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执政方式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_政治论文

党的执政方式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_政治论文

党的执政方式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明建设论文,政治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D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7427(2007)11-0005-03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时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者协调发展。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我们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在总结我们党的执政经验时指出,“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新的执政方式,体现了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于进一步推动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

首先,从一般意义上说,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在现代社会中通常体现着特定时代社会主流的政治制度、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是一定社会形态的政治文明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表征,对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及其走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政党的出现使得社会政治文明建设出现了一种新的特点,那就是执掌政权的政党其特有的执政方式对于社会政治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政治文明的核心特质主要表现在民主政治的制度安排上,而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又从本质上体现为一种社会政治制度,因而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实际上也就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体现着特定时代里社会政治文明的性质和程度。在旧中国,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长期顽固地坚持一党专制,这种一党专制的执政方式体现了当时中国政治文明极其落后的状况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所特有的性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现行的执政党与反对党相互制约、轮流执政的政党行为方式,体现出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相对于过去时代的先进性及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在当代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没有割断反映近代政治文明的政党制度的联系,而吸取了其中有益的东西,并除去了其中存在的弊端,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与政治文明。”[1]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是中国共产党创新的一种执政方式,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执政党的执政方式本身就是反映着特定的执政理念的一种政治行为。因此,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执政党的执政方式不仅从本质上表现为一种社会政治制度,还同时体现为一种主流的社会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倡导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就是今天人类社会所普遍倡导的科学、民主和法制的政治理念,也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具影响力的政治行为。所以,一个执政党所选择或采取的执政方式,作为一定时期里社会政治制度和主流的社会政治意识、政治行为的具体体现,它从内涵上全面地体现和规定着社会政治文明的本质与特征。

同时,作为一定时期里社会政治制度和主流的社会政治意识、政治行为的具体体现,执政党的执政行为不仅只是特定历史时期里社会政治文明的一种静态的、客观的反映,同时还是一种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和动力,它从根本上影响和决定着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执政党科学的、先进的执政方式无疑会推动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保守、落后甚至反动的执政方式必然会阻碍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乃至对整个人类社会文明造成灾难。在人类近代社会政党发展史上,已有无数这样的先例。

其次,我们党提出的科学、民主、法治的执政方式,体现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概念的本身就体现了一种规律性和科学性的特质。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执政的理念和方式,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之一,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所遵循和坚持的科学的执政方式,就是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2] 它包括坚持用民主的方式和依法治国的原则确立处理党与立法机关的关系、党与国家行政机关的关系以及党与司法机关的关系,坚持用科学的方法、民主的方式和法制的原则实现党对国家的领导,包括对军队、对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对于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关的重大事务的领导、指导和引导,使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与国家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更加科学和谐,使我们党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实施的领导方式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更加具有科学性。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党提出了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不仅是一种符合规律的、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更重要的是它从本质上规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一个尊重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和谐发展的理想社会。因此,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思考,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创立,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体现了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科学性原则的重视。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我们党又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执政的理念,强调在执政方式问题上,要尊重规律,讲求科学。毫无疑问,科学执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种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它的提出和确立是进一步推动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同时也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科学性原则的体现与要求。

民主与法治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没有民主和法治就没有社会主义,当然也就没有了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我们党提出的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鲜明地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

从集权政治转变为民主政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标志。建设民主政治是我们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政治文明形式的基本特征,也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个重要的任务。邓小平同志在论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时候指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3](P332),深刻地阐述了在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艰巨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进一步强调了建设民主政治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对现阶段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目的和要求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现在,我们党又从党的执政方式的角度提出了民主执政的理念,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的体现,同时也从内涵上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并将有力地推动和促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及其进程。

法治是一种民主基础上的制度模式,因而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标志。坚持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既是我们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进程中,由于受传统的封建意识的影响,重人治、轻法治的治国理念,曾经给我们的党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倡导和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法制建设。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并明确地把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的内容。依据依法治国的理念及其内涵,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带头依法执政,是我国法制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正因为如此,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我们党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按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明确地提出了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2]

