别标准。

对于原则2——经理们是否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经理们通常能够(从财务的角度)影响到所谓的经营现状,比如说是否进行战略投资活动,战略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和经济寿命。不管怎样选择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会计指标也好,经济增加值也好,现金增加值也好,经理们都可以影响到上述内容。所以说在企业未来的经营中,不管选择什么样的评价指标,经理们都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现状。

对于原则3——执行EVA的人对EVA的理解足够充分了吗:通常的经验是处在生产线的工人,特别是技术工人对于企业的经营现状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如果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开始进行和经济增加值相关的调整,那么向非财务人员解释这些调整就是非常困难的。另一方面,很多技术工人非常热衷于探讨企业的投资项目以及这些项目可能带来的盈利性。虽然他们并不精通会计,但是为了鼓励工人的这种积极性,管理者应该保证相关的财务信息对技术工人来说是清楚明白的,因为会计不是技术工人的强项。

对于原则4——相关的调整信息是否容易取得:这可能是四项测试指标中最困难的一个。在需要对资产负债表中一项资产的经济寿命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对于现有的资产来讲,可能要追溯到很久以前——资产购入的时候来做这项调整。还要改变现行的资产的折旧方法,以达到调整的目的。但是改变现行的折旧方法不是容易做到的,因此这样的调整进行起来困难重重。

与经济增加值体系需要进行的这些调整相比,执行现金增加值体系要显得容易的多。很多企业使用经济增加值体系是因为经济增加值容易理解,因为经济增加值体系是建立在会计信息的基础之上的。经济增加值体系在理论上是很有创新的,但是在实践中过于依赖会计信息。现金增加值是企业经营现状和资本市场财务现状的分界线。执行现金增加值体系是一个企业经营现状和资本市场财务现状互动的过程。或许执行现金增加值会比执行经济增加值要显得困难,这是因为执行现金增加值要求企业为实现提升股东价值的目标付出更多的努力。

经济增加值的概念是建立在企业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会计信息的基础上的。在现金增加值产生以前,经济增加值的创始人思腾思特关于净现值理论没有用的观点被广泛接受,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办法将投资的全部现金流在投资项目的经济寿命内折现。但是现金增加值方法将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按年度、季度、月份或者按照使用者的需要分别计算,这样就使得衡量企业当期业绩和盈利性变为可能。

四、实例比较

1.实例引出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经济增加值和现金增加值看起来比较类似。在理论上经济增加值和现金增加值是有共同之处的,但是在实际中二者并不相同。在理论上,经济增加值试图通过进行多项调整来达到模仿企业经营现状的目的,但在实际中,能完成的调整十分有限,所以经济增加值对企业经营现状的模仿也是有限的。

这里假定一个的例子:一个投资项目,投资额2000,经济寿命12年,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WACC)是15%,估计的通货膨胀率是3%。营业收入(这里被定义为按照运营资本调整后的营业剩余,但不包含折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所以它不会随着通货膨胀增加。在初始的战略投资进行以后,又进行了四项非战略投资。这些投资项目被记入资产负债表,之所以称它们为非战略投资是因为这些投资活动是为了维持初始战略投资创造的价值。

下面列出计算CVA和EVA需要用到的数据:

表1 XX投资项目数据列表

注:SI:战略投资;OS+WCM;营业剩余+营运资本移动;N-SI;非战略投资;CF;现金流量

现金增加值认为伴随着最初的2000元投资的那些投资活动都是为了维持价值的,也就是说不会为企业增加更多的价值。但这不意味着可以把这些投资省略,与此相反,如果将非战略投资排除在外,净现值的计算就不可能为企业增加价值。如果不实施非战略投资,初始的战略投资创造的价值将受到损失。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战略投资不一定会为股东创造新的价值。当一项战略投资决策正确实施的时候,企业的价值就会增加。

2.EVA与CVA的比较(直线折旧法)

在EVA调整中使用直线折旧法,数据如下:

表3 使用直线折旧法调整EVA得到的数据

注:OP:营业利润=营业剩余+营运资本移动;FR:财务要求=账面余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折旧

利用会计数据进行调整后得到的EVA数据与CVA有很大差异,这是因为CVA方法的运算是以企业经营活动的开端为基础,因此更接近企业经营实际;而经过调整后得到的EVA与企业的经营现实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图1 CVA与EVA比较:使用直线折旧法

资料来源:Figure I CVA compared with EVA:the Straight-line depreciation method

可以看到在表2中OCFD按照预期的比例变动,即因为通货膨胀率的存在,所以按照3%的速度递增。而EVA的财务要求则以近乎随机的状态变动,没有任何规律可循,由于这是随机举的例子,所以它具有很好的报表独立性,所以可以进一步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表2 计算CVA得到的数据

注:OCF=OS+WCM-N-SI;OCFD就是每年能够使得战略投资的净现值为零的现金流量;CVA=OCF-OCFD

图2 CVA营运现金流需求与EVA财务费用比较:直线折旧法

资料来源:Figure 2 OCFD in CVA compared with FR in EVA; the Straight-line depreciation method

