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走向研究论文_孙吉全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走向研究论文_孙吉全

即墨区文化馆 山东 266200

摘要:基于文化强国战略之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愈发重视对于国家文化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对于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的关注度更是愈发强烈。因为加强群众文化艺术发展不仅能促进人们日常生活的发展,更能使得处于快节奏生活中的人民群众得到心灵减压,获得精神自由的解放,这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传承我国先进艺术文化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对新时期下的群众文化艺术发展探究极有必要。

关键词:新形势;群众文化艺术;发展走向

一、新时期下群众文化艺术发展意义与特点

1、意义

1.1加强群众文化艺术发展,有利于加快现代化社会主义实现进程。只有全面协调和发展政治、经济、文化,才能更高更快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1.2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及其精神需求。新时代下,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有了较大改变,对于生活质量的需求更是不断提高。加强群众艺术文化工作,既能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更可推动党和政府伟大目标的尽快实现。

2、特点

为了更好的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党中央也明确指出,必须致力于文化事业的发展,并从基层群众文化艺术事业建设入手,从而更好的实现文化强国战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提升,对于精神文化需求也逐步提升,所以为了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有关部门还应切实强化资金投入,以确保群众文化艺术工作开展能够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撑。

新时期下,群众文化艺术工作内容更要体现群众生活性。其内容应当展现通俗性,立足于基层群众的需求点展开各种文化活动。所采取的形式也应当是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如此,才能让群众活动更显丰富性和趣味性。同时,工作内容还要有针对性。基于群众需求,有机统一可接受的文化,这样才能有效吸引群众参与其中,并强化活动的感染力。

此外,群众文化工作的形式应具有多样化和公益性特征。前者旨在让群众性活动更具丰富性,从而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其中,获得文化精神的满足。后者则是因为群众工作若是能带有公益性,政府所投入的力度也会逐步增强,这将能为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的稳序进行而提供充足的经费。

二、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趋向

1、群众文化艺术逐渐规模化和产业化

随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群众文化的产业化和规模化趋势也在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开放,同时也是文化方面的开放。我国的群众文化不断与国外的先进文化融合,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不断加深,群众文化不禁实现了“引进来”,丰富了全国群众的文化,更加实现了“走出去”战略。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使我国的群众文化形成了规模化和产业化的趋势,并且该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其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与重点地位得到巩固,其发展方向也越来越科学化和可持续化。

2、群众文化艺术更加社会化

目前,我国的群众文化已经开始向着社会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使得我国的文化艺术领域逐渐形成了开放、务实的思想潮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群众艺术植根于当地的文化气氛和社会习惯当中,孕育和发展,并扩散到全国,各地区之间的群众文化能够不断交流、融合,提高了群众文化的质量和水平,使之能够不再局限于一地,群众文化受到的地域限制不断弱化,其交流和融合趋势的强化,使得群众文化的社会化属性得到增强。

三、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策略

1、注重通俗文化的发展

所谓通俗的文化,也就是指群众通俗易懂、能够尽快接受的一种文化。通俗易懂的文化是特别接近平常人的心态的,群众之所以喜欢通俗易懂的文化,是因为通俗易懂的文化能够让人放松自己的情感,能够直接的反映人们的生活状态。然而,在我国群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通俗文化的发展是受抑制的。新形势下,发展群众文化艺术就要注重通俗文化的发展,要改变以往群众文化的旧的工作模式以及旧的体制。在以往的群众文化工作中,工作的开展往往是围绕各种类型的文艺比赛,然后一级一级的评定奖项,但是在群众的眼中,这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所有这一类的比赛都是一个模式,并不能为群众带来任何意义上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氛围,因此,发展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艺术就要改变以往的群众文化工作模式与制度,这样才能调动群众的情绪,实现群众文化的意义。其次,要想发展通俗文化,还要注重发展群众中间的人才,通俗的文化艺术都是源于真实的生活的,真实的生活中,群众是主人翁,培养群众中间的文化艺术人才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不断地汲取外来文化艺术,将文化所需的设备,诸如音响设备、器乐设备等,都要准备齐全,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群众中间的文化艺术人才,发展通俗文化,进而发展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艺术。

2、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

新形势下,发展群众文化艺术要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不能拘泥于一种方式或者一个环境下的发展,而是应该尽可能多的发展多形式化、多空间的发展模式。在目前流行的文化中,包括老年文化、校园文化、街头文化、企业文化或者商业文化等等,其实都可以作为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空间,这些多样性的文化发展形势,对于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在街头文化中,街头文化是现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是最接近通俗文化的一种文化。街头文化是多种多样的,那么群众文化的发展也可以借鉴街头文化的发展,让这些文化逐渐地渗透到群众中去。再如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满足学生的精神生活的一种文化,学生从校园走进社会,将校园文化反馈给社会,这种高素质的文化逐渐地影响到社会文化中,进而影响社会中群众文化。因此,新形势下,发展群众文化艺术就要不断地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

3、注重城市广场文化的发展

广场文化,其实是由城市广场中逐渐呈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同时也是由广场逐渐展示出来的一种文化。在广场文化中,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广场内建筑本身的一种文化,一般在广场中都会有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或者雕塑,这些都是广场文化的一種,其二则是指以廣场为地点,在广场上进行的文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发展城市广场文化,要尽量避免社会政治以及经济色彩的影响,广场文化主要是为了放松人们的心情,减轻高强度下、高压力下工作的人们的疲劳以及压力,让人们享受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广场文化还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审美以及承受能力,尽管目前的社会发展中,物价上涨,群众的娱乐消费支出比较高,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收入也是不断地在增加的,这并不是代表广场文化就可以不考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而且,在发展广场文化中,要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主,坚决消除低级、垃圾的精神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高尚的文化艺术。

结束语

我国基层群众文化艺术工作者应当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宗旨,弘扬时代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参考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工作的建议,不断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实践与创新,满足基层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群众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郑子儒.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建设与发展——以广东省英德市连江口镇为例[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3):212.

[2]李岩.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J].中国职工教育,2014(8):117.

论文作者:孙吉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走向研究论文_孙吉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