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梁凤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梁凤

(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广西柳州545002)

摘要:临床护理路径是这些年逐渐在临床得以应用并取得较好效果的护理模式。而重症颅脑损伤应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为患者争取治疗时间可为治疗提供有效保障。逼=笔者结合多年临床护理经验,就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疾病治疗护理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指出了在临床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推广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重要性,以便为后期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与护理提供保障。

关键字:临床护理路径;重症颅脑损伤;应用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是这些年应用较广的一种护理方式,其主要是通过图表的方式对患者提供有效的照顾,从而提高护理的有效性,使得临床护理工作能够及时有效进行。一般情况下,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主要是由医护人员共同制定,共同实施,有利于实现对患者的有效护理[1]。颅脑损伤是临床病情急及严重的疾病,治疗与护理必须有效紧密配合,以提高质量效果,降低死亡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3]。笔者对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重症颅脑损伤发病因素及临床表现

颅脑损伤属于死亡率和病残率较高的一类病症,其大多属于坠落伤、斗殴与交通事故所致。据临床统计数据显示[4],颅脑损伤的病死率高达51.8%,且病残率极高。近年来,随着对颅脑损伤病理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临床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和监护手段及观念也逐步得到改善,为保证患者有效治疗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5]。

目前对于颅脑损伤,根据暖气受伤部位,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及脑损伤等,三者损伤状态可以并存也可单独存在[6、7]。如一般的头皮损伤主要指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及头皮撕伤等;而常见的颅骨损伤,主要由颅骨盖骨折、颅底骨折等;另,脑损伤主要包括脑震荡、脑挫损伤等;同时,按照损伤发生时间可以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及继发性颅脑损伤。究其病因分析,主要是由于外伤刺激等引起;在临床,一般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即大多数病人在伤后容易出现意识丧失,如昏迷、嗜睡等;头疼、呕吐也是常见病症,且不断加剧容易引起颅内出血等[8]。瞳孔扩散、光反应消失也是常见症状,该种情况应应特别引起重视,如光反映消失,瞳孔继续放大,则患者已处于病危状态。此外,生命体征如脉搏减弱、节律紊乱等也属于常见现象,但数分钟后会自动恢复,如患者伤后生命体征已恢复,但血压升高,呼吸机脉搏变弱等,可能存在极大性颅内血肿,临床必需采取有效措施应对[9]。

2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内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1重症颅内损伤患者护理要点分析

前面对颅内损伤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害情况进行了分析,而对于颅内损伤患者,如不能及时采取行动并实施有效措施,常导致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而应发其他副反应疾病,严重者,将使得患者体征快速降低,病情转危,减速死亡[10]。对于此,重症颅内损伤的救治,时间观念应作为第一要位进行考虑,包括治疗及护理,以便为患者康复制造更多的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的几率。如学者李春伟、伊志强的临床研究发现[11],对于颅内损伤病患,一般超过6小时后,患者大脑已经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受到永久性损伤,通过救治使患者实现康复的几率很小,且死亡率极高。临床护理路径的提出,使得患者救治出现了一套较为完整及科学的体系保证;临床中护士人员可由以往的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且不再完全机械听从医生指令,可实现有预见的急救护理,使得抢救时间与手术前准备时间明显减少,极大为及时治疗提供了宝贵时间,可提高治愈率[12]。

2.2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内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关于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的研究,随着我国医疗水平及管理的逐步完善,已取得较大的成功。所谓临床护理路径,其主要包括医院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制度,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制定适合重症颅脑损伤的应急抢救预案;同时,在院前急救阶段最好准备工作,如接到有颅脑损伤患者即将入院抢救时,应准备好床位、X射线、药品器械等;患者入院后,应立即对患者进行包扎止血,根据医嘱静脉给药,保持呼吸通畅及及时吸氧[13、14]。根据患者病情按照相应技术指标对患者病情进行分级,并给与适当的护理流程。转运过程应及时通知患者家属告知风险,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异常,就地实施抢救。对于颅脑损伤患者,留置尿管是必需工作,并及时将尿量等情况向医生汇报;还应做好交接班记录与术前术后工作与安排[15]。