《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突出地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的和要求;通过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努力推进和实践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必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与发展,以及整个社会持续、协调的发展。

二、努力探索、不断完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以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目的;坚持和实践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和需要出发,努力探索、不断完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

坚持科学执政的理念和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认识方法,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不断探索和努力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是我们党科学执政的思想原则和认识前提。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我们党提出科学执政的理念,就是要端正党在执政问题上的思想路线和认识方法。回顾我们党建国五十多年来执政治国的历史,总结世界各国执政党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汲取那些执政的共产党丢失政权的惨痛教训,使我们深感作为一个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如何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和认识方法,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用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来实现对于国家各项事业的领导,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民族的发达与兴旺。正因为如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加强对于三个规律的研究、探索、认识和把握,以便真正把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行为建立在更加自觉地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

同时,按照科学执政的要求,我们还要大胆地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一切优秀的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果,特别是要大胆借鉴和积极吸收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优秀成果,不断开阔眼界,丰富思想,提高认识水平,努力使我们的执政方式和执政行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要求。特别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借鉴国外政党执政的有益经验,不断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真正使党的执政方式建立在科学、务实、理性的基础上。2004年9月3-5日,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组织委员会主任刘云山在闭幕式上发表讲话,强调要加强政党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其他政党的发展经验和政治智慧,丰富自己的治党治国及发展思路,体现了我们党在借鉴和吸纳世界政治文明成果方面开放的态度和博大的胸怀。

另外,科学执政最终还要体现和落实到党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方式上。因此,要在深入地研究社会发展规律,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政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对于党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方式的研究、改革与创新。特别是要注意改革和创新党对于国家建设和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机制,注重决策的民主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注重决策过程和程序的合法性,通过决策的制度化保障决策的科学性。

坚持民主执政,首先就是要强调和坚持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决定》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坚持民主执政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就是强调党要用民主的方式执政,即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要在明确民主执政的宗旨、内涵和要求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党的执政方式的民主化。首先,要加强对党的自身民主建设即党内民主建设的认识,不断完善、逐步强化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加强党的自身民主建设,是我们党坚持民主执政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也是我们党坚持和实践民主执政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没有党的自身民主建设,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执政,也就不可能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的民主化。要通过党内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创新,切实保障和尊重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权利和意愿,充分调动他们在党的建设和对于国家事务的领导和管理中的主体意识和能动精神;同时,通过这种党内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实践,逐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和民主风范,不断提高他们民主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其次,就是要根据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规律和要求,针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不断探索、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方式,从党与人民群众、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以及党的组织与其他国家机关团体的关系等方面入手,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切实保障民主执政落到实处。

依法执政从本质上说,就是要按照依法治国的理念规范党的执政行为,进而通过党的依法执政的实践,推动和促进整个国家、社会法制建设的进程。

首先,要确立和坚持依法治国的理念,这是我们党依法执政的前提。按照依法治国的理念,在我们党的执政行为和过程中,一是要确立宪法和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威,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包括执政党和政治党的领导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二是必须坚持依法办事,强调宪法和法律应该成为执政党执政的主要依据,党的自身的活动及其对国家的领导、对社会实施的控制,都必须建立在遵守和遵循宪法和法律的基础上。其次,就是要通过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等基本途径,实践依法治国的理念,推动依法执政的实施,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这一进程中,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党的活动包括党的自身活动及其对于国家的领导方式和行为纳入法制的轨道,使之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这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现实需求,也是我们党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我们党所倡导、坚持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是党的理想、宗旨以及党在现阶段的思想、政治路线的具体体现;同时,自觉地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也标志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增强,标志着党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走向成熟。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它的倡导与实施本身就意味着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种进步与发展;同时,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作为我们党的一种主体性实践活动,必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朝着纵深的方向持续发展。

标签:;  ;  ;  ;  ;  ;  ;  ;  

党的执政方式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