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应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论文_陈志鹏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应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论文_陈志鹏

陈志鹏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第一中学 256200

摘 要: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难。创设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 问题情境 探究

《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突出能力培养,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能力。笔者在生物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未来,在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的框架要求的基础上,实施问题性生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此,笔者谈谈自身的几点感悟。

一、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述人和动物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时,可以与减肥这一个现实的科学话题相联系起来:肥胖是严重的健康问题,合理减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有一种atkin减肥法非常流行。减肥者不需增加运动,只需在日常饮食中以蛋白质为主、脂质为辅,不摄入或只摄入少量糖类。实验证明,绝大多数减肥者能在一个月内成功减去5kg左右体重。但是专家却指出这种减肥方法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目前最科学的减肥方法还是营养均衡,少食多动,特别是进行有氧运动。通过这样一个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可设置与本节内容有关的一系列问题情境。如摄高糖食物为什么容易发胖?atkin减肥者为什么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专家为什么认为它会加重人体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即使减肥也要营养均衡,不能禁食脂质?为什么要通过有氧运动,而不是无氧运动去减肥呢?通过这样一些生活化、社会化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将有关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细胞呼吸的知识全部包括进去了。使学生不仅了解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会知识应用的乐趣,而且能养成平时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对知识自学探究的能力。

二、鼓励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就失去了根本。学生不仅是教师教育的对象,更是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资源。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创新,就要关注个性,关注差异性,关注每一个学生。当一个学生表现得与众不同时,我们应该把它看成是学生的个性,而不应该把它看成是缺点,这种个性就是一种宝贵的课堂教学情境。做为教师应该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问题情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学习《细胞的癌变》这一节课内容时,提出问题:“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变成癌细胞,哪些生活及卫生习惯与癌症的发病率有关?吸烟与癌症的发病率有关吗?”问题提出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展开想象,进行发散思维,学生们按步就班地说出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能够引起癌变的现象及习惯,这时一个男生站起来说:“吸烟与癌症的发病率无关。”并说吸烟可以减缓疲劳,提神等。对这样的问题不要急于否定,要善于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情境,顺利而自然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三、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能力

如,在学习“细胞呼吸”一节内容时,设计这样一组问题:(1)苹果储存久了,会有什么气味散发出来?(2)剧烈运动后四肢骨胳肌往往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3)酿酒时为什么要密封?(4)水淹时高等植物能进行无氧呼吸,为什么水退后有些不能成活?(5)水稻等植物的根又为什么能比较长时间在水中生存?(6)水生生物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这些问题都是学生身边事,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又似懂非懂,不懂装懂,兴致高涨,及时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新知,完善知识体系,使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向纵深处发展。

四、质疑探究,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难点

如,在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后,我在课堂中安排了这样一道习题:“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经减数分裂后,能形成几种精细胞?”大多数学生不加思索,信口而答:“4种”。显然,学生学习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所以得到了这样的一个错误答案。当时我没有评价他们的答案正确与否,而是接着又问:“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精细胞过程中,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2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尽管对我这样的设问感到意外,但大多数学生开始回忆相关的知识。有反应快的学生回答:“两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相同的。”“假如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能产生4种精细胞,那么按照上面的理论,这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就能产生8个精细胞了。”至此,学生才幡然醒悟刚才的结论错了,正确结论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了。但是,我并没有因此满足,趁热打铁,继续顺势引导学生分析:“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卵原细胞(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经减数分裂后能形成几种卵细胞?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经减数分裂后能形成几种精细胞?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经减数分裂后能形成几种卵细胞?”可见,抓住时机,利用富有技巧的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知。

论文作者:陈志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6月总第17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2

标签:;  ;  ;  ;  ;  ;  ;  ;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应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论文_陈志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