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外测温在变电站的应用实践论文_王伟

浅析红外测温在变电站的应用实践论文_王伟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 山西省晋中市 030600

摘要:红外测温技术具有可以迅速、准确的对运行设备进行检测的特点,因此在变电站设备运维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运用红外测温技术能够迅速、准确的对变电站的设备缺陷、异常以及故障状况进行监测,从而可以及时有效的采取预防及检修措施,以确保变电站的设备能正常运行。正因为红外测温技术的这些优势,所以其能在变电站中应用将更为广泛,并且动态红外测温技术会成为其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关键词:红外测温技术;变电站;应用

1 电气设备发热及原因

电气设备工作时,由于电流、电压的作用,将产生电阻损耗发热、介质损耗发热、铁心损耗发热等3种热源。电气设备的热故障可分为外部故障和内部故障,长期暴露在大气中的各种电气接头因表面氧化而接触不良,是电气设备的外部故障。而封闭在固体绝缘、油绝缘以及设备壳体内部的电气回路和绝缘介质劣化等,依据传热原理,从电气设备外部显现的温度分布热像图,可以判断为内部故障。

众所周知,金属导体都有一定的电阻,其电阻与其本身的电阻率和平均温度系数有关,且有相应的熔点。根据Q=I2Rt,当电气接头的接触电阻由于某种因素如接触表面状况不良、氧化程度严重、接触压力较小、有效接触面积减小而增大时,或电流增大时,其发热量(温度)将相应增大,电阻由于热效应而相应增大。电阻增大又使温度增加,如此恶性循环,将使接触面的温度超过熔点而熔化。

当系统发生短路时,随着短路电流的急剧增加,接头因超温最容易发生熔化或熔断,同时会扩大为火灾事故和绝缘破坏事故。导体之间接触面的接触电阻,除与环境温度和接触压力等因素有关外,还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表面粗糙程度、接触面积的大小、接触表面氧化程度和接触压力等因素有关。如设备的导体与引线的接触面由于压接不紧或接触面较小,在通过一定电流时产生发热。发热后加速了接触面的氧化,使接触电阻增大;接触电阻增大后使发热更严重,导致接头处严重过热,造成接头烧坏或熔断。可见,电气设备的局部发热,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发热点会逐步扩大,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2 红外测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1 基本原理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会发射人眼无法看见的红外辐射能量,而且这种能量会随着物体的温度的升高而变得更强。带电设备的红外测温技术属于一种新发现的技术,它能够在带电设备致热效应的协助下,接收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能量,进而得到被测物表面温度。这一技术实施的原理是不管哪一物体,当其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时,其自身的分子运动就会辐射出波长不一样的红外线。我们可以通过红外测温仪得到被测物的表面温度,这一仪器通过镜头接受功能,将被测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经过系统的自动处理转换成视频,之后热图像会通过屏幕显示出来,以上就是红外测温技术的工作原理。这种方法,能够在很远的范围内对目标进行热状态图像成像和测温并分析判断。

2.2 技术特点

红外测温技术的一些特点表现在:

①不接触、不停运、不取样、不解体。我们运用红外测温技术对设备进行监测时,设备正常工作时,要想实现其监测功能,需要找出设备故障引起的异常红外辐射和异常温度场。

红外测温技术在设备检测中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操作也比较简单,可保持原来的系统运行状态。运用这一技术进行监测,能够监测到真实可靠的信息,保障操作安全。

②采用被动式检测,操作上不复杂也不麻烦。因为红外监测探测设备相关部位自身发射的红外辐射能量,可以不利用辅助信号源,也可以不利用其他的检测装置,便能够尽快的找到运行中设备的一些不正常情况,这样能够保障操作的安全性。所以,这一技术不管是从诊断手段上来讲,还是从操作上来说都不麻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③扫描成像的范围大,速度快,通过屏幕显示出的状态快捷、灵敏、形象、直观,可实现高效率的检测功能,劳动强度也不高。

