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药奈达铂同步调强放疗治疗盆腔淋巴结阳性的ⅲ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陈卫琼

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 益阳 4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奈达铂同步调强放射治疗盆腔淋巴结阳性Ⅲ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盆腔淋巴结阳性Ⅲ期宫颈癌62例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各3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强调放疗加近距离后装治疗,对照组采用顺铂每周方案同步化疗,实验组采用奈达铂每周方案同步化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胃肠道反应Ⅰ~III级不良反应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骨髓抑制Ⅰ~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近期临床疗效没有差异(P>0.05)。结论:奈达铂同步调强放疗治疗盆腔淋巴结阳性Ⅲ期宫颈癌的疗效与顺铂相似,血液系统毒性高于顺铂组,但消化道反应低于顺铂组。

【关键词】顺铂;奈达铂;放疗;盆腔淋巴结阳性Ⅲ期宫颈癌;不良反应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和结直肠癌,作为一种严重危害女性生命安全和生殖道安全的恶性肿瘤,虽然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它的整体发病率与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依旧不能放松警惕[1]。从目前我国宫颈癌筛查情况来看,农村明显高于城市,山区明显高于平原,高发区以江西、湖北、陕西最典型。大量临床案例与非临床研究表明,同步放化疗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主要手段,由于化疗药物在宫颈癌患者的放化疗期有良好的增敏作用,同步化疗也就成了宫颈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2]。目前的指南推荐顺铂单药是同步放化疗的首选,但是由于顺铂的肾毒性及严重的消化道反应限制了顺铂的使用。借此,笔者主要选取62例盆腔淋巴结阳性Ⅲ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紫奈达铂同步调强放疗的近期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报道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符合病理学诊断标准的62例盆腔淋巴结阳性Ⅲ期宫颈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各31例,对照组33~75岁,平均年龄(57.4±5.0)岁,腺癌6例,鳞癌27例,ⅢA期14例,ⅢB期17例;实验组34~75岁,平均年龄(57.5±5.5)岁,腺癌8例,鳞癌23例,ⅢA期16例,ⅢB期15例(ⅢA、ⅢB均采用《AJCC肿瘤分期手册(第七版)》中的TNM分期标准,进行分期);两组年龄、性别、病型分期等常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放疗:定位前指导所有患者训练膀胱。放疗前1小时将400-500ml生理盐水与15.2mg泛影葡胺混匀后口服,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口服400-500ml水以充盈膀胱,保持尿量约300-400ml。患者取仰卧位,接着进行CT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从剑突至坐骨结节下缘5cm处。在扫描结束后将放疗计划系统工作站中相应的数据输入(主要是图像),勾画危及器官与靶区,并进行评价。放疗时间为1次/d,1.8Gy(处方剂量:45Gy)/次,5次/周。两组放疗期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同步予以奈达铂与单药顺铂化疗,两种药物剂量视两组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

1.2.2化疗:所有患者均实施调强放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单药顺铂(企业名称:南京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216,40mg/m2)强调化疗,实验组在此的基础上采用奈达铂(企业名称: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563,40mg/m2)化疗,首次化疗于放疗当天开始实施,化疗每周一次,连续6周。外照射15次后行近距离后装治疗,每次A点6Gy,每周一次,共5次,后装治疗当天不做外照射。放化疗结束一月复查盆腔MRI以评估疗效,所有病例随访2年。

1.3观察指表

1.3.1 疗效评估(Recist1.1):完全缓解(CR):肿瘤及增大淋巴结完全消失,肿瘤标志恢复正常;部分缓解(PR):所有可测量病灶直径总和缩小≥30%,各项生命体征有所改善;进展(PD):病灶增大≥20%或出现新发病灶或病灶;稳定(SD):所有可测量病灶直径总和缩小未达PR,或进展未达PD;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

1.3.2不良反应分为0~Ⅳ级,分级越高不良反应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建立Excel数据库,将所有患者基线资料、研究数据进行分类、编号及统计,将得到临床数据纳入SPSS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83.87%,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对照组胃肠道反应Ⅰ~Ⅳ级不良反应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显著(x2=8.913,P=0.003,P<0.05);对照组骨髓抑制Ⅰ~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实验组,无统计学差异(x2=7.851,P=0.005,P<0.05),见表2。同时本研究中对照组有肾毒性患者3例(9.68),实验组1例(3.23%),差异不显著(x2=3.445,P=0.063,P>0.05)

