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砥砺虎狼之气,大力锻造战斗血性——浅谈当下军校学员血性培养论文_殷俊,姚红伟,郑江

不断砥砺虎狼之气,大力锻造战斗血性——浅谈当下军校学员血性培养论文_殷俊,姚红伟,郑江

殷俊 姚红伟 郑江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军人生来为打赢,“骄”“娇”二气不可长,军人血性不可丢。那么,血性虎气对于我们军校学员走好军旅之路会有多大帮助?下面,我想就如何培养军校学员血性这个话题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军人血性的重要性

(一)血性激发学员全面发展。经过调查发现,在军校里,学员想得最多的就是考取学分、取得学历、拿到学位,有的还选学增修了其他学业,目的是考级考证,增强自己与地方的“对口对接”。虽然我们鼓励和支持学员增加各种技能,但关注有形证书的同时,更要重视“无形证书”,而军人的“无形证书”就是血性品质。我们常说“气为兵神,勇为军本”, 未进军营的“门”,先要有军人的“神”,对军校学员来说,既要看重学知识、学技能,更要注重强血性、砺虎气,这样才能把自己塑造成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优秀学员。

(二)血性助力学员走得更远。来到部队,走进军营,大家都想在事业上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更想保家卫国、建功立业。要想做到这一点,是否具备血性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一是因为有血性的军人受器重,军队首先是一支战斗队,执行的大都是急难险重任务,没有一点虎气霸气胆气,就啃不了“硬骨头”、打不赢攻坚战,这样的干部自然不会受到器重和重用。另一个原因是有血性的军人受尊重,一份来自基层部队的调查报告显示有76%的战士喜欢有血性的带兵干部,他们认为有血性的干部可以和战士同甘共苦。可见,血性精神对我们将来跟战士打成一片,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血性激励学员无往不胜。军队是战斗队,学员也是战斗员。对于军校学员来说,将来能打仗、打胜仗靠什么?靠武器?靠装备?不!我认为归根结底还要靠战斗精神,也就是军人血性。拿破仑曾说过,战场上的胜利有四分之三取决于精神因素,有四分之一取决于其它条件。战争年代我军打过千百个恶仗,赢得了千百次胜利,每次决战决胜中都是军人血性发挥了重用作用。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血性,我们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强敌,书写一个又一个神话,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

那么,对照“有血性”的要求,当下的军校学员又有哪些差距呢?

二、军校学员自身的血性缺在哪

近些年,社会关于“90后的官兵敢不敢上战场”的质疑一直存在。难道军校学员真的弱不禁风、难当重任吗?事实胜于雄辩,一批批“80、90后”优秀军校学员,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他们是可以相信和托付的一代。但那些担忧也绝非空穴来风,军校学员对照军人血性还是存在一些不足的。

一是活力有余定力不足。政治信念是军人血性的魂和根,如果没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血性也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今的学员大都是“90后”,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但有些学员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社会上一些歪理邪说深信不疑,对国家深化改革政策胡乱猜疑、妄加推断,对“三俗”生活向往不已。崇尚什么样的文化就意味着追求什么样的价值,追求什么样的价值就拥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信仰是血性的源泉,如果大家政治定力不稳定、不给力,最终就会导致血性之源的枯竭。

二是娇气过多虎气缺乏。2011年,新加坡一名新兵让保姆替自己背背包的新闻经互联网披露后,几天内就传遍世界,一时间,“一个国家究竟靠谁的手来保护?士兵还是保姆?”等质疑声一发不可收拾。反观我们的学员,以自我为中心、自理能力差、怕苦怕累的娇气多多少少都有所表现。有的进行战术训练,手套、护腕、护肘、护膝等防护措施一应俱全;有的打扫卫生遇到脏活、累活就躲起来、绕着走。这些看似小事细节,任其下去,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削弱血性、虎气。

三是学识不少胆识不多。作为未来战场指挥员,只有胆识过人,才能在各种复杂考验面前临危不惧、处变不惊,使部队官兵感到有依靠、有底气。军校学员相对来说学历和学识都很高,但是有一样不一定高,就是胆识——有的学员第一次实弹射击时紧闭双眼,不敢开枪;有的在队列考核中因高度紧张而发挥失常动作口令出差错;有的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不能正确对待,悲观失落等等,这些都是胆识不高、血性不足的表现。这样的军人,能上得了战场,打得了胜仗吗?

三、如何培养军校学员军人血性

军人就像一块生铁,要想打造成一把锋利的血性之剑,还必须经过千锤百炼,不断铸牢血性、夯实血性、积淀血性。具体的又需要做到三个方面: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铸牢血性之魂。革命军人的血性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肩负着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共和国新一代军人,必须把军魂的根子扎得更深,把精神的支柱筑得更牢,把血性的能量充得更满。大家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决抵制“政治病毒”侵蚀,切实用大道理管住小道理、用正能量铸牢主心骨,有意识“补钙、加铁”,注入红色基因,通过课堂授课、现地学习、经典阅读、演讲征文等,积极参加爱党史、军史和二炮发展史学习教育,让军人血性之剑永远闪烁信仰的光芒。

二是练就过硬本领,夯实血性之基。国家有无底气,要看军队有无“底牌”,军队有无“底牌”,要看军人有无血性。当代军校学员作为预备军官,要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不仅要成为政治工作的行家里手,更要成为军事工作的巧功能匠,着眼全面发展练就打胜仗本领,注重平时积累,做到功夫下在平时,面临考验腰杆才能直,底气方能足。英勇善战的部队,是打出来的;血性十足的军人,是练出来的——没有过硬杀敌本领,哪有逢敌亮剑的勇气?

三是注重点滴养成,传承血性之气。当前,部分同志总以为叠被子、站军姿、练体能是不起眼的小事,跟“血性”两个字不沾边。有的学员甚至说,平时无所谓,关键时候上得去就行。古语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培养军人的血性也不例外,需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点滴地养成。要始终把培养学员军人血性放在第一位,引导他们在不断学习中敢于求真探索,在操场训练中勇于向战场实战靠拢,在思想政治上积极向善谋打仗靠拢,始终围绕战斗力生成做文章。

不断砥砺军人虎狼之气,大力锻造学员战斗血性,是培养忠诚纯洁可靠接班人的内在要求,事关部队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胜仗。只有具备了军人血性,军校学员才能实现从青年学员到合格军人的“华丽转身”,才能完成从军校学员到部队军官的“精彩一跳”。

论文作者:殷俊,姚红伟,郑江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  ;  ;  ;  ;  ;  ;  ;  

不断砥砺虎狼之气,大力锻造战斗血性——浅谈当下军校学员血性培养论文_殷俊,姚红伟,郑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