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陶瓷领域专利的统计与分析论文_梁俊倩

浅谈建筑陶瓷领域专利的统计与分析论文_梁俊倩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

摘要:本文选取我国建筑陶瓷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分析样本,通过对其专利保护策略的分析,全面了解我国建筑陶瓷企业在专利申请及运营方面的状况。结果表明,1996年至2018年间我国建筑陶瓷企业申请专利以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为主,专利运营方式以内部许可或转让为主。本文着重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并为今后建筑陶瓷领域的专利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建筑陶瓷;专利策略;专利运营

1 前言

建筑陶瓷是指用于建筑物的内、外墙及地面装饰或耐酸腐蚀的陶瓷材料,以及水道、排水沟的陶瓷管道及配件。为了解近20年来我国数千家建筑陶瓷企业在专利申请及运营中运用专利策略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状况,我们对具有代表性的10家建筑陶瓷企业的专利申请及运营状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将为我国建筑陶瓷企业今后制定专利保护策略提供帮助。

2 我国建筑陶瓷企业专利保护状况分析

本文以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广东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上海斯米克建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佛山欧神诺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鹰牌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欧雅陶瓷集团为样本,对他们从1996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专利申请及运营情况进行检索分析,主要的分析内容为:(1)专利申请趋势;(2)专利申请类型;(3)专利申请人构成;(4)主要技术领域布局;(5)专利运营状况。

2.1 专利申请趋势分析

从专利申请趋势分析,可以看出10家建筑陶瓷企业近20年内共申请各类专利4822件,其中专利申请数量从2001年开始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在2005年达到单年申请量最多578件,然后呈整体下降趋势,至2012年的154件后开始回升。

2.2 专利申请类型分析

从专利申请类型分析可以看出,10家建筑陶瓷企业近20年内申请发明专利355件,实用新型专利259件,外观设计专利4208件,分别占专利总数的7%、5%、88%。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传统建筑陶瓷的生产技术已相当成熟,各企业都很注重对建筑陶瓷砖的花面设计进行专利保护。

2.3 专利申请人构成分析

从专利申请人构成分析,可以看出10家建筑陶瓷企业的专利申请人,主要是本公司或公司负责人,例如杭州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全部专利的申请人都是该公司人员,而广东欧雅陶瓷集团全部专利的申请人都是该公司董事长霍炳祥先生。同时大多数企业在专利申请时会加入其公司技术主管或多个子公司作为共同申请人,只有佛山欧神诺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申请人里包括了公司以外的合作单位。

2.4 主要技术领域布局分析

从IPC构成分析,可以看出10家建筑陶瓷企业专利申请IPC分类的前8个小类别及其比例分别为C04B 40%、B28B 28%、E04F 15%、F27D 5%、B24B 4%、F27B 3%、F24J 3%、C09D 3%,从其IPC分类分布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数建筑陶瓷企业专利申请涉及的技术领域主要包括:陶瓷砖产品(C04B)、陶瓷砖的生产方法及设备(B28B、B24B)、陶瓷砖的施工方法(E04F),部分企业还涉及到窑炉节能(F27D、F27B)、喷墨打印用功能墨水(C09D)、陶瓷太阳能板(F24J)等领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 专利许可及转让状况分析

从10家建筑陶瓷企业专利许可及转让数量分析,可以看出有过专利许可和转让行为的专利数为专利总数的5.16%,并且从其专利许可及转让状况分析,可以看出有6家企业没有发生过专利许可行为,有4家企业没有发生过专利转让行为。

3 我国建筑陶瓷企业专利保护策略的特点

首先,2001至2005年是我国建筑陶瓷生产技术突飞猛进的时期,10家公司共申请各类专利2034件,占到了20年申请总量的42.18%,2006至2012年由于我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建筑陶瓷企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建筑陶瓷的产量从2006年的50.24亿平方米急速增长到2012年的92亿平方米,上升幅度达到83.12%,但是从专利申请趋势分析结果,可以看出10家企业单年的专利申请量却从2006年的402件下降到2012年的154件,下降幅度达到61.69%,然而由于从2013开始我国房地产销量的下降,加剧了我国建筑陶瓷行业的竞争,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又开始上升。由此可知,我国建筑陶瓷企业专利申请趋势与陶瓷砖的产量是成反比的,大多数建筑陶瓷企业是被动对产品进行专利保护。

其次,从主要技术领域专利布局分析结果,可以看出,10家建筑陶瓷企业采用专利保护的技术主要涉及各类建筑陶瓷砖的生产工艺及设备为主,少数企业对窑炉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只有一家企业将建筑陶瓷生产技术与我国的光伏产业相结合。由此可知,我国建筑陶瓷企业虽然随着近些年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墙地砖的产量得到显著提升,然而企业获取的收益大部分用于了新厂房和生产线的建设,对建筑陶瓷相关的新兴产业研究相对较少。

4 我国建筑陶瓷企业专利保护策略的建议

首先,建陶企业应制定自己的专利战略。据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1~12月全国陶瓷砖累计出口量10.63亿平方米,只占到2018我国陶瓷砖生产总量的10.4%,出口量排在前三位的国家依次是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由此可见我国建筑陶瓷企业还有广阔的海外市场可以开拓,然而进入发达国家的前提就必须突破他们建筑陶瓷企业设立的专利壁垒。因此,企业必须加强专利战略建设,把专利战略纳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之中。

其次,企业应加强专利运营能力。专利是一种无形的技术商品,在一定时间和地域内具有独占性,专利权人对技术的转移和实施、成交价格以及市场销售范围,都具有一定的垄断性。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建筑陶瓷企业目前开展的专利运营方式主要体现在利用专利对建陶产品进行垄断式销售和在集团内部通过技术许可或转让的方式提升集团内企业的市场影响力。笔者认为在目前建筑陶瓷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产品附加值过低、国际竞争力不强的关键时刻,相关陶瓷协会应积极组织建筑陶瓷企业成立专利联盟,通过专利的相互许可,从原料、工艺、设备、施工等方面构建建筑陶瓷领域的专利池,联盟企业一方面可以提高行业的准入门口,并通过专利池的运营获取收益,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重复的技术研发投入和法律纠纷。

最后,利用专利价值分析体系提高企业专利的管理水平。专利价值分析其主要针对专利的法律、技术以及经济三方面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使专利权人对专利的出资、转让、许可、放弃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同时也可以利用该系统对国外建筑陶瓷企业的专利进行价值评估,对符合企业技术发展需求的专利技术进行购买或合作,尽量节约技术研发的费用和时间。

5 结束语

通过此次对我国建筑陶瓷企业专利保护策略统计分析,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建筑陶瓷企业在专利保护方面还存在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不够紧密,跨领域技术成果较少,专利运营手段单一的问题。笔者认为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我国建筑陶瓷企业应一方面通过产学研合作不断开发新技术,提升企业自身的专利拥有量和应用率,另一方面通过专利价值分析对已有专利进行分类管理及运营,不断提升企业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最终使我国从建陶大国过渡到建陶强国。

参考文献

[1]缪斌.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N].中国建材,2018-04-14.

[2]鄢春根,罗晓宁,陈双华,等.我国陶瓷砖专利分析[J].中国陶瓷,2018,44(3):39~42.

论文作者:梁俊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陶瓷领域专利的统计与分析论文_梁俊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