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情感思想新探论文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情感思想新探论文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情感思想新探

魏东方

(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始终把情感放在劳动的视野下讨论。从劳动者即人来看,劳动作为人的本质包括生命活动和意识两方面,情感是意识的一部分,因此情感是人的本质中的一个层面。从劳动活动来看,不同社会中,劳动中的情感也不同;就历史进程看,劳动中的自由感大致经历了从逐步减少、到全部剥离、再到恢复的一个过程。从劳动产品来看,人的情感等本质力量物化在产品中,不同情感的人对产品的态度也不同。在自由劳动的前提下,劳动产品能引起人的快感,激发人的新的情感,交流人的情感,而这些在异化劳动的情况下则具有相反的意义;情感和劳动产品的互动将使双方都得到不断解放。

关键词: 马克思;情感;劳动;异化;产品

情感是哲学、美学、艺术学、社会学等都要探讨的话题。马克思作为公认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也广泛深入地讨论了它。当前学界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面简称《44年手稿》)中的情感思想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伯清等人分析了马克思的“激情”的本体论意义、社会和政治作用以及激情的商品化等,但他们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情感,对情感的哲学分析少了些[1]。欧阳康等人指出异化劳动给人带来无奈和痛苦,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则给人带来快乐,但他们的分析局限于劳动活动的角度[2]。这些研究固然有价值,但也有不足之处。马克思在《44年手稿》中没有单纯地讨论情感,而是一直把情感放在劳动的背景之下来讨论;劳动又涉及劳动者(或人)、劳动活动、劳动产品三者,因此马克思实际上是从这三个方面讨论了情感。基于此,本文拟从情感与人的规定、情感与劳动活动、情感与劳动产品三个角度来阐述《44年手稿》中的情感思想。

一、情感与人的规定

(一)情感

在《44年手稿》中,“情感”有很多种具体说法,例如爱、自由、精神享受、热情、幸福、乐趣、恨、痛苦、感伤、感到不幸等。何谓情感?首先,情感不是认知和意志,而是态度。它要么是肯定性的,如快乐;要么是否定性的,如痛苦。其次,情感是对象性的。它总是指向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对物的情感本质上是对人的情感。当一片美景引起了我们愉快的情感时,此时的美景已经不再是纯客观的东西,而是被投射了人的情感的东西,它变为了另一个有情感的“人”。我们对它的情感实际上是对另一个“人”的情感[3](P354)

根据强度和持续时间,情感可分为心境和热情两种。在心境中,情感较为微弱,但持续时间较长。心境分为审美的心境和非审美的心境两类。审美的心境是一种宁静的心理状态,它常常是艺术创作所需要的状态。非审美的心境有多种,如因某件事而耿耿于怀,对社会有一种仇恨的态度,对人生和未来持悲观主义态度等等。封建领主和农奴之间的温情关系,必将被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雇佣关系所代替,马克思说浪漫主义者为此流下了感伤的眼泪,这种忧伤和失落感就是非审美的心境之一。热情这种情感的强度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如积极款待好友到访。热情的最高形态是激情。激情是人的“本质活动的感性爆发”[4](P90),是激烈的、难以抑制的,同时又是易逝的。

情感有其历史发展过程。人的感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全部历史的产物,情感因为感觉、感知而产生,也是历史的产物。例如,人类并不是一开始就能欣赏自然美并从中获得美感的,任何人也不是一开始就是一个敏锐的艺术鉴赏家。情感的实现需要有物质基础。只有拥有私有财产,“人的激情的本体论本质才在其总体上、在其人性中存在”[4](P140),否则,激情就只存在于人的观念或想象中。

