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台湾学术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思考_教育部学科评估论文

对台湾学术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思考_教育部学科评估论文

台湾学界对人文社会科学评鉴体制的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学界论文,社会科学论文,体制论文,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术评价的兴起和普及,与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新自由主义有密切的关系。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和哈耶克在教育问题方面都主张教育的私营化和教育内容的多样化,通过增加学生和家长选择学校的权利和自由,来促进学校之间服务质量的竞争和多样化存在。概括地说,国家的退出或介入有限性、竞争原则的导入,以及知识生产的实用性,不仅是新自由主义对高等教育的希望,也是现今高教改革的目标和国际大学发展的主流,其结果就是今天所见之教育日益成为一种市场商品、组织模式的创新和国际自由贸易的对象。①目前美国与英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其国内最具有竞争力的创汇部门之一,大学通过招揽国际学生就读,促成了教育服务业在国际范围的自由贸易。

随着教育的市场化和全球化,大学的形象与在社会中的定位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大学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更是学术成果产出的基地,大学的声望不仅基于其教学质量,更多的与学术研究的成果,以及成果的转化及其在社会上的影响相关。在此情势下,貌似客观的量化评量表出炉,用以丈量学术表现。学术评鉴体制②,正是为了刺激、管理学术生产的竞争力而产生的一套机制。学院达尔文主义(Academic Darwinism)在大学的渗透,正是通过对大学教研人员的聘任、薪资、升等、学术资源的分配等优胜劣汰的方式实现的,其情形诚如国际高等教育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CIHE)的Altbach教授(Philip G.Altbach)所言:“教授的黄金岁月已经走到尽头了。”③

大学评价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通过对教学与研究人员的定期评估,来保证大学教学科研的质量。以美国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市场化的走向,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新加坡乃至韩国等,大学普遍开始把学术生产归结到国家总体竞争力来计算,以量化的指标和得分来评价大学。此种学术评价模式率先在自然科学领域推开,而后影响到人文社会科学。其具体表现为学术国际化以SSCI、A & HCI为标准,TSSCI的设立则是台湾社会科学领域试图建立自身评鉴标准的努力。总之,是以量化的方式来测量人文社会学科的学术产出,并据此分配各类预算资源,包括薪酬升等、奖惩乃至系科、大学的生存发展,在台湾甚至是大学退出“市场”机制的重要考量指标。④

一、台湾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鉴的历史回顾

1994年台湾“教育部”修订了《大学法》,其第二章第四条赋予了“教育部”评鉴大学的权责,目的是为协助各大学确立其发展方向与重点,提升其学术、研究、教学、推广服务、校务行政等水平,增进其办学绩效。2005年12月28日再次修正的《大学法》增添了若干与大学评鉴有关的规定。台湾“教育部”通过实施大学教学卓越计划,要求各校必须订定各校之教师评鉴办法,并自2007学年度开始实施教师评鉴制度。2007年1月9日发布的《大学评鉴办法》可说是台湾实施大学评鉴的最重要法源。其第四条明文规定:“校务评鉴对各大学教务、学生事务、总务、图书、信息、人事及会计等事务进行整体性之评鉴。院系所及学程评鉴对各大学院、系、所及学程之课程设计、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专业表现、图仪设备、行政管理及办理成效等项目进行之评鉴。学门评鉴对特定领域之院、系、所或学程,研究及教学等成效进行之评鉴。项目评鉴基于特定目的或需求对大学进行之评鉴。”⑤

在台湾的学术评鉴实践中,评鉴大致可以分成4个层次:(1)大学的总体评鉴以及辖下的系、所评鉴;(2)学科与学门的评鉴;(3)学者研究成果和项目的评鉴;(4)针对学术刊物的评鉴。而所有这些评鉴的基础是学术刊物评鉴,换言之,刊物评鉴在台湾的学术评鉴活动中是所有学术评鉴层次的最基层。