基于上述关于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简要分析,李世秀[16]对其进行了研究,并应传统护理方式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效果进行了对比确认;研究表明,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患者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护理的患者,且病死率及急救费用也明显小于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护理的患者;同时该学者对其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P小于0.05,说明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此外,黄艳丽、马金叶等人[17]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从入院、手术及出院全过程进行了护理研究,同时,结合该院以往常规护理方式进行了对比确认,研究发现,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可极大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及降低医疗事故与风险,如研究发现,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住院时间、急救时间明显减少的同时,其患者治疗满意度较常规治疗相比,明显提升,且治疗死亡率明显减低;另,患者治疗出院后复发率明显减少。通过对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其P小于0.05,说明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临床护理路径的有效实施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可将患者因疾病、手术创伤、生理改变等带来的众多伤害值降到最低,有利于患者术后健康恢复。有学者对其该种模式的本质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由于采用该种模式,有效实现了护理及医疗流程的优化设计,打破了护理从属与医生的限制,改变了服务模式,极大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对于改善医患关系具有极大的保障作用[18、19]。

此外,高淑敏等人[20]在《针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文章中指出,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其救治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时间额把控,尽可能多的争取时间并利用时间;其认为,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其通过流程化的护理方式,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常规的急救治疗进行了表格化的安排,有效避免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听从医生指示而再行准备器具等所造成的时间浪费,如前面所提到的,患者入院前接到急救电话时,护理人员即可准备相关事项,大量节约了时间,为患者治疗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成功率。因而,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减小,成功率明显增加,有利于患者手术的实施与康复。

除以上分析以外,彭俊红等人[21]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少儿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研究,其在对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加强了护理管理,从早期干预及临床护理路径入手,加强了各个环节的护理管控,通过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学者李虹的文献报道中认为[22],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小儿患者展开临床护理,对降低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减低,且治疗成功率及满意度明显提升,同时,也提高了治疗效率,节约了医疗资源,在为患者减轻治疗费用的同时,也节约了治疗成本,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是目前临床逐步推广使用的护理模式,其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流程化及医护协同工作的优势极大的节约了治疗时间,为患者争取了治疗时间,可极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及早康复。本文对颅脑损伤病症的病因及临床症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优势,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董楠男.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3):259-259,260.

[2]杜锦萍,樊帆,江萍等.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救护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与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32-34,45.

[3]冼少眉,刘超群,陈佰棠等.护理临床路径在批量颅脑损伤病人急救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24):3012-3014.

[4]袁淮涛,管健,张文等.珠三角地区基层医院1898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4,(4):303-306.

[5]李季林,盛罗平,陈仁辉等.597例住院颅脑损伤患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2):1986-1989.

[6]谭远光.颅脑损伤患者急性肺损伤的发病率、病因及高危因素的探讨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6):962-963.

[7]贾红帅,孙娜,郝明月等.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及防治[J].医学信息,2015,(39):402-402.

[8]董超峰,李亮,付洛安等.特发性颅脑损伤后迟发性脑肿胀28例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5,(3):218-220.

[9]马宇宏.创伤性窒息所致颅脑损伤的治疗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6):3166-3167.

[10]沈泉,方以群,吴建国等.高压氧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6,23(1):9-12.

[11]李春伟,伊志强(综述),李良(审校)等.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治疗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7):656-660.

[12]王琴,蔡新霞,王娇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并发休克急救过程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4):441-443.

[13]杨春艳.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2):135-137.

[14]丁建蕊.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174-175.

[15]邓爱华,张霞.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6,22(4):683-686.

[16]李世秀.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2):199-200,205.

[17]黄艳丽,马金叶,魏红侠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海军医学杂志,2015,(4):337-340.

[18]马欣.临床护理路径在脑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208-209.

[19]罗秀菊,骆福秀,李欣等.护理路径在急性颅脑外伤中的应用及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3):545-546.

[20]高淑敏.针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220-221.

[21]彭俊红.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重度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5):3964-3966.

[22]李虹.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颅脑损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6):144-145.

论文作者:梁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8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梁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