(二)人的规定

从古希腊到近代,西方哲学对人有一个基本规定,即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个规定同样适合黑格尔,只不过在黑格尔那里有特殊的说法。在《44年手稿》中,马克思归纳了黑格尔对人的本质的三个认识。第一,精神是人的本质。这个规定实际上是说,人是精神和肉体的统一,但精神才是主导。精神(spirit)在西方文化中有灵、灵性的宗教意义,但黑格尔的精神褪去了这层意义,而变成了逻辑的、思维着的精神。因此,精神是人的本质,即是说,人是思辨精神的动物。第二,劳动是人的本质。但黑格尔的劳动不是物质生产劳动,而是精神的思辨活动。因此,劳动是人的本质相当于说人是思辨的动物。第三,人或人的本质=自我意识。黑格尔把自我意识当作人的本质,相当于说人是有意识(或自我意识)的动物。这个观点无疑也是突显人的理性色彩。概而言之,在黑格尔那里,人是精神的动物、人是劳动的动物、人是有意识的动物其实是一回事,都是人是理性的动物的特殊表达。

众所周知,马克思对人的规定是:人是劳动的动物。这个规定是讲人和动物的区别,还不涉及异化问题,异化讲的是人和自身的区别[5]。这个规定是对黑格尔的扬弃。首先,马克思的劳动不再是精神的思辨,而是物质生产活动。其次,马克思的意识不只是自我意识,还是和生命活动相统一的劳动意识。再次,马克思虽然也把人理解为精神和肉体的统一,例如他说工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被贬低为机器;但他同时主张人必须有进行精神创造和精神享受的时间,也即是突出强调了精神中的情感维度;黑格尔的精神中不能说没有情感的维度,但黑格尔更多地是把精神视为思辨的精神。

马克思在论述人的规定时,多次用到了精神这个词,因此我们有必要把它和意识做一个简单比较。在西方哲学中,精神和意识是有区别但又有内涵交叉的两个概念。精神的对立面是自然,具体到人这里,它的对立面是人的肉体;精神具有自由、能动性,能够将人从受限性的状态提升到普遍性的状态。意识是人对事物或世界的反映。马克思说:“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4](P58)这说明马克思充分意识到了精神和意识的区别。但他又说:“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4](P58)所谓“精神的类能力”是把类(人的类和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对象的能力,这恰恰又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的“意识”所具有的能力,因此,马克思的“精神”和“意识”大致相等。于是,马克思的“人是有意识的动物”和“人是精神的动物”两种对人的规定,也大致等同。由于意识是自我意识、劳动意识,精神是劳动中人的精神,因此这两个规定都统属于“人是劳动的动物”这个根本规定。

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我院脊柱外科采用PV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5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86例,年龄45岁至97岁,平均69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提示新鲜骨折椎体132个,所有患者病椎术中均采用负压状态下同轴取材法采集标本,所采集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取材后常规行椎体成形术。

除上述外,马克思对人还有其他一系列规定。其一,人像动物一样,是有生命的、有自然力的、肉体的、现实的存在物,必须借助现实的对象如水、阳光、食物等,才能活下去,因此人是自然的存在物和对象性的存在物。其二,人是有意识的,能够在实践和理论上把类当成自己的对象,因此人是类存在物。其三,人是有意识的,因此,相比动物而言,人是普遍的、自由的存在物。其四,人既然是类的存在物,就必然和其他人共处,从他人那里获取所需的材料,因此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其五,人的意识分为认知、意志、情感三个方面,因此人又是认知的存在物、意志的存在物、情感的存在物。马克思总结性地指出,人同世界的对象性关系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4](P85)等。这些都是人的规定中的具体维度,由此我们可以说,人是视觉的存在物、思维的存在物、情感的存在物、愿望的存在物等。本段中所有对人的规定都是从某一个侧面揭示和阐发了人是劳动的存在物。