1.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

1996年始台湾学术协调机构首次资助和委托岛内人文社会科学界不同学科的知名学者对于本学科门类的期刊进行评比排序工作,涉及的学科有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社会学、传播学、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律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区域研究等,参与评比的期刊共计589种⑥。台湾首次文科期刊评比的流程如下:(1)先界定本学科门类的专业期刊。(2)进行“主观评估”。即对本学科门类的专业学者进行广泛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于本专业期刊的印象和认同程度。问卷内容设有对于本专业期刊水平的总体评价以及学者通常投稿和阅读的期刊偏好两大问题。调查者随后进行量化处理,统计“主观综合指针”的各项得分。(3)进行“客观的评估”。主要是统计5-8年以来本学科门类期刊被引用的次数,以此作为“客观综合指针”的得分。

在首次文科期刊分学科评比排序的基础上,先后担任台湾人文社会科学协调机构负责人的黄荣村和朱敬一教授进而推动建立台湾中文期刊引用文献索引。1999年6月台湾社会科学中心接受“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委托,开始筹措建立台湾社会科学类中文期刊引用文献索引数据库,即后来的“台湾社会科学引文索引”(Taiwan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TSSCI)。

收录于TSSCI的期刊必须符合三大前提条件:过去三年内连续出刊、出刊频率达半年刊或以上、非大学学报。最后一项条件将各大学学报均排除在外,理由是学术期刊应具有专业性与开放性,而大学学报内容驳杂,且以大学内稿为主,不符合此原则,因此予以排除,此举造成的影响十分深远。在此评价导向制约下,《政治大学学报》等高校综合性学报相继停刊,许多学术期刊因此改变了编辑、审查与发行制度。⑦社科中心还制定严格进行量化评估的《“台湾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期刊基本评量标准》。该项标准于2001年3月经由社科中心执委会通过,成为数据库一年一度选录期刊的基本评价指标。TSSCI的基本评量标准包括期刊出版格式、论文撰写格式、编辑作业、刊行作业四部分。

以TSSCI数据库为主导的文科期刊定期评估机制,不仅深刻影响台湾期刊界的编审、出版与经营,而且还直接影响学术界的运作及其评价理念。例如台湾科研单位及各高等院校一般都依据TSSCI及各学门期刊排序结果来评价所辖机构及个人的科研水平,并据此配置资源,决定研究人员及教师的聘任、升迁和调薪。图书馆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也会据此决定订阅期刊的优先顺序。

2.大学评鉴

台湾“教育部”于2002年选择了台湾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央大学、阳明大学、中山大学及成功大学7所大学为重点研究型大学,并拨发项目经费鼓励各校整合、追求卓越,提升学术竞争力,发展成国际一流学府。遴选指标之一就是“各校5年内国际期刊论文的发表数”。

2003年台湾“教育部”公布了《大学评鉴指标》,建立起对台湾大学院校的评鉴与退场机制。10月“教育部”第一次大学评鉴,针对全台154所大学院校,采用SCI、SSCI及EI资料库,统计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总数,作为学术评鉴的参考。这次评比的前10名大学院校依次是:台湾大学、成功大学、清华大学、长庚大学、交通大学、阳明大学、中央大学、中山大学、中兴大学与高雄医学大学。长庚大学崛起,而台湾政治大学却暴跌至第41名,结果震惊学术界。有关“教育部”这次评鉴,台湾“高教司”司长黄宏斌解释云:“大学评鉴最重要是学术成就,原则上以大学当年度提出的研究论文数为主,并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以及论文被SCI或SSCI引用的篇数为标准,但会依三类型大学订出不同比例原则。……未来各大学可自行选择以何类型参与评鉴,评鉴结果出炉后评鉴差的学校将扣除所有补助款甚至减招。”⑧

自2006年始,台湾的教育主管部门以特别预算方式在5年时间内投入500亿元新台币,希望催生台湾至少一所大学进入世界排名百名之内的“一流大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获得“迈向一流大学计划”特别预算补助的12所大学所制定的考评指标中,50%可由各大学自订,另50%的考评指标包括:(1)人才培育数:高级科技或特色领域人才培育及相关产业实用人才培育质与量增加。(2)国际论文总数及影响指数排名之提升。(3)延揽国外杰出教师及研究人员数。(4)与国内外大学或学术研究机构进行实质合作数。(5)平均每年辅导学校之产学合作计划数。这些刚性指标,由于具有客观性,且具有可比较性,因此无论是从教育管理部门的行政立场,还是各个大学自身立场来看,都有其可操作性,故被普遍采用。但问题是所定指标中之“高级科技或特色领域人才及相关产业实用人才培育”、“国际论文总数”、“产学合作计划数”等,莫不是以科技研究为考量,严重偏科技,轻人文,导致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教学颇受忽视,具体体现就是现今台湾大学的研究功能已经远远超过其教学功能。⑨

