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另类后马克思思想家的鲍曼论文

作为另类后马克思思想家的鲍曼论文

作为另类后马克思思想家的鲍曼

卓承芳

[摘 要 ]齐格蒙特·鲍曼是20世纪末至今最重要的欧洲左翼思想家之一,其“流动的现代性”以及关于解放政治的再思考等等理论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鲍曼的理论底蕴、写作社会学以及最重要的“流动的现代性”理论都与马克思有着复杂的关系,虽然其理论在形式上直接走出了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但坚持了马克思的解放旨趣及其对资本主义的核心批判,因此是一位独特的后马克思想家。鲍曼丰富了西方与马克思有关的思想家形象,其作为一个理论家深入时代的路径对今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具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鲍曼;流动现代性;后马克思思潮

2017去世的齐格蒙特·鲍曼无疑是20世纪末至今最重要的欧洲左翼思想家之一。他的“流动现代性”理论、他关于解放政治的再思考等等,都已成为分析今天时代的重要理论资源。本文认为,鲍曼也是一个独特的后马克思思想家,尽管他在理论生涯中并没有如一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但却始终保持着对马克思的尊敬,吸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核心资源,并创造出自己独创性的理论来揭示当代社会矛盾,推动解放议程的深入,为人们的自由选择进行呐喊。不仅其创造性理论成果,而且其作为一个理论家深入时代的路径,对于我们今天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都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一、鲍曼理论生涯与马克思的关系

1968年赴英之前,鲍曼曾是波兰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按照其妻回忆,他曾是“一个忠诚的共产主义者,他热切地相信他是为人类完全的平等进行历史性斗争的一部分”① [英]丹尼斯·史密斯.后现代性的预言家:齐格蒙特·鲍曼传[M].萧韶,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205. 。尽管后来改变了生存环境,知识立场并因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我们亦可以从其文本清晰地看到,这种独特的关切始终存在,只是由共产主义理想转化为人类自由和社会公正的乌托邦追求。关于这一点,他自己也有过解释。他认为社会公正和自立(self-assertion)是自己追求的一以贯之立场。他说:

这些原则一直伴随着我。假如你把它们称为社会主义的,那也是可以的;不过,无论如何,我并不认为它们是社会主义特有的。它们远比社会主义要宽泛许多。我真的相信这一点:共产主义正是一种实现这些价值的浓缩、全神贯注的、天真的努力;但是,这些价值决非共产主义创造出来的。这些价值观广泛地存在着;它们是西方的、启蒙运动的价值观。我无法想象一个完全舍弃这两种价值的社会,从来不存在这样的社会② Zygmunt Bauman. 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ty[M]. London: Routledge, 1992:225. 。

草地理论载畜量是合理制定家畜补饲方案的基础,估算理论载畜量可以为合理利用草地,有效监测草地退化,实现草畜平衡、防治草地退化、保护草地资源提供直接依据[40]。林莉等[41]采用体外产气法测定草地载畜量,结果发现产量载畜量小于营养载畜量,DCP载畜量大于ME载畜量。这与此次DM总载畜量高于ME总载畜量和DCP总载畜量的研究结果不同,试验采用的ME载畜量计算方法没有牧草消化率试验,得到的理论值偏大。郝力状等[42]采用人工瘤胃模拟培养计算产气量和消化率,对三江源区枯草期嵩草草地载畜量进行研究,发现营养载畜量均小于牧草产量载畜量,ME载畜量大于DCP载畜量而小于DM载畜量,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2.融资管理。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因此企业的融资是不可避免的。企业外部的融资必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资本结构来进行,同时需要对金融市场进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融资方法,最终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促进作用。因此,企业的融资管理是企业经营过程当中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资本运营以及经营方法,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鲍曼确实存在着一个确定的马克思主义阶段,这一点不必夸大,亦不必刻意否认。关键是如何看待这一经历对其“走向西方”之后的理论影响。他的上述解释是可信的,也能够从其文本中清晰看到。