(三)情感在人的规定中的地位

由上可知,情感只是人的全部本质的一个方面,人是情感的动物只是人的众多规定中的一个规定。从逻辑上讲,在人同世界的对象性关系中,相比于认知、意志、活动等等,情感并不具有优先的地位。但是通读《44年手稿》,我们会发现马克思特别强调感觉、享受、情感等词,例如精神的感觉、感觉的解放、人的感觉、社会的感觉、享受的感觉、全面深刻的感觉、精神享受、悠闲的享受、自由的享受、社会的享受、自我享受、有激情的存在物等。他甚至认为,感觉、激情才是对人的真正本体论的肯定。为什么呢?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对于异化劳动,马克思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他批判异化劳动是奴隶劳动,工人的结局是早死、饿死、沦为机器和资本的奴隶,工人遭受深重的苦难,国民经济学家不把工人当作人来考察,等等。这些激烈的批判反映出他对工人阶级的深深同情。但马克思没有局限于这种道德谴责,他还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指出了异化的积极意义。异化劳动主要体现在工业生产中。工业、自然科学虽然以异化的形式进入、改造了人的生活,使非人化充分发展,但是也为人(主要指工人)的解放即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基础。因此,异化劳动在整个历史的发展中仍有其正面作用。

第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即异化劳动。在异化劳动中,工人、工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以及劳动产品都属于资本家所有,处于资本家的控制和调配之下,为了资本的增值而运转。同时,流水作业等管理形式的引进使工人只负责全部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这种专业化的生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劳动效率,但也把一个人的全部生产能力贬低为某一个生产动作,比如电影《摩登时代》中卓别林拧螺丝的动作。正是这种不停地重复某个动作的劳动——如果生产线提速,动作的重复就得加快——把本来意义上的劳动即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中的自由的、快乐的、享受的层面剥离掉了,劳动由此变成了机械的、片面的、抽象的劳动。人从劳动中得到的不再是精神满足,而是无聊、折磨和痛苦。人也从原本意义上的人即自由的劳动者,变成了资本的工具、单向度的人和以人的形式出现的动物。

对直流伺服电机进行建模,直流伺服电机由伺服电压控制,其输入电压信号Uc、感应电动势e及输出力矩Cm分别可由下式表示。

第一方面是异化劳动的现实(必要性)。异化劳动把人从完整的人,降低为一个劳动的牲畜、一个感觉极度贫乏的肉体存在。正是着眼于这个现状,马克思才特别突显了感觉、情感在人的规定中的地位。他说:“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4](P107)人的激情是由于人的受动性,即人受到了对象的刺激而产生了强烈的情感。这与中国美学中的“感于物而动”、“不平则鸣”的思想非常类似。它表明,人本应是一个有情感的健全的人,而不是一个情感麻木的雇佣工人。

(1)通过对11类食品8种致病菌检验结果表明,婴幼儿食品、乳品及乳制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较为严重,乳品及乳制品检出率最高;在城市流动早餐、节令食品(棕子)中分别检出了3株和1株,表明蜡样芽胞杆菌是当前我市高危病源菌。尽管我国未曾大规模爆发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但由于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属于条件致病菌,也是本地区经常发生食物中毒的病源菌之一,其潜在危害性需引起足够重视。

第三,封建社会的劳动。《44年手稿》的“地租”部分讲到了封建领地制经济:对于人来说,封建地产只在一定程度上是异己的力量,地产对人的统治还不是单纯的资本的统治;属于地产的农奴对于地产和领主有一种忠诚的态度;领主并不力求从领地取得最大收益,对待在领地上干活的人有温情的一面。这些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关系使领地制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但是,既然封建土地有一定的异己性,既然领主还是要从领地获取收益,那么,不难推测,封建领地的劳动的异化程度当介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之间。即是说,劳动的自由度要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劳动,而低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自由劳动。领地的劳动是在农村。就城市而言,《德意志意识形态》曾指出,在中世纪的城市中,各行会之间的分工非常少,各劳动者之间根本没有分工,每一个师傅都必须全盘掌握本行手艺[6](P106-107)。城市一般比农村发达,城市的分工都非常少,农村肯定也如此。由于分工非常少,封建社会的劳动就不是不停地重复某一动作的异化劳动,而是包括了全部工序。这种劳动仅仅有一定程度的异化,人从这种劳动中自然也能获得不少快乐和满足。