3.EVA与CVA的比较(年金折旧法)现在使用另一种折旧方法——年金折旧法,经过计算得到的EVA和CVA的数值比较接近。

EVA使用年金折旧法调整后得到如下数据:

表4 使用年金折旧法调整EVA得到的数据

使用年金折旧法时EVA和CVA数据比较接近的原因是在于EVA的财务要求(financial requirements)发生了变化(因为营业收入并没有变化)。在图4中,OCFD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FR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看到了EVA和CVA两种方法得到了比较一致的结论。

图4 CVA的营运现金流需求与EVA的财务费用相比较:使用年金折旧法

资料来源:Figure4 OCFD in CVA compared with FR in EVA:the Annuity depreciation method

图3 CVA与EVA比较:使用年金折旧法

资料来源:Figure 3 CVA compared with EVA:the Annuity depreciation method

4.比较结果

最初的2000投资在会计中折旧年限可能为10年,并不像本例中按12年进行折旧。这是一个能够产生分歧的地方。从资本的角度讲,最终表现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剩余资产就是那四项非战略投资。对于EVA体系来说,如果想要正常运作,就必须得对资产负债表中的每一项资产进行调整。因此从图表中看出,一项投资开始时的收益率会和项目结束时的收益率有较大差异。EVA能够使得企业经理做出错误的决策,在盈利的时候做出不扩张的决策,在不应该扩张的时候却做出了扩张的决策。在这样的情况下,应用经济增加值体系不仅不能提升企业价值,反而会破坏股东的价值。

五、结论

基于价值创造的管理体系,是以决定价值的四项指标为基础的,这四项指标分别是1.战略投资(有形资产的或无形资产的);2.该投资项目产生的营业现金流;3.该投资项目的经济寿命;4.资金成本。成功的业绩评价指标应该是以相关问题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而排除掉那些不相关的信息。现在企业使用的会计信息系统,虽然包含了一些相关的信息项目,但同时包含了更多不相关的信息项目,导致一些原本应该包括的项目被排除在外。EVA方法可以改善现行会计体系的效率,但是很遗憾这种改善是有限的(由EVA执行者的目标决定)。EVA方法还是建立在会计系统的信息的基础上的,并解决由会计系统引发的问题。EVA方法在理论上是很不错的,但是在现实中的应用不会比会计体系高明许多。

EVA方法可以提高企业的绩效,但是其改善程度是有限的。在经济增加值体系中,通常情况下预期目标订的越高,实现的绩效就越好。企业的内在价值会受到评价系统选择的影响,并将进而影响该企业的市场价值。如果企业希望本企业的内部价值在将来能够和市场价值相当,就应该探讨一些对企业来讲比较关键的问题,比如说企业的资金分配(在哪里进行战略投资)、在企业集团中的投资战略、企业利润增长区域的信息、企业营业现金流的分析等等。瑞典现在有许多企业就是这样进行的,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虽然现在CVA的观点并没有受到一些分析家和媒体的注意,但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随着现金增加值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成功应用,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士支持CVA。

现金增加值模型依据现金流量增加的数量和质量来评估战略价值,可以克服创造会计行为[5]的影响,在计算现金增加值时充分考虑了现金流入和现金需求的变化,比EVA模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通过分析影响现金流入与现金需求的各个因素,清晰地描述了企业的各类活动对现金增加值的影响,可以帮助管理者及时掌握各个因素的变化及其对现金增加值的影响,判断各类因素是起增值作用还是减值作用。并对各类不良因素施加影响,使其为企业价值增值服务。

现金增加值模型以现金流量为基础、考虑战略续存时间来评估企业价值,克服了EVA模型易受财务信息失真影响的缺陷,也避免了现金流量折现法无法确定评估期间的弊端,因此更加科学和有效。

根据现金增加值理论,企业的活动由各个部门的战略活动组成,各个部门的战略活动的价值加权平均的和构成企业价值。即:

企业价值=∑企业各个部门战略价值

因此,利用现金增加值模型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估,可以客观地评估企业价值[6]。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了解企业的真实价值,为投资决策和信贷决策提供定量的数据支持。

尽管EVA是现行的衡量企业绩效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它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就目前而言,EVA理论比中国市场超前了一步。因此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应用EVA理论对上市公司进行价值分析时应采取谨慎的态度。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发展中的市场,会计信息失真、公司治理机制不够完善、公司经营方针缺乏连续性,在计算EVA时对营业利润调整项目的选择及其调整程度不可避免地带有评价者的主观判断。这些因索,使EVA的计算会发生较大的偏差。因此,我们建议在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时,应同时引入相对客观的评价指标—现金增加值的概念。

因为EVA体系和CVA体系研究对象分别位于企业经营现状的两端,EVA体系注重企业历史信息的调整[7],是逆推式的研究过程;而CVA是研究企业经营现状的中开始的部分,一般都是进行项目投资的时候,是前瞻式的研究过程。因此,现代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趋势就是将EVA体系和CVA体系结合起来,形成一个E&C—VA综合的评价体系。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CVA还是EVA的选择:企业绩效评价方法_cva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