在2000年的《论写作和写作社会学》中,鲍曼对自己的策略和风格做出一个解释并为之进行了辩护。这一辩护是通过与诗人对照进行的,其核心观点集中在这句话中:

(8)种类8。主要研究创客教育与教师发展间的关系。因为创客教育对于教师要求很高,所以创客教育有利于教师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智慧教师的养成。

简单地说,统治依旧,解放诉求依旧,改变的只是问题的严重性和解放的紧迫性。

那种辩证的协调,其焦点便在于将我们的命运掌握自己手中,而

在《流动的恐惧》(2006年)中,他重复了这一见解,并且强调:

白康等(2013)[5]研究发现,林麝正常期粪中睾酮含量较低,泌香初期含量开始急剧升高,至泌香盛期达最高峰,且明显高于正常期,泌香后期急剧下降,且雌二醇的变化规律与睾酮相似,而孕酮含量在整个泌香期呈无规律性变化。张争明等[6]对林麝泌香期血清性激素的研究发现,泌香初期血清雌二醇、睾酮和孕酮含量较低,泌香盛期均达到最高峰,泌香后期又都迅速降至与泌香前期接近的含量水平。由此可见,睾酮和雌二醇与麝的泌香反应密切相关。

这一关键线索澄清了一个重大问题,即其为何长期坚持具有解释学底蕴的“写作社会学”姿态。可以确切地说,这种姿态乃是葛兰西之有机知识分子、霸权和阵地战等观念的实践。这也说明了,他是20世纪70年代左派知识分子“葛兰西转向”——即从萨特式政治介入转向意识形态和文化霸权斗争——的典型代表。

从这一角度,我们将真切地体会到他的理论生涯对马克思主义的特殊意义。因为,这样的知识分子从不反感马克思,令他们反感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和教条解释。他们试图从更为自由的立场来理解和深化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的批判,揭示可能的未来,从而阐明我们的自由选择。由于这一点,鲍曼走出了一条相当独特的与马克思有关的知识道路。在基本立场上,他秉承了葛兰西的精神,又深深地承袭了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思考,在其身上清晰地体现了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特质;在时代判断上,他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后现代性”,这意味着他不会简单地认同马克思基于早期工业文明所做的结论,但他又拒斥了流行的“后马克思主义”(如拉克劳和墨菲等人代表的)和各种“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立场,对“生活政治”“身份政治”“文化多元主义”等后现代政治学持批判立场,更坚决地沿着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之“创造性破坏”批判路线来洞见我们时代的内在矛盾;其现代性叙述,也不复存在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亦不能将之简单地归入“晚期马克思主义”(如戴维·哈维所代表的)立场;当然,他也不是像福柯、鲍德里亚那样走入否定马克思立场的“后马克思”激进思想家。一句话,他代表着一种很难归入某种已经类型化的与马克思相关的知识思考。不过,就其秉承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以及对资本主义批判核心观点而又开辟了新的不同于马克思的时代分析来讲,我们仍然可以将之归为另类的后马克思知识分子。这可以从其反复表达的对马克思的基本态度可以清晰看出,他强调:

今天,人类解放的前景与在马克思看来很清楚的人类解放前景相比,是大为不同的……没有充足的理由说明要把解放从议程上抹去。②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生活[M].徐朝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149-150.