3.系所评鉴与学科评鉴

校务评鉴反映的是大学的宏观办学情况,系所评鉴才反映微观办学的实际。系所评鉴采用认可制(accreditation),认可期为5年。系所评鉴内容包括师资、教学和研究三项。评鉴项目内容包括:目标、特色与自我改善(10至25分);课程设计与教师教学(25分);学生学习与学生事务(20至25分);研究与专业表现(10至25分);毕业生表现(10至25分)。当然不同专业可有适当调整。其中,研究质量评鉴采用质量评估(quality assessment)机制。研究成果排名主要根据收入SSCI、SCI、EI、AHCI、TSSCI5个数据库中的研究论文数为基础,分学科建立评估指标,再统计各系所的出版篇数与影响因子,而后由学科杰出研究者对系所研究质量的声望进行评估。二者加权计分的结果作为系所研究质量排名的依据。⑩

南京大学中文系莫砺锋教授,曾撰文详细描述了台湾大学学科评鉴的过程和程序。其评审内容分为四大类:背景评鉴、输入评鉴、过程评鉴、结果评鉴。“背景评鉴”是关于制度建设及总体规划等内容的,例如“学术委员会组织法”、“课程委员会组织法”等。“输入评鉴”是关于单位所获得的人力、物力资源、经费资源等情况。“过程评鉴”是关于5年内的教学、研究情况,例如“举办大中型学术研讨会情形”、“教师进修之执行情形”、“邀请国际重要学者访问情形”等。“结果评鉴”主要是指教师所获得的学术研究成果。其评鉴委员会由清一色的学者组成,其中没有任何教育部门的官员,这是与大陆评估不同之处(11)

二、台湾学界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鉴的讨论

鉴于台湾学界对于引文分析及其相关议题的高度重视和关切,2004年5月台湾政治大学图书资讯与档案学研究所与政治大学图书馆联合召开了“引文分析与学术评鉴研讨会”,集合了台湾图书资讯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200余人,共同对引文分析、学术评鉴的标准以及制度进行研讨和座谈。该次会议上,争论十分激烈,政治大学新闻系的钟蔚文教授提出的问题代表会议的主流观点,即评鉴能否反映研究的真正品质?学术评鉴制度能否促进人尽其才?评鉴是否能真正促进学术发展,并开创学术的真理?(12)

1.关于引文分析法的讨论

引文分析是信息计量方法,也是信息检索的工具。引文有聚集效果,但未必真正表现价值。一般而言,引文分析比较适用于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领域,比较适合大样本条件下的宏观评鉴。引文分析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供学术评鉴的量化数据依据,但无疑不能成为唯一的学术表现评比的指标,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尤为不妥。众所周知人文社会科学有其特殊性,如民族性、本土化(在地性)、不可复制等,而SCI、SSCI以收藏欧美英语系期刊论文为主,存在着语言与国家区域的局限,将SSCI作为人文社会科学评鉴的主要指标显然有不适合使用之处。此外,使用引用文献作为研究评鉴指标,存在着两个重要限制:其一是参考文献可能是正面引用,也可能是负面引证;引用文献还可能存有偏见,这些无疑会影响研究评鉴结果。其二,在不同学科领域引文分析结果显然会有不同,由此可见引文分析只能作为评鉴的辅助。

何光国教授曾著文明确指出,文献的引用次数,实际上只是一群变数的函数,这群变数包括作者的声望、论题的争辩性、期刊本身的权威性、期刊的销路和定价、复本的散布、被索引或被摘要选录的多少,图书馆资料中心对该期刊的搜集和全国研究发展的重点等。(13)王汎森教授认为,在人文社会学科领域中,不能把引文看得太死板。人文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写作方式不尽相同,计算引文频率不一定能如实反映论文的价值。因此应该考虑各个学门的特色,而不能用量化工具机械从事之。他建议可依据学门分别列出研究品质的定义及标准,尊重学门领域意见,考虑专著或其他著述成果并入评鉴,由专家小组去评审。(14)