二、情感与劳动活动

人的劳动是有意识的活动,情感又是意识的一部分,因此,劳动中肯定蕴含着情感。这个推论适合于一切劳动活动,只不过在不同的劳动活动中,情感是不同的。从《44年手稿》来看,马克思共论述了三种情况下的劳动。

实体经济可以利用高科技平台加以宣传与发展,如利用广泛受到人们欢迎的微信、微博、飞信等平台进行销售宣传,比如在节假日或换季时进行打折、促销以及举办节假日抽奖活动等等方式,让消费者感受到更多的实惠,渐渐起到宣传的作用。通过对这些媒体平台的利用,帮助自身实体店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知名度,提升竞争水平。

该模块在设计和开发中采用了开放的、可扩展的基于服务的软件体系结构,使其可以无缝集成到已有的系统以及新开发的系统当中,为其他应用系统提供预警服务。同时,采用了自适应的实时数据扫描算法,当在需要预警的时间段内未扫描到水雨情数据时,引擎会自动缩短数据扫描时间,若在一段时间内仍未获取数据,才判定数据并不存在,恢复预设的扫描时间。此特性可防止因网络堵塞或故障带来的数据传输延迟而造成数据遗漏的情况,同时也保证了预警数据的实时性。

第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共产主义社会是被共产主义规定的社会。共产主义是对异化的扬弃,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向自身的回归。达到这种状态的人即共产主义者。共产主义者占有了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能够建立与世界的各种对象性关系,他的感觉是丰富的、全面的、深刻的,不再是贫乏的占有感。共产主义者的劳动不再是异化劳动,而是自由劳动。在这种劳动中,由于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的劳动对象和生活资料不会再像资本主义社会中那样无预警地、不受工人控制地被夺走,人不必再同其他人、商品、机器竞争劳动机会;人不再片面地屈从劳动之外的人,而是能动地创造、改造着对象世界,把整个自然界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劳动对人来说,不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内在的东西、确证人的本质的东西;人从劳动中得到的不再是痛苦,而是精神的愉悦、享受和满足感。

最后,为了便于说明后面的结论,笔者想引出第四种劳动,即奴隶制社会的劳动。联系到黑格尔对英雄时代的劳动的推重、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承继以及马克思的“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7](P29)一语,我们可以把古希腊社会的劳动当作第四种劳动。黑格尔曾这样描绘希腊英雄(可能是奴隶主,也可能是奴隶)们的劳动:英雄们亲手宰杀牲畜、烧烤、训练战马、制造武器等等,这些活动的各项环节他们都熟悉,因此,他们觉得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是自己创造的,都是自己的事物,而不是主宰范围之外的异己事物[8](P332)。看到这些描绘,我们不难感到,古希腊社会的劳动与封建社会的劳动、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有相似之处,即人的自由、主动性还没有被完全剥夺,人从劳动中能获得轻松愉快的感觉。

第二方面是情感的社会作用(重要性)。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戕害,主张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他指出,共产主义的劳动者以交往、联合为目的,以吃饭、叙谈、共同劳动等等为联合的手段。在这些活动中,他们的情感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兄弟情谊”[4](P129)对他们的联合和联合体的维系会起到促进作用。

紧密结合打造世界一流绿色“三张牌”要求,云南省重点发展“不砍树、能致富”的生态产业,为人民群众建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以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倒逼全省产业优化升级,绿色制造已形成我省工业发展趋势。