他确定地坚持了马克思的解放政治立场,只是,在他看来,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在程度上远远超出了马克思的时代。他说,

卡尔·马克思几乎两个世纪前对资本的双重指控——它的浪费与道德上的不公正——都没有失去任何话题性。发生变化的只是浪费与不公正的幅度:两者如今都已获得了全球范围之规模 。③ 同②157.黑体字原文所有。

由于巨大的思想影响,他的这一经历颇受到人们关注。因此,他本人亦留下了多次解释,说明了自己在理论上转折的渊源、逻辑以及其后基本立场。在与其传记作家丹尼斯·史密斯的一次通信中,他强调:

二、写作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传统

鲍曼用“流体”来比喻当前状态的现代性特征,除了他在《流动的现代性》前言中解释要把握的今天那些特点外,还有一个原因,即回应流行的资本主义研究。现代性本身就是与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的,甚至“现代性”这个词就是资本主义的别名。之所以今天“现代性”广为流行,主要原因之一便在于资本主义替代想象的困难。当然,在鲍曼这里,这两者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甚至经常可以互换使用。例如,他经常采用这种表述方式,“从沉重的资本主义过渡到轻灵的资本主义,从固态的现代性转变到液态的现代性,结果也可能是一次比资本主义和现代性本身的来临更为激进、更具深远影响的新的起点”③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198. 。在他看来,资本主义与现代性,只是观察同一对象的不同视角。

近些年,黑龙江垦区在低碳农业的发展方面已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2011年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33万hm2多,41个农场纳入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垦区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7%,万元GDP综合能耗降到0.936t标准煤,比上年减少了2.5%。但农用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量却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如表2所示。

如果我们不想成为“冒牌诗人”,并讨厌成为“冒牌的社会学家”,我们就应该尽可能地像真正的诗人一样,去揭示还隐藏着的人类的可能性;并且因此,我们就必需刺穿显而易见、不证自明的真理的那些屏障,就必需突破在当今普遍盛行的思想模式——它的共性,被误认为是它的合理性有用性的证据——的那些屏障。摧毁那些屏障就像是诗人的天职一样,也是社会学家的天职,而且由于这一同样的原因:可能性的掩蔽,在妨碍对它的虚伪性的揭露的同时,还使得人类的潜力落空①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316. 。

这段描述,让人想到作为《共产党宣言》和《雾月十八日》作者的马克思,那两个文本的核心观点经常被鲍曼提及。诗学与实证科学(即面向事实的历史分析)之结合,构成后者写作的特征。在此,他并没有提到马克思,而是从阿多诺出发的。在题头,他通过引证阿多诺而表达了对他的敬意。这种敬意,特别是涉及未来选择和当下的知识姿态时,鲍曼毫不吝啬地表达过许多次。盖言之,他实际上牢牢地坚持了阿多诺在许多文本中以及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阐明的哲学姿态:通过概念突破既有思维的屏障,揭示那种可能到来的自由。正是这一点决定了鲍曼的文本始终贯穿着乌托邦关切。

在这一文本中,他阐明写作社会学正是通过宿命与命运、理解和解释、主客观与参与之间对立的辩证协调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即对自由选择的个体进行启蒙、增加和强化他们的选择自由② 同①330. ,而在人类意义上,则是为了人类的延续,确定个体的选择是真正自由的选择,并且越来越自由的选择③ 同①337. 。

日本文学中的“物哀”所包含的“哀伤”“感动”与“无常”经由日本禅宗的洗礼而升华为“寂”,“寂”包含了“幽玄的空寂”和“风雅的闲寂”,后者即芭蕉俳谐艺术的基本美学理念。“风雅者,顺随造化,以四时为友。”“身处不测之风云,劳花鸟之情”〔7〕,人与自然合而为一,领悟并回归无常万象背后永恒的寂灭,珍惜当下,甘于贫困,享受寂寞。其思想基础为物哀,因此不能脱离“无常感”“寂灭感”。

将命运(destiny)与宿命(fate)分别开来,将命运从宿命中解放出来,使命运自由地对抗和挑战宿命,保持冷静、从容不迫:这是社会学的天职(calling)。而这正是社会学家们可干的事,如果他们有意识地、沉思熟虑地、热切地努力将他们已经参与其中的职业(calling)—即他们的宿命——重新塑造成自己的命运④ Zygmunt Bauman. Liquid Modernity[M]. Cambridge: Polity,2007:210. 。

