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社会领域之内,人们对于配网供电的安全和质量需求日益提升,鉴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需求,配网的自动化建设和应用成为关注的焦点和议题,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整合运用前提下,配网的自动化建设需要进行合理地规划,要实施对配网规划的统筹部署,最大程度上实现智能配电网的自动化建设和优化,在节能环保的意识引领下,实现配网自动化建设与应用的安全性、先进性和经济实用性。
关键词:城市配网;规划;建设;问题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步骤不断加快,用电量正在逐年增加,城市配电网络为城市的供电提供了通道,因此配电网的规划和施工管理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实际的配电网建设中其网架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是建设的重点内容。城市配电网络不仅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标准,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配电网络的重要性,不断开拓创新,值得一提的是在建设配电网时应该对当地经济及城市规划有宏观的认识,以便使配电网络符合当地的电力电量需求。我国部分城市配电网络结构复杂、线路互相交叉等,这些都严重威胁着电网的安全,甚至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进步,为此需要提前发现电网的薄弱环节,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1我国城市配网的现状
纵观我国电力发展阶段,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如重视发电而轻视电力建设,因此出现了大型的发电机组、配合完善的发电设备,但配电网的建设却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滞后,而由于电力生产的特点,客观上要求厂网协调规划发展。现阶段,电力公司开始逐渐重视配电网的建设,一些相关的配电设施正在进行改造,但受限于基础力量的薄弱,县级配电网规划建设仍然处于较差的状况,伴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电力用户不断向外延伸,致使出现了更多的配电网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早期城镇发展中电源分布非常的不均衡,导致县级配电网重新建设时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另外,有些电源点的建设离城市负荷中心相距特别远,致使线路架设完成后线路损耗非常大,最终导致线路运行成本较大。其次,我国县级配电网的结构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灵活性、可靠性差,一旦发生意外事件,很难第一时间给与处理,这样就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由于线路条数不足,在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或对负荷进行控制调节时,需要中断部分负荷供电,降低了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持续性。目前,县城用地越来越紧张,城市建筑日渐密集,可利用的空间正在逐渐降低,而又由于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居民用电量正在不断加大,导致有些地区的电源建设无法满足负荷的需求,配电网络的建设也越来越难。通常情况下,需要根据县城的长远发展来确定线路规划建设,这样不仅能够降低线路发生故障,而且可以极大的提高供电可靠性,不会因为线路检修或某一设备发生问题出现大面积的停电事故。最后,现在不少县城中的开关站发生了严重不足问题,致使很多线路一直处于满负荷状态,久而久之使得线路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变电站出现数量很多,这更加加重了配电网规划的难度,此外一些配电设备非常老旧,安全性方面根本就达不到要求。以上问题是我国配电网规划中应该给与高度重视,县级配电网配置的是否合理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2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要点
2.1统筹协调,将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都对电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城市的发展使得电力部门新增线路走廊的空间十分有限,及时安排了新的线路走廊,也会因为约束因素导致布局不合理问题的出现。针对这个问题,保证城市建设规划和城市电网规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就必须统筹协调,将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避免出现城市电网规划与基础建设的矛盾问题。首先,根据电力负荷增速和城市生产生活对电力负荷的需求,考虑城市未来发展的平衡结果,规划相应的电力负荷,确保变电站可以在安全输送电中充分发挥出重要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总之,电力部门与市政规划部门协调配合,一起提前做好变电站选址和线路走廊规划工作,做好远景规划,从而在避免土地资源浪费的情况下,满足城市发展对电网建设的需求,真正实现城市电网建设的重要目标。
2.2重人文关怀,减少电网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当前城市电网规划建设中,要解决城市电网规划建设与城市规划之间的矛盾问题,满足居民生活对用电的基本需求,就必须遵循“人文关怀”基本原则,减少电网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首先,为了减少高压架空线路,应该尽可能将220kV、110kV高压架空线路与高速路线集中排,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其次,为了节约用地,减少电网对环境的影响变电站应该优先选址为室内变电站,避免电磁辐射和噪音对居民生活形成不利影响。最后,对于电力负荷大的500kV高压线路,为了避免居民对高压线路及设备形成恐惧心理,应该将其建设在城市外围,并避开人群聚居区。总之,电网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会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建设以及电网建设目标的实现。
2.3规划技术应用
在配电网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配网规划理论基本成熟,其技术包括了配网规划、通道规划以及运行这三类技术。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也在不断地推出与增加。此外,在配网结构中,还需要不断地对配网构架进行完善,由此来提升其在运行过程中的灵活、便捷以及可靠性。从近几年的发展中可以看出,中压电缆网采用电缆双环网的稳定性较高。
在配网的组成方面,在进行城市配电线路的改造过程中,需要依据相关的供电模式、功能来进行设计与规划。同时,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考虑。在普通民众中,可以采用“小容量、多布点”的原则进行配置,将小型的单相变压器安置在居民社区的周围,能够有效地提升整个社区的电能利用效果。同时还可采用双向负荷开关,以此来实现主备电源之间的自动切换。而在电缆铺设时,一般都采用地下通道的方式来进行。同时,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安装方式、电缆类型、路径道路结构等进行适当的选择。电缆在铺设的时候需要进行预留或者是预埋电缆通道。此外,对于架空的路径,需要通过进行大量的研究、通过对道路交通、施工等情况进行全面性的考虑,以此来规划设计并进行配网的建设。
2.4实现优化的配网自动化调度控制
在配网自动化规划之中,要以实际工作需求为着眼点,充分发挥配网的自动化调度控制功能,以避免传统配网调度的弊端,实现对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监控,最大程度上减少失误率,整体提升配网运行调度的效能。同时,还要注重配网自动化规划中的网络自动重构,要根据实际情况,基于配网GIS系统的人机界面,进行网络的重构和扩展,以实现多回路的线路联网运行,提升工作效率。
结束语
就目前城市配网的规划与建设现状来说,其整体的发展状况较好,但是在细节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力的发展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大因素之一。因此,在配网的规划与建设中,需要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综合其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设计与规划,以此来提升我国城市配网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高春霞.对于城市配网建设的问题以及规划的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2(33):137.
[2]杨跃进,皇甫武军.配网规划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通信世界,2015(17):195-196.
[3]叶康,王伟,林锋,等.特大城市电网集中监控模式下设备告警信息参数模型的研究[J].华东电力,2014(1):82-87.
[4]尹寿,翟毅,吴昊,等.基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分布式发电在城市电网中的应用[J].江苏电机工程,2013(4):9-12.
论文作者:余江山,周国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7
标签:城市论文; 电网论文; 线路论文; 配电网论文; 负荷论文; 电力论文; 需求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