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方法论文_茆晓宇

钢筋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方法论文_茆晓宇

泰州市天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225500

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是混凝土建筑物使用寿命和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和重要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施工中加强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质量控制的一些措施,有效的对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和控制。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1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概念及其要求

混凝土保护层的含义是指整个钢筋混凝土建筑构建中,混凝土上相对较小的一部分垫层,被上端的钢筋用混凝土保护起来,避免钢筋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另外,保护层的厚度还能够加强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和固定性。

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构建中,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厚度相对越大,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与混凝土结合的更好,其使用性能也就大大提高了,但是,如果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厚度太厚的话,则会加大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使其产生较大的宽度,影响钢筋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此类情况,既增加了建筑构件的安全性能又节约了施工成本。

2 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的方法

2.1钢筋扫描仪检测(非破损法)

针对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现行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另一个就是《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可以说后者是前者补充。因为它更规范、更细致地规定了钢筋保护层厚检测方法。所以在进行检测时,两者须要相互结合作用。这样才能更规范、更准确、更完善地完成这项检测任务。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附录E中规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审定;对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类构件所占比例不宜小于50%。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则具体介绍了检测步骤,主要有以下步骤:

2.1.1检测前,应对钢筋探测仪进行预热和调零,调零时探头应远离金属物体。进行检测前,宜结合设计资料了解钢筋布置状况。检测时,应避开钢筋接头和绑丝,先对被测钢筋进行初步定位。将探头有规律的在检测面上移动,直至仪器显示接受信号最强或保护厚度值最小时,此时探头中心线与钢筋轴线基本重合,在相应位置做好标记。按上述步骤将相邻的其他钢筋逐一标出。

2.1.2钢筋位置确定后,设定钢筋探测仪量程范围及钢筋公称直径,沿被测钢筋轴线选择相邻影响较小的位置,并应避开钢筋接头和绑丝,读取第1次检测指示保护层厚度值Ct1。在被测钢筋的同一个位置应重复1次,读取第2次检测指示保护层厚度值Ct2。

2.1.3当同一处读取的2个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值相差大于1mm时,该组检测数据无效,并查明原因,在该处重新进行检测。仍不满足要求时,应更换钢筋探测仪或采用局部开槽(局部破损法)方法验证。

2.1.4当实际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值小于钢筋探测仪最小示值时,应采用在探头下附加垫块的方法进行检测。当采用附加垫块的方法进行检测前,宜优先选用仪器所配备的垫块;如选用自制垫块,应确保对仪器不产生电磁干扰,表面光滑平整,其各方向厚度值偏差不大于0.1mm。0在计算C值时,所加垫块厚度应予扣除,并在原始记录中明确反映。

2.1.5检测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检测前应根据检测结构件所采用的混凝土,对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进行校准;

(2)在检测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仪器是否偏离初始状态并及时进行调零;

(3)检测时,检测结果通常受邻近的钢筋影响,因此要正确的设置各项参数;

(4)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选取不少于30%的已测钢筋且不小于6处(当实际检测数量不到6处时应全部抽取),采用局部开槽(局部破损法)方法验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①认为相邻钢筋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②钢筋公称直径未知或有异议;

③构件饰面层未清除的情况下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

④钢筋以及混凝土材质于校准试件有显著差异。

2.2局部开槽(局部破损法)

局部破损法是指在结构实体有代表性的部位局部开槽钻孔测定,结果准确,但事后应及时修补。主要的工具有小型手枪钻或凿子、榔头等,用来在需检测部位开槽或钻孔,不得损坏钢筋直到露出所检钢筋。用精度为0.02mm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测量值精确到0.1mm。

2.3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平均检测值应按下式计算:

Ctm,i=(Ct1+Ct2+2CC―2C0)/2

式中Ctm,i―第i测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平均检测值,精确至1mm;

Ct1+Ct2―第1、2次监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精度至1mm;

C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修正值,为同一规格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实测验证值减去检测值,精确至0.1mm;

C-―探头垫块厚度,精确至0.1mm;不加垫块时C0=0

3 检测结果的评定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属于计数抽样检测,合格性判定是计算有多少个点合格、多少个点不合格,从而判定单位工程是否合格的一种检测方法。

对于单点是否合格,《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01-82-2005)等标准判定基本相同,即梁、柱类构件允许偏差+10mm、-7mm;对墙、板类构件允许偏差+8mm、-5mm;且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不得超过允许偏差的1.5倍。

对于单位工程的合格性判定也基本相同,即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占90%以上时,检验结果为合格;合格点率在80%-90%之间时,加倍抽样检测,两次抽样合格点率在90%以上时,工程合格。否则,检测结果为不合格。

4 不合格情况的处理建议

结构实体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的几种处理方式:

4.1对保护层厚度不足的构件,进行构件表面抹灰处理,但不是以上所说的简单抹灰,而应该有特殊的抹灰处理方案。首先构件表面应进行打磨处理,即处理面应是粗糙面以便于粘接;其次应提高砂浆强度且不易开裂(必要时在砂浆中增加抗裂材料),同时也可在构建底部敷设钢丝网片以曾强抗裂性。这是目前采取较多的处理方式。

4.2考虑到与(保护层不足)构件的粘接性能或不便于抹灰处理的,采用高压设备对构件表面多遍喷射高强度砂浆或细石混凝土等材料。

4.3对保护层厚度不足的构件,当设计吊顶隐蔽时,一般不采取抹灰处理,但能否考虑在构件表面涂刷一层防水涂膜或粘贴其它防水、防火材料以对保护层不足面进行封闭,减少与空气接触以延长混凝土的碳化时间,增加构件耐久性。这是笔者的初步设想。

5 结语

钢筋混凝土构件是现代建筑中最普遍的建筑方式,因此,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质量是保证建筑结构耐久力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要提高钢筋混凝土的质量,不仅要合理设计施工图纸,运用高科技的仪器检测施工质量,更要参与到施工地内部,监督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施工过程,争取从根本上提高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质量安全,延长工程建筑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谢梅芳.建筑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3,(2).

[2]王贤涛.试论关于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技术的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5).

论文作者:茆晓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  ;  ;  ;  ;  ;  ;  ;  

钢筋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方法论文_茆晓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