这一精神,正是从马克思到阿多诺一直延续着的“否定辩证法”之精神,在很多当代思想家那里,如吉登斯那里,被称为乌托邦渴望。尽管鲍曼认为,在今天,由于时代的变化,解放的道路已经不再是像阿多诺等人主张的那样捍卫个体自由,而是捍卫“公共领域”和“公共权力”,⑤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78。这是鲍曼的中心观点之一,他在不同的地方反复提到。在其中,《寻找政治》有较为系统的论证。参阅[英]齐格蒙·鲍曼.寻找政治[M].洪涛,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第一章“寻找公共空间”。 但他始终保持对阿多诺的敬意。关于这一点,其传记作家丹尼斯·史密斯通过两人的生平比较并对他们之间的一致和差异做过解释⑥ [英]丹尼斯·史密斯.后现代性的预言家:齐格蒙特·鲍曼传[M].萧韶,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203-207. 。通过对照,我们将在诸如思想的命运等这些基本立场以及现代社会中个性的命运、文化的矛盾等具体观点上看到他们深刻的一致性。这并不令人惊奇。十分醒目的是,在《现代性与矛盾性》(1991年)这本现代性三部曲之终曲中,他非常明确将自己的研究与法兰克福学派联系起来,称“本书企图将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血肉,包裹在‘启蒙辩证法’的骨架之上”。⑦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M].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6. 在这之后,有关“流动性”的几本重要著作,他在尾章中提出乌托邦主张时几乎都要重提阿多诺。例如,在《流动的生活》(2005年)中,他说:

阿多诺的格言——批判思想的使命“不是对过去的保存,而是对过去希望的救赎”——一点都没有失去它的话题性。但是,恰恰正是因为这一格言的持续的话题性,所有批判思想需要持续再思考,以继续能够胜任那项使命⑧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生活[M].徐朝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163. 。

我把“光荣地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正统观念归功于葛兰西。我对多年来对马克思思想的痴迷并不后悔。我从马克思那里学到了学识,或者说受到他的激励去发展我自己的认知和价值框架,我希望它们今天依然属于我① [英]丹尼斯·史密斯.后现代性的预言家:齐格蒙特·鲍曼传[M].萧韶,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270. 。

我认为阿多诺的警告今天和当初他下笔警告时一样具有时效性……“现在”与“过去”的区别在别的地方,不能被理解为解放的任务已经失去紧迫性了,或者解放的理想已经没有价值了⑨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恐惧[M].谷蕾,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187. 。

无论是其基本气质、核心立场还是自我判断,都说明鲍曼的写作社会学乃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某种变体。

三、液态现代性理论与马克思的“创造性破坏”思想

液态现代性(Liquid Modernity① 这个词的中文流行译法是“流动的现代性”。一般情况,包括中文文献使用,我们都采取通行译法。为了说明问题的需要,特别是从形式上说明它与其他理论之间的关系,我们亦采取“液态现代性”译法。 )是鲍曼现代性理论的核心,亦是其在整个现代性研究中独树一帜之处。这个理论实际上乃是马克思有关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班级解忧杂货店第二次“新闻发布会”正在举行,帅气店长黎一鸣同学正携全体店员向同学们逐一解读解忧杂货店的新业务。

(一)“液态现代性”一词受惠于马克思

在《流动的现代性》前言中,他直接表明自己的“液态现代性”与马克思的关系。他说:

现代性不就是一个从起点就开始的“液化”过程吗?“融化固体”(melting the solids)不一直都是其主要消遣和首先首要成就吗?换句话,从萌芽起,现代性不就已经是“液体”了吗?② Zygmunt Bauman. Liquid Modernity[M]. Cambridge: Polity,2000:2-3.

