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腾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哈尔滨 150000
摘要:电气自动化是一种高效率电气系统管理模式,是以微信计算机结合信息传输系统,在中心计算机的参数自动调控下,合理依据数据而实现电气控制。由于其具备良好的使用效率,且能够较大程度节约人力资源。所以,电气自动化已然成为电气管理体系中较为常见的模式之一。不过,国内对于电气自动化的认识不够深刻,应用意识较为匮乏,导致电气自动化的利用率不高。因此,本文对我国电气自动化进行阐述,探究未来发展趋势,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应用;发展趋势
引言
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目前已经列居世界前列。通过不断的运用与实践电气自动化技术逐步成熟。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有效监控电气系统的运行,还避免以往人工操作的失误,确保电气工程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应该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的水平,以电气工程长远发展为目标,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合理有有效化的运用到电气行业,促进电气工程可持续性安全发展。
1.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状况
新时期电气自动化是指在当前背景下,所采取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式。其在技术形式上与传统电气管理模式类似,但所涉及的原配件却有所差异。因此,新时期电气自动化效率、安全等方面的管理,需要依据相关原理开展。
1.1与物理学技术的联系
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依靠微型计算机控制和信息传输而实现的自动化功能。微型计算机与信息传输依托于电子信息技术而实现,电子信息技术则属于固体物理学。由此可以说明,新时期我国电气自动化构成与物理学有着较为深刻的联系。所以,在研究电气自动化时,多会有物理学的相关知识参与其中。
1.2依靠信息技术平台建立
自动化管理系统的优势在于数字化的实现。即在进行电气管理过程中,以数字化的数据参数为指导,对电气系统展开相应的调节。构建信息技术平台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以数据的高速传输功能,实现高效率的自动化电气系统管理;第二,达成精准的电气控制。新时期的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的精准度更高;第三,借助自动调节机制和互联网功能,实现远程管理功能。
1.3融合IT平台进一步发展
目前,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电子仪表盘、自动化传感器等部件,均是与IT平台融合的成果。电气自动化管理系统涉及到较多环节,主要环节已经融合了IT技术,实现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并起到良好效果。同时,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与IT技术的融合将更加深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和现代技术结合应用
除信息技术外,电气自动化还融合了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多种现代技术形式。现代技术的结合,能够让电气自动化系统具备更加丰富的管理功能,同时,不断提升电气管理的效率和成果。
2.电气行业运用电气自动化的设计理念
2.1远程设计理念
远程设计理念的优势:大大减少了电缆使用量,不仅将零活进行组态而且节省了投资成本。同时还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是远程设计理念有局限性,增加了电气的通讯量,比较适合运用于规模较小的电气工程。
2.2集中化设计理念
以集中化监控式执行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电气工程中最为广泛的应用设计理念。因为在电气工程中,系统工程进行集中处理主要是依靠相同处理器来完成的。导致对处理器造成了巨大压力,严重影响了处理器处理效果。监控对象在数量上逐步增多,相应主机运转负担加重,这就间接性的导致了必须配备数量较多的电缆线。引起超负荷系统运转,故障发生率提升,无法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3总线式现场设计理念
在目前的电气工程领域,现场总线式设计理念这种设计方式是最为认可的。这也是电气工程中未来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因为这种设计理念在网络技术现代化发展的形势下,应用实施现场总线的网络技术能够具备针对性更强设计选择性能,合理化配备间隔符合具体情况具体安排的实际需求。这种设计理念的优势是明显减少了设备模拟量、间隔等问题,而且具备远程设计理念的所有优势。综合来看,是未来发展最为需要的设计理念。
3.电气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3.1开放化发展趋势
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不断融合现代技术的过程中,已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发展成绩。所以,其必然会继续融合更多功能。而功能的融合与实现,需要依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承载能力。对此,电气自动化系统将会采取不断开放的方式,以开放化应对各类技术模式,逐步实现智能化、多功能化的电气管理体系。
3.2推进电气自动化技术安全化发展
安全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主安全性。电气自动化系统直接对电气各环节进行管理,所以有着较高的安全性需求。近年来,生活、生产相关的电气系统安全性得到一定控制,较少发生安全事故。但是,不可否认电气事故的“灾难性”,其不仅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也可能危及到人身安全。因此,电气自动化系统无疑会在未来继续加强安全管理能力;二是,安全防御性。电气自动化近年来引入互联网机制,为自身带来了更加高效的管理方式。但是,互联网自身存在的安全威胁,可能会对电气自动化系统造成严重的问题。所以,在加强电气安全管理的同时,需要充分分析互联网的侵入性危害,从而有针对性的构建安全防御机制。
3.3电气自动化人员的专业化发展
人力资源专业性不足是电气自动化管理的主要问题。虽然自动化管理系统,已经较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的使用。但是,仍旧有大量核心技术环节,需要人才的支持。所以,相关领域无疑会在未来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合理提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管理水平,从而保障管理效率和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
3.4电气自动化产品的创新发展
随着电气管理需求的提升,电气自动化产品也会有所发展。从当前的产品状态来看,电气自动化虽然对电气管理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仍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未来的电气管理系统将更多的结合新型科学技术,不断加强电气的管理能力,同时会覆盖到更多领域,使多种电气管理需求能够在更加简单、快捷的平台上进行操作。
3.5电气自动化技术和设备的市场化发展
市场经济的价值在于自主调节供需关系,一般认为,能够满足市场化需求的产品,无疑可以得到更多的销售业绩。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及生产企业而言,必须充分调动市场机制,分析市场对于电气自动化的客观需求,从而提升产品质量。
结语
总之,作为我国现代化工业的代表之一,电气工程的发展状态呈现的是我们国家的科技能力、掌握先进技术手段的能力以及对追求科技进步发展核心技术的创新理念等。不断推进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电气工程的发展是一种推动,也是对我国工业发展的推动,更是提升综合经济国力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高翔.关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厂的应用及探讨[J].科学时代.2011(12)
论文作者:姜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气论文; 技术论文; 设计理念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