2.关于SSCI、TSSCI的讨论

以SSCI或A & HCI为主导的评鉴标准,对于台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流弊是深远的。一方面助长重量不重质的不良学风;另一方面,过度强调以英文出版收录于SSCI或A & HCI期刊的论文,易使台湾学者与历史悠久的汉语学术传统日益疏离,陷于“学术自我殖民化”,并助长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论述霸权;此外,过度强调发表论文之篇数,将导致学者致力于浅而窄的专精研究,而无余力从事需要长期时间累积的专著之撰写并进而产生学问大家。

TSSCI的产生,原本是为了解决台湾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鉴中的本土化问题而建立的,是相对于SSCI而言的。因此TSSCI可以说只是作为补充SSCI不足的次等标准。不可否认在台湾现有各高校的升等标准与学术奖励制度中,确实存在着SSCI优于TSSCI的情况,其结果必然使得台湾学者优先考虑国外刊物发表。不仅如此,TSSCI面临的问题更多来自筛选期刊本身带来的压力。负责执行TSSCI资料库建立的“中研院”于若蓉教授曾指出:TSSCI的来源期刊的预审工作基于专家推荐,这就导致它所收录的期刊是有限的。在此基础之上的引文分析,几乎无法很好地反映跨学科、跨领域的影响力。另外,TSSCI的收录期刊及期刊排行也备受关注,其承受的关注与压力主要和学术评鉴、升等密切相关。正因如此,TSSCI逐渐成为了基于主观评价的精英期刊排行榜的期刊库,由此引发了包括期刊合并、集中稿源、期刊缺稿等一系列问题。(15)

在台湾人文社会科学界的实际的运作上,因为台湾学者的论文倾向于征引国外学者的论文而互不征引,以致无法在征引次数上做出有意义的统计。TSSCI虽希望模仿SSCI,以客观的方法区分好的、重要的期刊、论文,但TSSCI限于来源期刊的有限,根本就没有资格称为Citation Index,而只是个主观排行榜,换言之是以学者的主观评量为主要依据的结果。TSSCI自实施以来,使得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评鉴更多的成为期刊评比,而非学术论文品质的评估,尤其是列入TSSCI中的人文社会类的期刊很少,台湾社会学界、乃至于社会科学界本来就规模不大,TSSCI一味严格地控制来源期刊的质量和论文的质量,造成台湾社会学界的发表空间严重萎缩,以致规模越来越大的台湾社会学社群,其学术对话的空间却越来越小。此现象也造成绝大多数未列入名单或观察名单的期刊被边缘化。而且学者专家的主观评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水平背后标准的单一化,以及所蕴含的势力、权力问题,即叶启政教授所谓的学阀。(16)

三、台湾学界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批评和反省

近年来,台湾政府及学界领导阶层确立的各类学术评鉴的制度,包括升等及续聘制度、学术刊物的审查评等制度、大学评鉴制度等等的设计,往往无视学科学门之间应有的差异、忽视岛内学术生态的具体状况,更漠视学术发展本身的内在需求与外在条件,因而引起了台湾学界强烈的反弹和普遍的忧虑。由于学术成果的评鉴是以SSCI为主导的,因此台湾的学术生产必然出现了国际化,或者说西方化的取向。这个效应,体现在研究和教学两个不同的层面上:在教学方面,为了增加国际竞争力,吸引和招收国际学生,人文社会学科不得不调整教学内容,强调以英语授课,而这恰恰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质相违背。在研究层面上,一方面要求研究能够服务于台湾社会的特定需求,另一方面又要求与国际接轨,这一以SSCI化夹带TSSCI化进行的所谓“提升学术水准、追求卓越与推动国际化”的制度设计,必将误导、重塑、扭曲及狭隘台湾本土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发展认知。(17)学术评鉴以学术产出的数量,如期刊上发表论文累积点数,以及作品被其他人引用的次数多寡特性为依据,此思维方式若以社会哲学观之,正是工具理性思维的写照。在这套模式的运作之下,人文社会科学因其无法直接与学术生产力挂钩,在同等条件下,就必定比自然科学领域较少机会获得研究资源资助。(18)