3 讨论

从目前临床治疗情况来看,单纯放疗与手术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整体效果较好,但随着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或晚期(ⅡB~ⅣA期,包括盆腔淋巴结阳性Ⅲ期宫颈癌)患者而言,单纯的放疗与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是欠佳的。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同步放化疗的逐步普及与运用,有效的提升了以盆腔淋巴结阳性Ⅲ期宫颈癌为代表的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与减轻其不良反应发生率[3]。据统计,与单纯放疗与手术治疗相比,同步放化疗不仅在缩小肿瘤体积方面效果极佳,且在改善肿瘤血氧和血供方面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奈达铂虽然有较强的水溶性,但对骨髓的抑制作用与顺铂相比更强,因此极易导致肝肾功能异常,操作不当或患者机体状态不佳时容易损害患者听力。顺铂能与多种抗癌药物共同作用而不会出现交叉耐药性,且对癌细胞结构有较强的破坏力,它既可通过肾小球过滤也能被肾小管分泌,因此对肌体的损伤也随之减少。本研究中对照组胃肠道反应Ⅰ~Ⅳ级不良反应显著高于实验组,对照组骨髓抑制Ⅰ~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顺铂在消化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骨髓抑制方面奈达铂则显著高于顺铂,而结合已知文献和临床案例来看,奈达铂与顺铂在盆腔淋巴结阳性Ⅲ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处于相对接近的状态。但若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结果则说明。结合本研究结果来看,两组患者中均有肾毒性患者,说明顺铂与奈达铂使用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极有可能引起包括肾毒性(renal toxicity)在内的不良反应。肾毒性的发生多由药物引起,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最早症状可为蛋白尿和管型尿,继而可发生氮质血症、肾功能减退,严重时可出现急性肾衰和尿毒症等[5],它即可为一过性,也可为永久性损伤。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引起某些抗菌药、抗肿瘤药、麻醉药、碘化物造影剂、氨苯蝶啶等都有可能导致肾毒性,因此本研究中顺铂与奈达铂是否是导致肾毒性出现的直接因素还有待更深层次的研究予以证实,但为了给确保盆腔淋巴结阳性Ⅲ期宫颈癌患者的生命安全,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干预指标重要。如服用顺铂、奈达铂前后多饮水,确保患者有足够尿量促进药物排泄,减轻对肾毒性作用;对已知有肾毒性或暂时不清楚药理作用,但又必须使用顺铂、奈达铂或相关药物治疗的盆腔淋巴结阳性Ⅲ期宫颈癌患者,在使用相关药物前应严密观察尿液和肾功能变化,尽早发现异常,及时停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盆腔淋巴结阳性Ⅲ期宫颈癌患者的具体病情谨慎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或严格遵守遗嘱,切不可自行加大用药剂量和延长用药时间。

总之,在同步调强放疗治疗盆腔淋巴结阳性Ⅲ期宫颈癌中,使用顺铂治疗能有效的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供近远期生存率,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庞强. 术前适形调强放疗同步顺铂与同步奈达铂对Ⅰb~Ⅱb期宫颈癌的疗效分析[J]. 实用癌症杂志, 2017,22(10):2221-2224.

[2]樊丽萍, 周燕, 赵西侠. 奈达铂与洛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观察[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12(08):53-56.

[3]林娴, 李慧灵, 郭月新. 调强放疗联合奈达铂治疗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疗效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23(21):1241-1244.

[4]丁昕, 王侠, 张海波. 奈达铂与顺铂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局晚期宫颈癌的临床对比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11(23):1-4.

[5]束萍凤. 奈达铂同步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uPA、VEGF及Ki-67表达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17,15(4),3214-3217.

论文作者:陈卫琼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  ;  ;  ;  ;  ;  ;  ;  

单药奈达铂同步调强放疗治疗盆腔淋巴结阳性的ⅲ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陈卫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