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角色的定位问题刍议论文_张其书

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角色的定位问题刍议论文_张其书

张其书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学区 733000 

摘 要:作为班主任,在班级中具有双重身份,不仅是某一学科的科任教师,而且是班级事务的管理者。在班级管理中,要根据自己所面对的事务具体地调整自己的角色,保证合理地完成班级管理任务。本文从管理者角色、父亲角色和朋友角色三个角度论述了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角色的定位问题。

关键词:小学 班级管理 班主任角色 定位

班级管理不仅是学校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班主任的全部工作,而且对科任教师而言,也要承担一定的班级管理的工作。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承担的工作内容不同,所担负的责任也不同,因此,教师要根据自己在班级管理中所承担的管理内容来合理调整自己的角色。教师角色不清容易引起管理的混乱和疏漏,很多教师并没有认清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敷衍了事,不能完成任务。作为班主任,在班级中具有双重身份,不仅是某一学科的科任教师,而且是班级事务的管理者,在班级管理中,要根据自己所面对的事务具体调整自己的角色,保证合理完成班级管理任务。

一、管理者角色:班级正常运行的引领者和调控者

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就是班级管理。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班主任在班级中主要要承担两种二级角色,一是引领者,二是调控者。所谓引领者角色,就是班主任在班级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仅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成长中留下印记,而且其班级管理理念、性格、爱好等都会成为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学生的性格、思维方式等都会与班主任高度契合。因此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然会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学生,让自己成为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和引领者。所谓调控者,指的是班主任通过对班级的控制最终调整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让学生的成长始终在健康的轨道上。同时,班主任还要准确把握调控的度,有些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完全可以解决,有些问题班主任只要点到即可,还有些问题就需要班主任深入思考和分析,才能更准确地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简言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转换引领者和调控者两种角色,出色地完成管理者的任务。

二、父亲角色:学生精神与情感成长的倾听者和辅助者

小学生的情感发育还不完全,在家庭中父母亲尤其是父亲的教育对其影响深远。做决定、承担责任、勇敢的品性等,都需要父亲做出表率和教育。在班级中,班主任就像是家长一样,无论大小事都要管理,当学生生病、受委屈时,学生首先想到的便是班主任。也就是说,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并不单纯地只是一个管理者,而且还是学生的情感和精神寄托,这就是班主任的父亲角色。班主任在此种情况下,要充当有血有肉、胸怀宽广、无所不包的父亲,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庇护、精神得到关怀。首先来看学生的精神成长,这是成长的关键,也是成长的本质,学生的精神状态如何、如何发展,都需要班主任细心的观察、用心的教导。只有满怀爱心,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和风细雨。其次来看情感成长。学生的情感变化能够准确地被班主任所知悉,而且一直以来都是班主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学生的情感成长至关重要,会影响其性格完善和人格健全。由于小学生的情绪波动比较大,班主任老师需要具有很好的耐心和包容心,才能更好地观察和引导学生的情绪走向。班主任在承担这个角色时,首先一定是倾听者,像呵护自己的子女一样充满大爱,耐心地倾听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感受他们的真实情感,才能为更好的引导提供前提。其次是要做好学生精神与情感成长的辅助。成长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班主任不能过多地干预,当然也不能放任自流,只有在应该帮扶的地方伸出手,学生的成长才能更健全。

三、朋友角色: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始作俑者”

班主任管理班级时经常抱怨班级散乱,没有凝聚力。其实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班主任有莫大的责任。小学生的向师性非常强,尤其是对班主任几乎言听计从。而很多班主任忙于其他事务,忽略了和学生的交流,也有些班主任并没有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地位,用生硬的命令阻隔了师生之间的交流。班主任表现得越冷漠,学生之间的交流就会随之减少和非正式化;班级内的非正式群体增多,自然产生不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朋友角色的定位,在于和学生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平等而和谐的相处。在做朋友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及他们对班级、对同学、对学习、对家人等的认识,从而为更好地指导其成长提供最真实的依据。当然,班主任的朋友角色一定要把握度,要更多地去包容和理解学生。当班主任和学生的交往融洽起来时,班级内同学之间的交往也会更和谐,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自然会得到提升。

总之,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承担着很多种不同的角色,无论哪一种角色,班主任都要做最充分的准备,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会记录和观察学生的变化,并充满爱心地处理一切学生问题。相信班主任做好每个角色之后,班级管理的质量也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文亮 论教育社会化视角下的班主任角色转换[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马昌富 班主任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思考[D].贵州师范大学,2005。

[3]刘京翠 角色与社会控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4]陈启勇 新课程下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转换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论文作者:张其书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8

标签:;  ;  ;  ;  ;  ;  ;  ;  

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角色的定位问题刍议论文_张其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