鉴于数量化以及唯英文写作是瞻的学术评价制度所引发的各项问题,台湾学术界的一部分学者于2004年9月召开了题为“反思台湾的(人文及社会)高教学术评鉴”的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学者们通过剖析“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之下的学术生产”的种种面相,深刻反思了当前台湾学术评鉴制度所存在的弊病,并提出了对台湾人文及社会高教学术评鉴的10项主张与说明:(1)先确定目的,再进行评鉴。学术评鉴,包括目前正由“教育部”委托“台湾评鉴协会”执行的评鉴,对于评鉴目的均未能明确地分类和陈述定位。22)回归同侪实质评鉴,量化数据不具学术意义,不能采用(T)SSCI及A&HCI等数据库的形式指标作为升等及奖励的依据。(3)TSSCI应回归数据库本质,不应承担期刊评价功能。(4)不应独尊期刊论文,多元的研究成果应同等对待。在人文社会学门,专著应受重视。(5)各种语言平等,不宜独尊英文,其他语系的著作亦应尊重。研究成果的优劣应以内容为重,而非语言形式。(6)回归华文写作的优先权。台湾的学术社群,应该把自己摆在华文世界,重视各个华人社群存在的事实与重要性,并且积极参与其中。透过中文参与到国际化及全球化的过程。(7)题材本土化,才能学术国际化。(8)建构合理工作环境,避免学术商品化。这种驱动知识生产的机制,势将使学术工作者出于非学术动机而疲于奔命,导致学术异化。(9)学生受教权不应因研究而被牺牲。教学、服务与研究并列为三类评鉴项目,但各单位仍以研究居首。为了避免教学与服务成为点缀,为了鼓励通过研究以支持教学与社会服务,为了允许为研究而研究,评鉴目标必须更加清晰明确。(10)善用网络技术,建构公共知识库。(19)

诚如林毓生先生在谈及学术评鉴有没有意义时所言,学术评鉴的唯一意义是消极的,评鉴做得好,可以把朽木请出去,而第一流的人才从来不需要评鉴,因为其研究动机来自学术兴趣,而非利益驱动。(20)评鉴的目的不在于证明什么,不在于排出名次,重要的是要促进学术的发展。

四、台湾人文社会科学评鉴的趋势和思考

由此,台湾人文社会学界提出了以下学术评鉴的基本原则:(1)评鉴须是有用的:评鉴可协助受评鉴者确认其优点与缺点、问题所在及改进的方向。(2)评鉴须是可行的:评鉴应运用评鉴程序,并有效地予以管理。(3)评鉴应是伦理的:评鉴应提供必要的合作、维护有关团体的权益不受任何利益团体之威胁与妥协,谨遵应有之伦理。(4)评鉴应是精确的:评鉴应清楚描述评鉴对象之发展,显示规划、程序、结果等,并提供有效之研究结果与具体建议。针对当前以SSCI或A&HCI论文篇数作为评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之指针所造成的流弊,有专家建议以下的“评鉴的转向”:一是评鉴原则从“形式主义”(formalism)转向“本质主义”(substantialism)。主张从现在计算刊登于SSCI或A&HCI期刊的论文之篇数,转向为具有审查制度的出版社所出版的专著,并聚焦于该书所提出之创新论旨或命题,以及创新见解在专著之研究领域中的贡献等问题。二是评鉴指标建议以如下3项为主:(1)研究论著在知识上的创新性;(2)研究论著对学生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启发;(3)研究论著对社会与文化之贡献。(21)

鉴于评鉴工作的公正客观性要求,2005年5月,台湾各大专校院共同捐资成立了“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基金会”,接受台湾教育部门委托办理的高等教育评鉴工作,由前中山大学校长刘维琪教授担任董事长。第一届董事共15位,由公立、私立大学校长,产业经济界代表和各个学科代表组成,“高等教育司”、“技术及职业教育司”司长也以董事身份参加。高等教育评鉴中心的任务是:(1)规划大学及技专校院评鉴机制;(2)执行大学及技专校院评鉴工作;(3)设计与办理实地访视评鉴人员培训课程;(4)建立大学暨技专校院评鉴人才数据库;(5)搜集先进国家高等教育评鉴信息;(6)推动高等教育评鉴国际交流。2005年12月28日,台湾公布的大学法修正案第五条第一项规定,“大学应定期对教学、研究、服务、辅导、校务行政及学生参与等事项,进行自我评鉴”;该条第二项规定,“教育部门为促进各大学之发展,应组成评鉴委员会或委托学术团体或专业评鉴机构,定期办理大学评鉴,并公告其结果,作为政府教育经费补助及学校调整发展规模之参考”。这成为开展高等教育评鉴新的法律依据。(22)

