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论文_吕宗学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论文_吕宗学

吕宗学 绥阳县黄杨小学 563309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点教育任务,对于小学生来说,正确的培养他们的写作习惯,不仅有利于语文的学习,而且有利于他们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就必须塑造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本文从小学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习惯出发,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5-128-01

1.作文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

对于学生来说,如今虽然不再是应试教育,但是分数对于学生依然很重要。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小学阶段作文占30%左右,中学占40%左右,高中占到一半。以高考为指挥棒的科目界定中,语文中高考的作文分值的比例越来越大。如今,对于150分甚至180分的高考语文来说,得语文者得天下的说法已经不仅仅是夸张,对于70分的作文来说,写好了作文,几乎就攻下了语文的半壁江山。对于每一个学生,在上小学时就已经开始了作文的学习,先是一年级的看图100字写作,二年级的200字叙事作文,再到三年级的日记400字作文,可以说,作文学习始终渗透语文学习。小学作文是学生语文教育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学生如果能在小学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那么他们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将会轻松很多。分析目前小学生的写作状况,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写作情况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理想,从一年级开始,过于繁重的写作任务,让学生把写作当成了一种负担,对于十二年年的语文学习,这种情况是不利于学生以后语文学习的。随着素质教育的普遍以及成熟,“快乐作文”、“兴趣作文”一类的辅导班、辅导书在教育市场上已成风气,但是盲目的口号只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就必须从小学生的兴趣出发。

2.小学语文作文教育现状

2.1形式单一化

作文内容形式单一化是当前小学作文的主要弊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写作不再是抒发学生内心真实的情感。在各种作文模板的影响下,学生对作文内容生搬硬套,近年来,过分追求辞藻华丽成为写作的通病。甚至有些老师为了应付高考作文,在小学就强硬给学生灌输文章“三段式”写法,造成学生作文“形式整齐,内容空洞”。

2.2内容虚假化

小学生写作主要是以叙述文为主,故应以自我为中心,将自己所看到的经历到的事情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必须实事求是,做到内容真实,即用我笔写我心。但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捡钱包、公共汽车让座、帮父母做家务”等内容过于老旧,导致小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说,害怕写作文,只能生搬硬套,东拼西凑的造作文内容,导致作文内容虚假化,因为大部分学生面对的是“两点一线”的环境,他们每天经历的不过是最为普通的生活空间,经历的大多数是平凡的事情,他们根本没有那么多新颖的话题可写,生搬硬套的结果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所云为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分析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教室中冥思苦想,闭门造车的现象屡见不鲜。虽说语文是一门以记忆为主的学科,但是语文作文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学生开阔的眼界以及丰富的想象力的。小学生正处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年龄,他们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但若只把他们关在教室中进行填鸭式教育,势必会扼杀他们好奇的天性。原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童心,由于缺乏生活之水的灌溉,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苍白无力,毫无生趣可言。要想使学生的“选材新颖”,我们教者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如可以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生活,感悟生活,教者再加以恰当的引导,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逼真、生动、有情趣,也就不可能虚假了。

叶圣陶先生主张:“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这是作文教学的生命,如果写归写,做归做,言行不一,我们的作文教学将会走到邪路上去。因此,对于作文的教学,与其给学生模板,让其生搬硬套,只追求数量与技巧,不如引导学生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兴趣。

3.1.命题引趣

题目是作文的根基,新颖有趣的命题,能引发学生的习作情趣。小学生正处于作文的起步阶段,他们还不能理解内涵过深的作文题目,如果作文命题太过学术化,片面化,必会造成学生作文的心理负担。这样不仅效果不佳,还会使学生对作文失去信心和兴趣。因此,小学作文题目应具体,符合小学生好奇的心理,小学生从小对周围人和事充满好奇,教师如果能抓住他们心理,引导他们学会用自己语言把所遇到的一件件真实事情表达清楚,或把自己所见、所闻和所感如实写明白,就能助其写成好文章。

3.2.情境创趣

设定特定的情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具体做法可分为以下几种:先玩后写、先听后写、先看后写、先议后写,即让学生能够充分切身融入到特定情境中,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由景生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境可想。比如在写作之前,让学生根据特定的作文题目展开讨论或者表演小型话剧等。

3.3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以课本为主,虽然课本中并没有明确的写作培养方案,但是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比如当学习老舍的《猫》这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讨论,老师可以以“谁养过猫?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猫的整体感觉吗?”来进行设疑,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以《猫》为题目时,自己会如何去写,然后将这篇文章进行讲解,对文中有趣的写法进行讲解,让学生知道作者是如何买描写写小猫性格古怪的,为何只是将小猫平时的举动给描绘出来,却能让读者脑海中出现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猫,故通过本篇文章的讲解,就能让学生明白好的作文不是形式上的千篇一律,不是辞藻的华丽,而是好的作文素材来源于对生活中平凡小事的细致观察,将其用最朴实的言语表达出来即可。

4.总结

小学语文作文在语文学习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认真思考如何通过日常的生活学习过程来培养学生对作文学习的兴趣,而不应让作文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

参考文献

[1]卢文庆.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2017-01-11《教育学》[J]2016年11月总第109期

[2]郝晓娟.对小学作文教学中几个案例的思考[J].新课程:小学版.2009 (9).

[3]李瑞碧简论“三段十步”作文教学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2009(10).

论文作者:吕宗学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论文_吕宗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