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是英语学习的预备阶段_英语论文

小学英语课堂是英语学习的预备阶段_英语论文

小学英语课是英语学习的准备阶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课论文,英语学习论文,阶段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海《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学科课程标准》规定“三~五年级是英语学习的准备阶段”;对教学评价和成绩核定,规定为“只进行日常考查……成绩只评定及格和不及格,每学年评定一次”。于是,在实施此课程标准中,目前出现了一些片面的认识和做法。个别学校以缺乏师资为由,在三年级,甚至四年级不开设英语课;少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放松马虎的苗子;有的教师认为只考核不考试,学生、家长不重视,会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总是不放心。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对“准备阶段”认识不足。这里有必要对准备阶段的内涵和意义作一简要的论述。

小学开设英语并称之为“准备阶段”,是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的。语言学习有其自身的特征。一般说来,语言的学习开始重在模仿。孩子在幼年阶段其接受外界的新事物主要是模仿。孩子的思维是稚嫩的,但其模仿能力是强的。《课程标准》中强调,“开始时,学生通过有声读物,进行听、说训练。”我们的理解,听、说训练就是模仿训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如果我们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那么,孩子们是完全可以掌握一定量的英语表达方式的。

再者,语言和文字有内在的联系,但又是有所区别的。语言是人们思维的口头表达,而文字是书面表达。因此《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进行听说训练之后,过渡到听、说、看。看,就是认字。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也是与语言学习的规律相吻合的。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准备阶段的核心。

小学阶段设置英语课并不是一种摆设,而是具有具体的目的和要求的。除了从小使学生对英语建立起一个基本认识,从音、形等方面对英语有个初步了解外,主要是为中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个基础并不完全囿于语言知识本身,更主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就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重点。

学生一开始学习英语,就走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语言世界。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学生在学习中采取何种态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这种语言的喜恶程度。我们知道,对某些事物的喜或恶,并不是人的本能,也就是说,这种情感的差异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受到外界的感染逐步形成的。我们也知道,孩子阶段,特别是小学生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设置英语课,通过老师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孩子产生对英语学习的爱好,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是以后学习英语的主要基础。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应该是每个英语老师思考的问题。新教材的内容是比较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的,而且图文并茂,趣味性较强。但是,作为一门学科,能否吸引学生,除了教材内容外,还有一个主要因素,那就是老师的教学。所以《课程标准》中强调,要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除了学习兴趣以外,还有一个学习习惯问题。这是两个紧密相关、但又有所不同的问题。兴趣是人的一种情感,而习惯则是人的一种行为当然,这种情感会深深影响着人的行为。一般说来,当学生对某个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后,他会努力去学习。但是,英语与其它学科有所差异,它的学习方式更侧重于模仿、开口。新教材的内容,在突出学生的听说方面作了不少新尝试,这从根本上为培养学生的开口习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如果我们从小学阶段就能按教材的内容,按《课程标准》的规定实施教学,在小学阶段就为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打好基础,那么我们相信到了中学以后,学生的学习可能更自觉、更主动,教师的教学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缺少了这一准备阶段的学习,在中学阶段学生突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此时再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习惯,恐怕化的力气要大得多,教师的教学只能事倍功半。

掌握进度、控制要求是准备阶段教学的重要保证。

关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学评价和成绩核定,《课程标准》中尽管只规定为考核、不考试,从表面上看,似乎放松了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由此使部分教师和家长产生了一些片面认识。但是,我们认为这种方法是以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为出发点的,是服务于这一教学要求的,也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相符合的。具体措施主要体现于一个“量”字。这里涉及两个方面。

其一,新教材的内容在总量上作了严格的控制。

《课程标准》中规定,准备阶段学生学习的词汇在240个左右,句型也只是简单的to be,to have,to do和there be等,常用课堂用语100句左右。但是,其内容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增加情趣性方面又下了较大的功夫。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教师在一定量的前提下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有更多的时间去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训练,也就是在激发兴趣、培养习惯上下功夫。这实际上,抓住了英语学习的要害和本质。

其二,除了书本内容的总量作了控制以外,对老师的教学也提出了要求,即“不得任意提高、加课”。

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味拔高。这种做法表面上,或暂时地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基础问题,一味拔高在教学中的害处主要体现为:

1.不顾主客观条件的许可与否,盲目攀比,往往容易滋长只图名、不务实的作风。譬如,有些学生分数很高,但听说能力差。到了中学阶段听不懂简单的句子,不会用语言表达简单的意思。

2.学生学习疲于奔命,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现在学生的负担够重了,社会为之大声呼吁很长时间了,但是效果不明显。任意拔高增加内容就势必占掉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哪能使学生得到正常的娱乐和休息呢?

3.任意拔高常常会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兴趣能促进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如果教学要求过高,就会压制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必然会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中由于各种因素会造成学习上的掌握程度的差异,这是正常的。如果任意拔高,那实际上增加了处于中下游学生的学习负担。基本的消化不了就吸进新的,会造成学习上的“梗塞”现象,进而又往往造成学生学习的自卑感,从而导致一蹶不振的结果。

《课程标准》中对学习要求的控制,不是学习标准的降低,在一定意义上对老师的要求更严,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这种学习恰恰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年学习要提高自身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学习好习惯。这就比考试更为重要。因此,我们觉得,小学英语教学在内容和进度上必须做到有“度”,严格把握,这样才不至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标签:;  ;  ;  ;  

小学英语课堂是英语学习的预备阶段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