整体而言,台湾高等教育评鉴制度的建构可说是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摸索与发展,台湾的大学评鉴早期基本上是由“教育部”主导,近年来已经由“教育部”主办,逐渐改为由“教育部”委托专业学会或民间团体来负责实际执行。因此,在推动及执行评鉴工作方面,“教育部”或可说是从以往扮演主导者及执行者的角色,开始逐渐转变成为规范者及监督者。(23)

就人文社会学科而言,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台湾学界普遍意识到如果只是一味地跟随西方,并不能带来竞争力。所谓“本土化的尽头,台湾的特色找到了,才是国际化的开始”。因此在人文社会科学评鉴方面,除了深入了解欧美人文评鉴之外,也需寻求更为合理、公正透明和可行的学术评鉴模式。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最可行的模式,但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也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对于学术评鉴的一个共识是,不回避评鉴,但评鉴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术发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展现亚洲人文社科的特色,也是必需的考虑。

注释:

①贺武华:《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学校重建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

②我国台湾学术界称“学术评价”为“学术评鉴”。

③Marek Kwiek,"Globaliz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36(1),2001,pp.27-38.

④吴挺锋:《新自由主义高等教育“改革”及其批判》,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7/200904/77116.html 2009-12-30.

⑤金诚:《台湾〈大学评鉴办法〉述评及系所评鉴》,《高教探索》2008年第3期,第58-61页。

⑥陈红:《台湾文科期刊学术评估机制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65-70页。

⑦陈红:《台湾文科期刊学术评估机制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65-70页。

⑧王梅玲:《大学研究评鉴与引文分析应用》,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05,31(1):5-13.

(9)黄俊杰:《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评鉴指标刍议》,《高校发展与评论》2009年第4期,第1-6、22页。

(10)杨莹:《台湾的大学系所评鉴》(下),《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年第4期,第8-12页。

(11)莫砺锋:《台湾大学的学科评鉴》,《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5期,第42-46页。

(12)杨美华、刘家宝:《“引文分析与学术评鉴研讨会”专题报道》,《引文分析与学术评鉴研讨会会议论文集》,台北:政治大学图书信息与档案学研究所编,2004年。

(13)何光国:《引用文献分析》,《文献计量学导论》,台北:三民书局,1994年,第188页。

(14)王泛森:《引文分析与学术评鉴研讨会—综合座谈》,《引文分析与学术评鉴研讨会》,台北:政治大学图书信息与档案学研究所,2004年,第179-180页。

(15)管中闵、于若容:《〈台湾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资料库的建置概况》,http://ssrc.sinica.edu.tw/ssrc-home/doc3-I/0622.doc,2010-1-2.

(16)叶启政:《缺乏社会现实感的指标性评鉴迷思》,《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4年总第56期,第207-222页。

(17)陈光兴、钱永祥:《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之下的学术生产》,《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4年总第56期,第179-206页。

(18)陈伯璋:《学术资本主义下台湾教育学门学术评鉴制度的省思》,淡江机构典藏,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26188.2010-1-2.

(19)反思会议工作小组编:《全球化与知识生产:反思台湾学术评鉴》,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社,2005年。

(20)《林毓生先生华东师大演讲:学术自由的理论基础及其实际含义》,http://wwwl.ihns.ac.cn/eaders/061110b.htm,2010-l

(21)黄俊杰:《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评鉴指标刍议》,《高校发展与评论》2009年第4期,第1-6、22页。

(22)吴言荪:《台湾高等教育评鉴浅析》,《高教探索》2007年第2期,第77-79页。

(23)杨莹:《台湾的大学系所评鉴》(上),《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年第3期,第44-48、66页。

标签:;  ;  ;  ;  ;  ;  ;  ;  ;  ;  

对台湾学术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思考_教育部学科评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