根据现有工艺流程,将硝化工艺的循环泵出口管线分成两路,第一路继续将好氧池底部的活性污泥循环至好氧池顶部,不影响硝化工艺的正常运行;第二路将好氧池底部的活性污泥循环至厌氧池,使其进行反硝化反应。并可根据需要调节第一、二两路的阀门开度,控制进入好氧池、厌氧池的循环污泥比例,使中水系统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根据马克思的历史发展观,以上四种劳动的先后顺序是:奴隶制社会的劳动——封建社会的劳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在奴隶制社会的劳动中,情感是愉快、享受、自由感等积极情感;在封建社会的劳动中,情感更多地是积极情感,也掺杂了一定的消极情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中,情感基本上是无聊、厌恶、痛苦等消极情感,自由的享受被剥离;在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中,情感又重新变成了愉快和满足感等。就历史进程来看,劳动中的愉快或自由感呈现出逐渐减少、到完全剥夺、再到恢复的一个过程。在这个历史视野下,我们才能清楚马克思为什么把共产主义看作人向自身的复归。这里的“自身”指的是合乎人性的人、人的人性,也即是自由的劳动者。这个自由的劳动者或劳动者的自由曾经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出现过。因此,马克思把作为自由劳动者的共产主义者称为人的复归或重新实现。但共产主义者与曾经的自由劳动者肯定有层次上的区别:一者,共产主义者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上的,而曾经的自由劳动者可能还会为生存、工作而发愁;二者,人的感觉是全部历史的产物,共产主义者的感觉要比例如希腊英雄更为全面、丰富和深刻;三者,男人对女人的关系是人对人最自然的关系,标志着社会的文明教养程度,共产主义者作为自由人,“用爱来交换爱”[4](P146),而不是像之前的社会那样可以凭借权力或财产来拥有女人。

三、情感与劳动产品

上面我们分别从人的规定、劳动活动的角度分析了情感,下面将从劳动产品的角度来讨论情感。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情感对劳动产品的关系。从产品的生产来看,劳动产品是劳动的结果、劳动的对象化和现实化,而劳动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因此,劳动产品中必然物化着人的意识或本质力量,比如情感、个性、偏好等。根据这些,我们常常能判断某个产品是谁的产品,即使不能确定生产者,我们也能大致确定它是什么社会、什么时代的产品。这种方法在艺术作品的鉴定中是极为常见的。由于劳动产品中凝结着人的本质,因此它便是人之外的另一个我、一个对象性的人,而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物。即使是异化劳动,它的产品也凝结着人——集体的人——的本质力量。

从产品的消费(广义,包括欣赏)来看,劳动产品往往不只是粗糙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这种艺术价值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价值的实现——,人的情感对劳动产品的关系因而包括对产品的使用价值的态度和对艺术价值的态度。第一,就劳动产品主要作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而言,如果它是次品或废品,它存在的价值就没有了,它只能引起人的厌恶。即使有一定的形式美,它也难逃被废弃、处理的命运。第二,劳动产品的艺术价值像使用价值一样,也是真实存在的,但它只有被发现、被欣赏,或者说,对人的情感而存在着,它的意义才得到彰显,否则,它就是虚幻的、可能性的、非现实的。第三,不同情感的人对产品艺术性的欣赏的能力和质量不同。感觉、情感丰富的人(社会的人)不仅能欣赏更多的东西,而且能从产品中发现更细微的、深层的东西,得到更多的享受和满足。而感觉、情感贫乏的人(非社会的人)只能欣赏较少的东西,而且从产品中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的、明显的特征,从产品中获得的精神享受自然较少;甚至,他像商人只看到事物的商业价值一样,只看到了产品的有用性,而看不到产品的美和独特性,他的感觉只是可怜的拥有感。