紧接着,他就指出“融化固体”(melting the solids)一词来自《共产党宣言》。鲍曼适当改写了马克思的原文,即将solid melts into air这个短语改写成melting the solids。当然就其对固体的、固定的、坚固的东西进行破坏之意来说,鲍曼显然同意马克思的看法。他们的差异在于,马克思采取了“气化”之说(即从固体变成了气体),而鲍曼则称为“液化”。

这种差别意味着什么呢?或者说,为什么鲍曼要做这种改动呢?这也涉及第二个方面。

(二)“液化”乃是对“创造性破坏”过程的比喻

鲍曼是一个特别的社会学家,不仅其思考和分析方式,而且其叙述方式,都与众不同。从表面看,他是一名坚持解释学立场而又采取随笔或“论说文”(essay)写作风格进行社会批判的知识分子;从实质上看,可以认为,他是坚持《启蒙辩证法》精神坚持“哲学断片”写作的左翼思想家。其“写作社会学”呈现了一种与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传统具有很深渊源的当代批判范例。

在西方学术界,有关流动性、弹性、柔软性等提法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微观变化(从企业内部管理到企业制度,到生产和营销模式,再到金融服务代表的资本积累模式等等)而成为理论热点,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许多关于资本主义的新型描述。“后福特制”(postfordism)、“软件资本主义”(software capitalism)等是比较流行的和热门的语汇。鲍曼提出“液态现代性”便旨在回应这些问题,这一点他在《流动的现代性》说明得很清楚。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通过对斯瑞夫特“柔软资本主义”(soft capitalism)一词的回应得到说明的。斯瑞夫特认为,在创新口号下,知识界与商业界的共谋将创造一种的资本主义形式,即他所称的“柔软的或精明的资本主义”(soft or knowledgeable capitalism)④ Nigle Thrift. Knowing Capitalism[M]. London:Sage, 2005:21. 。鲍曼认为,资本主义确实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斯瑞夫特的分析有启发,但他用“柔软资本主义”一语来定义是不当和错误的。因为,在他看来,软件资本主义时代(software capitalism)与其硬件资本主义前身一样坚固和坚韧。这正是他使用液体比喻的考虑,他以洪水和江河决堤为例说明液体绝不柔软⑤ 同③183. 。这样,他就更加突出新阶段最核心特征是资本的解放,加强了资本的力量。他说:

薛松辉(1973—),男,浙江金华人,高级引航员,研究方向为航海技术。E-mail:xuesonghui@sh-pilots.com.cn

沉重的现代性把资本和劳动放在一个谁都无法逃脱的铁笼之中。轻快的现代性却让其中的一个角色脱离囚笼。“固态的”现代性是一个相互承诺的时代。“液态的”现代性却是一个解放除承诺、捉摸不定、熟练地逃避和没有希望的追求的时代⑥ 同③ 。

实际上,把公司价值计算公式中的E改为EPS(每股收益)可以直接算出公司的合理股价。把上述公式除以净资产就得到公司的合理市净率。即:

通过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资本弹性积累、后福特制、全球资本主义等左翼研究相对照,我们将发现,鲍曼陈述的是相同的主题。在这一过程中,他关于资本与劳动的分离、资本摆脱国家控制的许多重要观点都来自马克思以及相关深化研究。最重要的是,液态本身就是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创造性破坏”性质的另一种比喻表达。马克思的那个理论已经成为一种常识,鲍曼也十分熟悉它。在《流动的现代性》中,他就直接使用过这个术语,并且采取了与马克思视角一致的对当代社会现象的解释① Zygmunt Bauman. Liquid Modernity[M]. Cambridge: Polity, 2000:28. 。不同的是,鲍曼不像马克思那样热情讴歌生产力的进步,而是对生产力崇拜和发展主义意识形态持批判态度。在这里,问题就更清晰了。鲍曼认同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本质的揭示并将当代视为其极端的破坏性表现,所以与马克思一样对资本主义和现代性持批判立场,他只是不赞同生产主义或发展主义思路。当然,他也没有像鲍德里亚等人那样去批判马克思的这一立场。

