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管理,没有钱,没有钱_宝钢论文

加强管理,没有钱,没有钱_宝钢论文

强化管理没钱变有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没钱论文,有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资金问题是困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普遍问题,并非处于世外桃园的宝钢却象处在世处桃园:1994年完成销售收入251亿元,超出原计划30亿元;在清产核资增提折旧费的前提下完成利税80亿元;一分不欠地上缴各种税款,总数达45亿元,位居全国之首;在偿还二期工程贷款的同时,自筹资金600亿元建设宝钢三期工程。有人说,如果有一批象宝钢这样的企业,国家的钱袋就鼓起来了。

宝钢这么多钱,都从哪里来的?

宝钢副总经理程光回答:从主动适应市场需要、转变财务管理机制中来,从管好钱、用活钱中来。

要弄清宝钢与众不同的管钱机制、花钱方式,也许应先弄清宝钢与众不同的“有钱”观念。

一个企业怎样算有钱,宝钢人的见解与众不同:帐面利润不等于经济效益,帐面利润高不等于有钱。以帐面利润来衡量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是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思维习惯,无法适应当前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现实。这是因为:只要有相互拖欠存在,如果货款收不回来,企业即使利润再高,手中也是没钱。用宝钢财务部预算科长朱鸣的话说,这是虚盈实亏。不幸的是,大量企业正面临这样的窘境。朱鸣说,一个企业是否有钱。不看帐面利润,要看资金净流量,就是流人的资金减去流出的资金后,实实在在落在企业手里的部分,这叫实盈。

为了实现实盈,宝钢在全国率先转变了财务管理机制,在强化成本管理的同时走向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朱鸣介绍,计划经济下,国家统购包销,市场就是国家,不存在货币回笼问题,不需强调资金运作,只需通过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所以计划经济下财务管理强调以成本为中心。市场经济下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企业遇到了计划经济下没有的新问题,比如:产品能否卖掉?特别是当前出现了拖欠资金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用好资金来降低成本,需要围绕回收资金制定价格,围绕回收资金确定产品品种、数量、结构,围绕回收资金考核销售部门成绩,一句话,财务管理以资金为中心。

财务管理以资金为中心,说起来很轻巧,干起来首先碰到的难题就是:怎样才能让别人主动从兜里往外掏钱。这是因为,管好钱,用活钱的前提是资金回笼,收不回钱,其他一切都谈不上。宝钢副总经理程光一句话道破内中诀窍:针对目前市场的情况,宝钢订价的基本原则是站在用户角度考虑:让用户不但能够接受这一价格,而且能够预付款。预算科长朱鸣用专业性词汇称这种作法为:寻求利税指标或价格与货币及时回笼的最佳结合点。

相互拖欠,是企业资金回笼中人人头疼的问题。在宝钢却出现了奇迹:去年用户拖欠的货款竟然下降了10亿元。这与他们在销售环节上实行以资金为中心大有关系:

──如果产品畅销,要求客户预付款,并为客户让利。去年宝钢预收款在全部回收货款中占60%左右。

──一般情况坚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即使市场疲软也尽可能不出现延期付款现象,而是通过适度下调价格保证货币及时回收。

——对有欠款的订货用户,要求其预付款,其中1/3还旧债,2/3购新货。

要实现没钱变有钱,还必须用好回收的资金。程光认为,有时资金紧张,不是没有资金,而是出于管理上的原因。比如,资金管理分散,产生层层沉淀,有钱,却是不能动用的死钱;又如,没有处理好生产与发展与其他各方面的关系,有钱,却没用在刀刃上,等等。

少数的资金管理者面对大多数的资金使用者,要想管好钱,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宝钢人却是大刀阔斧地实行了,这里有两个从国外引进的法宝,一是财务预算制。二是资金集中管理。

财务预算的是资金管理的龙头。预算制定的根据是宝钢的生产条件和市场各种信息,比如产品需求情况、汇率、价格升降幅度等。在宝钢内从上到下建立起严密的预算责任体系,方方面面都要按照预算指标办事,尤其各单位一把手要对本单位预算负全责,公司按季度进行考核,去年7月就有5个单位因突破预算指标受到处罚。财务预算制使资金最佳支出状态制度化,使有计划地花好钱得到了制度保证。

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排除了资金使用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矛盾,为推行财务预算制等各项资金管理措施提供了组织保证,推动了资金方面一些老大难问题的解决。比如,设备备件库存自宝钢建厂以来连年上涨,去年自实行资金预算管理以后,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密切合作,库存破天荒下降了近1亿元。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还有利于各层次沉淀的闲散资金增值。

仅去年1年即达数千万元。据介绍,宝钢公司下属的七八十个帐户中,至今已取消了大部分,并准备在近两年内全部取消。

……

虽然在宝钢可以听说不少没钱变有钱的新奇知识或事例,但记者在宝钢接触到的上上下下的天干部都说,我们只是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做了应该做的事。

标签:;  ;  ;  

加强管理,没有钱,没有钱_宝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