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努力“共建文明校园,创建文明城区”_人民大学论文

北京海淀区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努力“共建文明校园,创建文明城区”_人民大学论文

北京市海淀区与中国人民大学携手“共建文明校园,同创文明城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同创论文,中国人民大学论文,海淀区论文,北京市论文,城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北京市海淀区和中国人民大学本着“资源共享,增进合作,优势互补,同创共建”的原则,举区域之力,聚万众之智,共创全国文明城区,推动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共建文明校园”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工作扎实有效。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共建文明校园,同创文明城区”各项活动,参加中央、北京市等各级文明创建活动。对“海淀区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工作知晓率、支持率均达到100%,了解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各项基本指标。

二是道德风尚良好,志愿服务深入。从身边小事做起,把志愿服务作为提升师生道德素养的有力抓手,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志愿者注册率、参与率达到较高水平。发展网络志愿者,在传播文明、引领风尚中起示范带头作用。

三是文明氛围浓厚,文体卫生先进。校园内没有乱扔果皮、随地吐痰、打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反腐倡廉、计划生育、反邪教等工作有效开展。坚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组织多种形式的文艺、体育比赛,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全国、市、区各级比赛,师生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

四是校园环境优美,社区井然有序。校园内外环境整齐优美,无脏、乱、差现象。环保制度健全,排污达标,卫生防疫达到规定要求;校内道路平整,排水通畅;校园内部无乱设摊点、乱贴乱画、乱搭乱建等问题;无违章停车、鸣笛、不避让行人等现象。

五是教学水平领先,人员管理规范。教学、研究水平达到人民满意、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学风建设取得突出成绩,师生精神面貌、社会形象均成为国内高校标杆。学校后勤、保洁、保卫等部门管理规范,工作效率高,劳动监管和劳动保障力度较大;维稳监督措施完善,职责明确,无上访闹事、非法集会等现象。

“同创全国文明城区”主要包括六项内容:

一是共创文明环境。对校园内部环境加大美化、整治力度,对超市、食品店、小卖铺、打印店等服务网点进行集中管理。海淀区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在东、西校门等重点地区加强管理,重点打击危及学生食品安全的小摊小贩、无证经营活动,以及办假证、发票等有违社会诚信的违法犯罪活动。

二是共展文明风范。整合双方优质资源,以“弘扬北京精神,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线,以“礼貌言谈、爱护环境、有序排队、热情让座”为重点,在广大师生、市民中广泛开设文明礼仪课程讲座,营造学礼仪、讲礼貌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文明礼貌我带头”实践活动,向全社会展现彬彬有礼、文明得体的“人大人”形象。

三是共享优质资源。充分利用中国人民大学智力资源,做好人大名师“百场公益讲座”进社区活动。立足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组织海淀区中小学生参观、学习,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阵地。充分利用海淀区各类文体活动场所、文化娱乐设施,方便人民大学师生使用,并为其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四是共铸文明诚信。办好“道德学堂”,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教导学生以诚待人,以德服人,争做社会栋梁。海淀区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园周边及各种流动不法商贩的惩处力度,坚决打击侵犯学生利益的商业诈骗、假冒伪劣等行为,为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五是共推志愿服务。利用人民大学成熟的青年志愿者服务平台,共同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将人民大学学生历史传承的支教、助残、学英语等志愿服务活动打造成品牌,扩大其影响力。在大学生群体中大力开展“网络文明志愿者”工作,促进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海淀区各有关部门积极做好服务,为志愿者提供各项保障,解决实际困难。

六是共建宣传平台。一方面,海淀区在“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榜”等评选工作中加大对人民大学优秀师生“典型”的推荐力度,保证人民大学先进人物的上榜率,并利用北京市、海淀区各大报刊、电视媒体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另一方面,人民大学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海淀区在经济、社会、文化领域取得的新成绩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各项工作。

标签:;  ;  ;  

北京海淀区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努力“共建文明校园,创建文明城区”_人民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