无论如何,通过他对当代“液态现代性”之描述方式以及整个“流动的现代性”理论底蕴的理解,我们同样看到他独特或另类的后马克思式思考,即以不同于马克思本人的方式来推进和深化当代资本主义批判从而实现人类解放议程。

四、鲍曼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启示

本文把鲍曼称为另类的后马克思思想家,并非仅仅为研究他而创造一个标签。实际上,“后马克思思想家”这种命名方式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我们的关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今天如何发展,如何贴近时代的需要。他的经历和成就对于回答这个问题具有巨大的启示意义。由于时代的变化,他的论题和思考方式都与马克思有着很大的差别,但他坚持马克思那样的解放理想并基于时代判断提出自己的任务,从而是一个像马克思那样站在人类命运之上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的真正知识分子。

(一)“既然不再有伟大的使命,那么,伟大的思想亦无用处”② [英]齐格蒙特·鲍曼.寻找政治[M].洪涛,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90. 。鲍曼的全部著述给人的强烈印象之一便是人类命运和乌托邦关切,这也正是他与马克思密切相关的原因。这一关于“使命”与“思想”之间关系的判断道出了他的秘密。这也不只是他一个人的秘密,而且是所有伟大思想的秘密。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必须意识到,缺乏使命感,无论怎样高呼马克思主义口号,只会产生平庸之见,相反,只有深入这个时代,自觉的肩负起人类解放理想和社会主义繁荣的重大使命,才能够自信地称我们自己是马克思主义的传人。

(二)对于时代的洞察力并不来自对于既有大观念的恪守,相反,“服务于人类的经验”对既有“前概念”的清理构成批判性研究的出发点③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恐惧[M].谷蕾,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187. 。鲍曼的那些有创造力和启示意义的论述来自哪里?来自对这个世界运转机制的深入了解和不同人们主观体验的分析,用更通俗的话来说,来自对社会生活过程及其人们真实状况的关切。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品质,从意识形态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正是对构成理解时代障碍的既有“前概念”的批判才获得了从生活而不是意识出发的实证科学立场,并因此形成二大科学发展——揭示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独特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类解放的命运问题。

(三)理论和知识乃是公器,知识人应当将推动基于“有关善之社会的视野”推动公共议题的形成,促进社会之改善。在这一点上,鲍曼一直批判以自我实现为目标的生活政治学,也极力揭示文化多元主义之个人主义底蕴,始终以共同体为目标来寻求新的政治议程。他批评西方知识分子,“不再关心有关善之社会的视野,以追逐个人满足的自由来取代对公共利益的忧虑,这些原是应该令我们感到羞耻的,而我们却沾沾自喜,引以为荣”④ 同③7. 。在这一语境中,许多研究仅仅是“弥漫于公共领域中的个别怨气充斥着私人的苦恼与焦虑,⑤ 同③2. 它们仅仅展现于公共领域之中,却无法转变成公共问题” 。正是在这些清醒的理论意识支持下,鲍曼超越个人境遇进行思考和写作,并成为这个时代的知识财富。对于站在中华民族复兴大业门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来说,如何成为名副其实的时代精神引领者而不只是一个在知识市场上的成功人士,鲍曼实际上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卓越的范例。

跨区取件一般都是出现在加盟制快递企业中。有网点老板为了多挣钱,只能打扩大业务地区的办法,多收件。尽管公司内部规定不许跨区取件,但偷偷摸摸地搞大有人在。即使被发现,但从快递企业总部考虑来看,肉烂在锅里,只要是自家网点收,你收和他收没有区别,最终都是进了企业内部。但对各网点来说,自己的客户被抢走,区域内的市场被打乱,可能会导致网点亏损,危及到自身生存状况。

[中图分类号 ]B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8182(2019)04-0025-05

[收稿日期 ]2019-03-19

[作者简介 ]卓承芳(1981-)女,江苏南京人,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责任编辑:胡春燕,肖德生)

标签:;  ;  ;  ;  

作为另类后马克思思想家的鲍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