其次,劳动产品对情感的关系。这又分为两种情况。在自由劳动的情况下,其一,由于劳动产品是人自己创造并拥有的产品,是能确证和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产品。也即是说,产品就是人自身,因此,人能从产品中直观自身。当人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时,他会产生一种欣喜感、成就感,为自己是一个自由的、有创造力的人而自豪。其二,劳动产品能激发新的情感。感觉、情感是由对象激起的,很自然地,人创造出或接触到新的产品,便能激发新的感觉、情感。一个不懂音乐的人经常听音乐,便能多少激发出音乐感,成为一个有审美能力的人。其三,劳动产品能交流人的情感。在扬弃异化的情况下,我的产品不仅是我的本质的对象化,同时也是肯定别人本质的东西,是别人的对象化和别人自身,而这个别人对产品的享受和肯定反过来也是我对产品的占有和对我的肯定。产品的这种社会本质成为了沟通人们情感的中介,个人和个人的器官因而摆脱了其孤立性,发展成为社会性的人和社会性的器官。

而在异化劳动的前提下,劳动的现实化表现为劳动者的非现实化和产品的丧失,以致工人和他(她)的产品之间没有同一性。当面对自己产品的时候,他(她)也许会有一定的成就感,但这种情感是他作为一个人而具有的。当联系到自己的工人处境时,他从自己的产品中更多地会联想到自己劳动时的痛苦,会因产品不归自己支配而伤感,会找不到肯定自己本质力量的因素而丧失自身。这种状态与人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形成了鲜明对比。此其一。其二,像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的风景也没有感觉一样,工人关注的是生活、生存问题。对他来说,产品再精美都不如工资有吸引力,因此,产品的艺术价值就没办法丰富他的感受、情感。产品只能丰富劳动之外的人的感觉、情感。其三,由于异化劳动的精细分工,每个人对产品的生产只贡献了自己的那一份微薄辛劳,因此,从最后的产品中很难看出某个人的本质力量,如情感、个性等。每个人都会觉得劳动产品跟他只有轻微的、一丝的联系,把劳动产品看作外在于自己本质的东西,于是,劳动产品就不能成为人们情感交流的中介,人们也因而被孤立起来,就像动物不具有社会性一样。

最后,情感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双向关系。在异化劳动的情况下,劳动产品对工人的感觉、情感的深化不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情感和劳动产品之间的良性互动只存在于自由劳动的情况中。一方面,人的属人的感觉、情感要求更高水平的满足,这就在观念上提出了生产的对象和生产的要求,构成了人生产更精致产品的动力。另一方面,优质产品的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出产品,而且为产品生产出主体,即感觉、情感更丰富的人。情感和劳动产品之间的互动将导致感觉、情感的不断解放和劳动产品的不断精致化,而且这个过程是无止境的。此互动将导致现实中的一切事物都成为肯定人的本质力量的事物,成为人的对象化,人则通过一切对象性关系(包括情感)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身。

参考文献:

[1]成伯清,李林艳.激情与社会——马克思情感社会学初探[J].社会学研究,2017(4).

[2]欧阳康,熊治东.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情感意蕴及其当代意义[J].世界哲学,2018(4).

[3]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彭富春.马克思美学的现代意义[J].哲学研究,2001(4).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A New Inquiry about Emotion Theory in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

WEI Dong-fang

(School of Philosophy,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 In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Marx discussed emotions in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 all the tim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ers,or men,as the essence of man,labor includes life activities and consciousness;emotion is a part of consciousness,so it is an aspect of human essence.Marx emphasized this aspect in particula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 activity,emotions in labor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societies;in terms of historical process,free senses in labor roughly experienced a process from gradual reduction to total obliteration to recover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 products,human emotions and other essential forces are materialized in products,and people with different emotions have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products;under the premise of free labor,labor products can arouse people’s pleasures,stimulate people’s new emotions,and communicate people’s emotions,which have the opposite meaning in the case of alienated labor;the interaction of emotions and labor products will unceasingly liberate both sides.

Key words: Marx;emotion;labor;alienation;product

中图分类号: A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23(2019)01-0076-06

收稿日期: 2018-11-11

作者简介: 魏东方(1988-),男,河南驻马店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美学。

(责任编辑: 朱 斌)

标签:;  ;  ;  ;  ;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情感思想新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