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建设不仅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而且是组成国家基础性产业的重要内容。沿岸居民的切身利益与水利工程质量安全密切相关,科学的建设质量管控对于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水利工程具有工艺复杂、参建方多、投资额大以及建设周期长等特征,因此建设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与动态性风险管理特征,建设项目若发生意外事故将造成难以预料的经济损失与后果。
关键词:建设质量; 管控体系; 优化对策; 水利工程;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is not only the lifelin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basic industry. The vital interests of coastal residen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economy.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icated technology, many parties participa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large investment and long construction period.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has strong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xity and dynamic risk management. If an accident occurs to a construction project, it will cause unpredictable economic losses and consequences.
Keywords: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system; Optimizing countermeasure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1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职能主要问题分析
1.1 质量控制体系
由于水利工程具有施工工艺复杂、建设周期长、投入资金大等特点,并且通常建设在农村或偏远山区,因此对于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可由第三方具有一定资质的评估单位与政府部门共同参与完成。水利工程相关规范明确提出了工程建设、施工、设计、监理与勘测单位的权利与义务,为确保质量管控体系的健康运行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应按照规范要求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
1.2 质量风险因素
根据相关资料和已有,可将市政、交通、调水、河道以及大坝等工程质量风险因素划分为项目内、外两个层面,主要包括管理、技术、社会、经济、环境与政治6个方面。这种分类方式涉及范围较广、且比较全面,但是未考虑工程质量与各类因素之间的影响作用。结合质量风险形成的机理,影响工程实体质量的直接影响因素为设计、施工的技术类因素;而管理类因素主要是通过影响个人、参建单位以及约束条件等对工程造成间接性影响,而社会、经济、政治和环境等是通过影响管理类因素对工程造成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国内外重大水利工程、相关学者代表性观点、各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以及国家重点控制大型水利工程等资料数据,并参考建设质量检测报告对水利工程质量风险划分为三大类别。然后通过分析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工程实体质量、质量行为以及质量体系识别了风险点,并采取专家座谈的方式参考了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意见,最终确定了初始质量风险。
1.3 主要问题分析
受流域范围与工程建设地区等条件限制,各区域对水利工程质量的管控制度和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缺乏统一、完善的相互协调系统与管控体系;并且,在管控过程中存在机构性质不明确、职责划分不清晰等现象,质量监管部门在管控过程中缺少有效的过程管理,如何实现分阶段采取重点监管措施并实时掌握工程质量演变趋势,已成为目前水管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主要是依据各行业主管部门分专业管理实施,因此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可操作性强、专业性技术要求高的相关法律。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质量管控执行困难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此类项目经费较少,从而造成无法正常开展质量管控相关工作。目前,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成效的因素主要有经费缺少、机构管理人员无编制和仪器设备落后等。并且,多种形式的工程建设投资模式下,各投资方建立了符合自身利益的监督体系,从而使得质量监管部门不能有效的发挥其监督职责,而变为单纯的管理部门。
2 质量监督优化对策
2.1 基本原则
确保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开展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与行业标准,同时结合我国水利工程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如下基本原则探讨质量管控优化对策。
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使用为工程管控的最终目标,监督管理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委托第三方有资质的机构并以政府为主导,对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管控,定期检查评估工程建设质量;应实行强制性验收制度与施工许可制度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监管,有效监督管理周边环境、主题结构以及地基基础等质量目标;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项目的竣工验收,对于工程档案资料执行完备科学的管理制度。
2.2 优化对策
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并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基础,在水利工程质量管控过程中逐步形成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为保障工程质量提供安全、可靠的法律依据。依据国外工程管理经验和管控体系,分别从技术规范、法律法规方面建立多层级管理体系,设计、施工与工程勘察单位以技术规范为技术依据,政府管理审批已法律法规为依据,逐渐形成系统、科学的法律约束体系。
根据水利工程管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市场现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规范、标准的修订,考虑施工、设计与勘察单位的相关要求,建立可操作性强、符合实际需求的法律法规监督管理体系。
政府部门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参与管理建设,对全过程管控政府应组织有资质的检测评估机构参与管理。为适应工程投资多样性要求应完善建设质量监督体系,并充分考虑流域与地区差异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到则和全过程管控。对于大型水利工程的质量评估与监管,应委托第三方有资质的专业检测评估机构并满足建设工期长、专业技术多等有关要求,从而形成书面检测报告。
质量信用不仅是企业遵守相关规范与规律法律满足工程建设服役周期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参建单位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与生命线,可由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建设单位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等对质量信用作出综合评价。水利工程行业信用子体系与国家信用体系为组成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信用体系的基础,构建使用期、施工期工程建设的信用风险防范与质量信用自律体系,从而发布有针对性的并能满足需求发布的信用报告。
3 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不仅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而且是组成国家基础性产业的重要内容。深入探讨了水利工程管控过程中存在的执行力度低、法规建设部完善以及管理体系不统一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质量管控优化对策,对于促进我国工程建设质量和规范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晓光.抚顺县农村水利工程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3. (02) :32-34.
[2]刘磊.论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J].水电工程.2015 (09) .
论文作者:蔡月圆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质量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体系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