④有利于计算机分析,不断走向智能化。红外成像诊断仪器除了能对设备的工作情况分析处理,还可从设备红外图像有关参数中得到某些运算结果,进而再作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他可以很快的发现设备中存在故障的属性、发生的部位以及有多严重。

⑤不仅能够定性反映是不是有设备故障,还能从量上体现出故障的严重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设备试周期,慢慢实现代替预试,降低停电频率,避免某些不正确的操作等不安全情况的发生。这样我们不管是在人力、物力还是时间上都能够减少很多。

⑥如果设备使用的时间过长,或者是存在某种安全隐患,能够对其进行随时的跟踪监测,保障其正常运行,充分利用其可使用时间。它能更好的完成电力设备的状态管理和向状态检修体制的过渡,能够管理其管辖范围内的全部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温度,还可以对不同设备的状态演变情况进行合理的维修,同时能够对设备维修质量进行点评。

3 影响红外测温的因素

3.1发射率

发射率也称辐射系数,是一个物体相对辐射能力大小的物理量,与它的材料、结构、尺寸、形状、表面性质、加热条件及周围的环境和其内部是否有故障、缺陷等诸多因素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物质,发射率是不同的。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发射率也是不同的。例如:新铜的发射率为0.07~0.2,被氧化的铜为0.6~0.7,因重度氧化而变黑的铜为0.88左右。

3.2距离系数

距离数D:S,即测温仪到被测物体的距离与被测物体的直径的比值。此系数越大,表明在同样的距离下,能测更小的目标。由于温度是显示一定范围的平均温度,所以最有有一定的裕量,一般取1.5。例如距离系数是100的测温仪,在2m处可以测量2m/100=2cm的目标,为了测试准确,目标直径值应为2cm*1.5=3cm,工作中有人忽略了此事,造成测量误差。

3.3环境因素

当被测物体处于灰尘过多会影响红外线的传播;被测物体周围有温度比较高的物体,其辐射会严重影响测量结果。

3.4测试方向

测试的方向对测量结果也很敏感。当发射率在0.9以下时,测量仪最好垂直于被测物体的表面,至少使测量方向与被测物体法线保持在30°角之内,任何情况下不要超过45°角。否则误差会随着角度的增大变得越来越大。

4 红外测温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4.1隔离开关的检测

隔离开关发生异常或故障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隔离开关长期暴漏在空气中,其刀口容易氧化,氧化后在刀口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氧化膜会阻碍电流的流通从而导致电阻增大、发热。其次,隔离开关在多次拉和后,从而使合作不到位,电阻增加从而发热。另外,操作合闸不到位也会导致发热。应用红外测温技术在运行中对刀口测温,可以有效避免隔离开关持续发热引起的故障和安全事故。

4.2线夹检测

线夹的弹簧片长期暴漏在空气中备氧化,使线夹松动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不仅影响正常运行,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将红外测温技术应用于线夹温度检测,及时了解其动态,熟知“健康”状态。

4.3变压器器身及风机检测

由于红外测温技术具有非接触特性,因此可以用来测量温度过高、高速运转、温度计不易测量的变压器器身或风机等。

4.4二次专业检测

二次专业的工作特点是检修、安装工作中有大量的拆线和接线工作,为避免设备在检修安装过程中出现接线松动,在设备投运后对设备回路、元器件进行测温检查。这样可以发现设备检修遗留的问题,避免更大设备问题的出现。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发现CT二次回路接线情况,防止保护误动或拒动。

5 结论

红外诊断技术可以提高设备巡视质量,也可以在设备运行中发现隐患,杜绝了电力系统由于设备发热引发的重大事故和非计划停电,提高了缺陷诊断率,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陈衡.我国红外诊断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激光与红外,1998,28(5):292-296.

[2]陈衡,侯善敬.电力设备故障红外诊断[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论文作者:王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  ;  ;  ;  ;  ;  ;  ;  

浅析红外测温在变电站的应用实践论文_王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