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效性激励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论文_邹小芳

无锡市中医医院 江苏无锡 214071

摘要 目的:探究时效性激励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早期康复护理,而试验组应用时效性激励护理。统计两组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疗效评分,以及护理期间的康复有效率、不良反应率等指标。结果:结果提示,试验组经过早期康复时效性激励护理干预后各个阶段的康复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别显著存在,P<0.05。而试验组脑梗死患者护理期间的康复有效率、不良反应率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存在可见差别,P<0.05。结论:临床采用时效性激励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有着积极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时效性激励护理;脑梗死;早期康复;临床效果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1],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同时该疾病具有死亡率高的特点,一旦患病就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和失语等情况。而时效性激励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是指在患者治疗的早期结合患者的身体耐受性进行有效时机的掌握,全面的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患者更加的积极乐观。笔者根据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现状,探究时效性激励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早期康复护理,而试验组应用时效性激励护理。其中,脑梗死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2-75岁,平均年龄在59.7±1.1岁。患者的体重分布在54.7-82.1Kg,平均体重在65.7±1.3Kg。患者的高血压病史3-9年,平均病史为4.6±0.2年。统计两组脑梗死患者的高血压病史等一般资料具备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笔者选取的80例脑梗死患者均经过磁共振检查确诊[2]。且均符合中华医学分会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制定的相关标准。患者具有签署知情同意权。

1.3研究方法

1.3.1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早期康复护理,严格的监测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率、血压等相关指标。注意患者的日常卫生,定期更换传单和被罩,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并配合物理疗法进行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和语言功能。

1.3.2试验组

试验组应用时效性激励护理,包括了:(1)在患者的入院期间给予时效性激励护理进行指导。引导患者对于治疗康复后的生活充满向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采用有针对性激励性的语言,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锻炼。(2)进行健康的知识宣讲,全面的告知患者脑梗死的发病机理、注意事项、治疗方式等。并对患者治疗期间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一旦发现患者存在不良的临床征象,及时的向临床医师进行联系。(3)给予一定的心理护理,定期的进行患者的心理疏导,积极的鼓励患者正确的面对疾病。统计两组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疗效评分,以及护理期间的康复有效率、不良反应率等指标。

1.4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疗效评分,以及护理期间的康复有效率、不良反应率等指标。其中早期康复疗效评分为10-0分,包括了:①10-8分: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病症全部消失,且肢体和语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同时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了较好的改善,能积极的配合治疗。②7-5分:患者的疾病征象得到一定的改善,且肢体等功能障碍得到相应的缓解。③5-0分:治疗无效果,临床病症依然存在。

1.5统计学标准

笔者记录和分析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其中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将P<0.05作为分界点,来衡量测量得到的数据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早期康复评分

结果提示,试验组经过早期康复时效性激励护理干预后各个阶段的康复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别显著存在,P<0.05。见表1。

表1 早期康复评分(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提高和人们安全健康意识的加强[3],脑梗死的治疗和护理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研究发现,脑梗死是指因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导致血管供应区的组织因缺血而、缺氧而出现坏死。并伴有肢体和语言等功能障碍临床症状和体征[4]。临床研究显示,临床采用时效性激励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有着积极的效果。时效性激励的应用在患者的护理期间可以有效的把握好激励指导的时机。引导患者对于治疗康复后的生活充满向往[5],结合患者临床表现采用有针对性激励性的语言,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锻炼。本文结果提示,试验组经过早期康复时效性激励护理干预后各个阶段的康复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别显著存在,P<0.05。而试验组脑梗死患者护理期间的康复有效率、不良反应率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存在可见差别,P<0.05。

综上所述,临床采用时效性激励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有着积极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邹丹,张红军.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44(3):272-273.

[2]刘丽娟,李虹,杨万英.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103-104.

[3]易骏珍.早期护理干预对于脑梗塞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35):121-122.

[4]张付秀.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4,8(23):334-335.

[5]同艳风,李青.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的康复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17-19.

论文作者:邹小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2

标签:;  ;  ;  ;  ;  ;  ;  ;  

时效性激励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论文_邹小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