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手术治疗及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陈嘉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外科 250000

摘要:目的:探索小儿肾积水的手术治疗方法,还有术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为提升患儿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标准。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接受治疗小儿肾积水患病儿童52例,同时回顾分析患儿相关临床资料。结果:52例患儿在接受手术治疗以后,肾实质的平均厚度要比治疗之前高,肾盂前后平均径要比治疗前低,GFR比治疗前高,患者治疗后效果明显好于治疗之前,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病因和临床症状采取对症治疗方法,对于小儿肾积水治疗有明显效果,对于减少患儿痛苦和肾脏功能预后都是具有非常大辅助作用的。

关键词:小儿肾积水;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小儿肾积水为泌尿外科一类常见病症,它的发病原因主要为输尿管受阻引发肾脏中尿液无法或很难留到膀胱而停滞于肾脏当中,一般只需把全部或是部分梗阻切除,重新接连起来,以使输尿管畅通,便可达到对肾积水状况改善的目的[1]。而尿液反流指的是尿液无法正常排到身体外反流肾脏情况,尿液反流以后肾脏尿液会明显增加,进一步造成肾积水情况发生。我们结合适当手术方式来治疗小儿肾积水疾病,取得较为理想临床疗效,现将实验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接受治疗小儿肾积水患病儿童52例,同时回顾分析患儿相关临床资料。上述病人都表现为不同程度尿液浑浊、发热及腹部疼痛等症状,针对患儿做腹部触诊可以发现有周围边界清晰、囊性感腹部肿块,在进行触碰的时候患儿并不感到疼痛,同时经过超声、MRU、CT与IVP等检查,判定为属于小儿肾积水症状。当中女性25例,男性27例,年龄在10个月至12岁之间,平均的年龄为(6.28±0.47)岁,其中7例表现为双侧肾积水,16例右侧肾积水,29例左侧肾积水。

1.2方法

1.2.1主要病因

经过B超、CT、泌尿系MRU+MRI、IVP+KUB及VCUG等影像检查,52例小儿肾积水患儿当中有40例患儿被诊断是肾盂输尿管接连位置梗阻,以上40例患者中6例患儿被诊断是输尿管出现高位开口所致;7例患儿被诊断是输尿管膀胱接连位置狭窄所致;5例患者被诊断是膀胱输尿管出现反流情况。对于GFR检测以后可以看出每分钟GFR小于10毫升患儿有9例,GFR保持在10至40毫升患者有15例,GFR超过40毫升患儿有28例。

1.2.2手术方式

针对肾盂输尿管接连部位狭窄患儿应按下述方式实施手术:在患儿患侧腰部亦或是上腹部做四厘米左右开口,将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以后对肌肉进行分离,至腹膜位置以后朝内前方推开患儿腹膜,让患者肾下极和肾盂输尿管接连位置全面暴露在手术视野中,进而切除患儿全部或局部梗阻输尿管位置,接下来对肾盂加以适度剪裁,垂直将同一侧输尿管的切口边缘切开,让吻合口得以扩大,同时结合YV型缝合肾盂输尿管,术后常规为患者提供肾盂造瘘管及输尿管支架管。在术后6至10天将输尿管的支架管拔除,在术后11至13天在肾盂造瘘管中注进稀释美兰溶液,发现美兰自解同时尿液颜色从深到浅再到正常;在12至15天将肾盂造瘘管除去;如果是输尿管膀胱接连位置狭窄患儿还有反流患儿,应当结合再植输尿管膀胱手术,术后常规为患者提供肾盂造瘘管及输尿管支架管,对导尿管予以保留,在术后6至10天将尿管和尿管支架管除去,在术后11至13天将膀胱造瘘管除去。待三个月以后随访手术患者,并对比手术患儿前后平均肾盂前后径、肾实质的厚度还有GFR结果[2]。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临床研究将采用SPSS17.0统计系统处理软件对收集到的小儿肾积水患者数据进行分析,将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并对数据进行t检验,若检验结果P<0.05,则说明统计结果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2.结果

52例患儿在接受手术治疗以后,肾实质的平均厚度要比治疗之前高,肾盂前后平均径要比治疗前低,GFR比治疗前高,患者治疗后效果明显好于治疗之前,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次研究,52例患儿在接受手术治疗以后,肾实质的平均厚度要比治疗之前高,肾盂前后平均径要比治疗前低,GFR比治疗前高,患者治疗后效果明显好于治疗之前,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结果同以往很多专家学者研究类似,则证明本次实验有效。小儿肾积水为儿童泌尿科一种常见病,发病原因大部分是患儿身体中发生先天肾盂输尿管接连位置狭窄,其发生率在0.14%至0.17%左右,造成患者出现长久尿流不顺畅,肾盂内压力缓慢上升,使患儿肾盂肾盏显著扩张,让患者肾实质变薄或萎缩,患者身体中渐渐有肾积水形成,同时因为时间延长,这也加重了肾积水情况,造成患儿身体中肾脏功能严重受损,甚至完全丧失肾脏功能[3]。小儿肾积水男患儿比女患儿多,新生儿当中差不多有一半比例病变出现于左侧,双侧病变的出现率在11%至41%左右。以往传统手术多采取将肾脏切除方法,这对小儿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将构成严重影响。所以,临床方面需要给予患儿尽早精确诊断和治疗,这是综合提升治疗成功几率核心内容。通过本次实验结果发现,按照肾积水患者发病原因,采取针对性手术方式,将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疗效,而且患儿无论是肾实质的平均厚度、肾盂前后平均径还是GFR都显著改善。此外若患儿伴有其它病症,就应当参照具体情况,对症加以治疗。

综上所述,按照病因和临床症状采取对症治疗方法,对于小儿肾积水治疗有明显效果,对于减少患儿痛苦和肾脏功能预后都是具有非常大辅助作用的。

参考文献:

[1]高平.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在小儿肾积水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24:49-50.

[2]侯希奎.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在小儿肾积水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8:71-72.

[3]吴卫华,翟国敏.离断性肾盂成形术联合金钱草汤在小儿肾积水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6:2875-287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批准号,81500506,题目:GATA4基因遗传变异与中国人群先天性尿道下裂发病机制的研究

论文作者:陈嘉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肾积水手术治疗及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陈嘉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