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目标与综合系统工程--论“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更突出的位置”_精神文明论文

统一目标与综合系统工程--论“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更突出的位置”_精神文明论文

统一的奋斗目标 全面的系统工程——浅谈“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系统工程论文,奋斗目标论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地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将要召开的六中全会确定把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作为主要议题。这是党中央根据对国际国内形势进行正确分析,特别是在对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认真总结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众所周知,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明确地提出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问题。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专门作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近几年更是反复强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那么,为什么在这种情形下,十四届五中全会又郑重地做出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样一个重大决策呢?根本原因就在于,直到今天,不少人,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与党中央的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还没有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应有的位置,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忽视和放松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和问题。因此,端正和提高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切实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忽视和放松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是摆在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重要任务。

第一,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是因为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体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思想文化则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而且又对政治和经济给予很大的影响和作用。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如此。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它是在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政治文明)的交互作用中发展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的现代化十分重要,而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现代化同样必不可少。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决定于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最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现代化,是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内的全面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决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面、全方位的,既要使人们物质上富裕,又要使人们精神上富有。物质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上贫穷同样不是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最根本区别之点,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优势,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灵魂。如果不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不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不牢固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进步就只能是畸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然偏离正确的轨道。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无数事实所证明的科学结论。

第二,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既是两个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的,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在要求。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物质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建设则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丰厚的文化条件。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决不是单向的作用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即二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一般地说,是物质文明进步程度决定精神文明的状况和水平,然而,在一定条件下,精神文明也可以起重要作用,甚至决定物质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对立起来,割裂开来,或只看到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决定作用,看不到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巨大反作用,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必须懂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必须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导向,科学文化来支撑。否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会误入歧途并失去动力。如果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力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话,那么,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力量也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这两只“看不见的手”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力量这只“看不见的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和重要。要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健康发展,除了必须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进行各项卓有成效的改革外,还必须培育一种与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精神,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代新人。还应该懂得,党的基本路线要求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工作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但这并不是说其他工作就不重要了,精神文明建设仅仅是一种手段;并不表明经济搞上去了,其他事业就会自然地搞上去,或者应先抓物质文明,再抓精神文明;也决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和放松精神文明建设,更不能以此作为削弱甚至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发展的理由。要知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则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20多年,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极左路线的拨乱反正;二则是从经济是基础和前提,物质需求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求,解决所有社会问题归根到底要靠经济发展,而我们目前生产力水平又相当落后这一情况而言的。如果不是从这两个方面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既唯物又辩证的认识和把握,而是把其机械、绝对地推向极端,那是错误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经济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主体能动作用的充分发挥。社会不安定,文化教育落后,人们的精神不振,道德水平低下,不仅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也是经济发展的障碍。理论和实践,国际国内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一再提醒我们,孤立地、机械地就经济抓经济是不懂经济的表现,最终也抓不好经济;一手硬、一手软,其结果必然是两手都硬不起来。两个文明建设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合则双美,离则两伤。只有全面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正确处理好两个文明之间的关系,把它们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抓,才能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

第三,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这一决策本身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深刻的含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已比较牢固,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当然,我们不能就此满足,还应继续努力,把经济建设搞得更好。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确实已相对滞后,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抬头,党内腐败现象、社会不正之风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和根本好转,一些地方社会治安状况不好,一些丑恶现象又重新滋生蔓延,在一些地区已发展到相当严重地步。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只有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予以更加突出,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解决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才能使它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地位相称相配,使二者真正同步发展,共同提高。否则,如果再不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再不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不仅目前两个文明建设地位不相称的状况难以改变,而且问题只能越来越严重,从而到头来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也会动摇以至名存实亡。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进一步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力度,就是要真正把两个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切实解决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问题。这样做,只能会进一步巩固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更快更好发展,而决不会造成二者地位的矛盾冲突,更不会降低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

“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贯彻执行这一决策,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下大的功夫。根据近些年来张家港等地的基本经验,我认为,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至关重要的是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切实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做到一把手抓两手,一把手亲自抓精神文明建设。一个地区、一个部门能否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能否切实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关键的关键在于能否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要把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个问题郑重地提到全党面前,提到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应当明确,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责任主要在这个地区和部门的党组织。”加强领导,就是要求各级领导班子把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作为推动全局工作的一个最基本的指导思想,切实承担起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应当在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形成这样明确的共识:一把手能否经常地坚持两手抓、亲自抓,是衡量其讲不讲政治、有没有驾驭全局能力、能不能贯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方针的问题;不是两手抓的书记不是合格的书记,不是亲自抓、两手硬的书记不是好书记。无数事实证明,凡是精神文明建设搞得好的地区、部门,无一例外都是其一把手两手抓、亲自抓的结果。所谓一把手两手抓、亲自抓,也就是他们要对精神文化建设负总责,把研究、部署、落实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纳入自己的重要工作议程,主动考虑、密切关注,具体指导解决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一把手抓一把手,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

第二,进一步完善干部人事政策和工作考核制度,把是否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把精神文明建设成效作为衡量一个党委、一级政府和一名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工作政绩的重要标准。为什么多年来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一再强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而一些党委、政府和一些领导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却总是口硬手不硬,喊得多、做得少,实际上并没有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应有的位置,将两个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呢?症结应当说就在于现行的干部人事政策和工作考核制度不够完善。也就是多年来一些地区、部门实际上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抓经济工作的成效作为衡量一个党委、一级政府和一名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工作政绩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加之相对于抓经济工作而言,用同样的精力和投入抓精神文明建设往往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成效,这就难免导致一些领导干部的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从而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忽视和放松精神文明建设。在这种意义上讲,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进一步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力度,这不单纯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即要有全面的干部人事政策和工作考核制度做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考察使用干部,不但要看其抓物质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成果,也要看其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成果,真正做到“一张红榜,两个实绩”。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奖惩,也必须切实做到两个文明同等看待,一起表彰,把精神文明建设同经济利益挂起钩来,切实改变“物质文明物质奖,精神文明精神奖”的做法,建立和完善客观公正、科学合理且带有强制性、约束力的干部人事政策和工作考核制度。

第三,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切实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投入。不言而喻,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大量的物力、财力的投入。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由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短期内难以见到直接的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原因,许多地方程度不同地存在对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不足、欠帐太多的问题。为此,必须从战略的全局和长远的高度看待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问题,不要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更不能总是以财政困难为由不向或少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投入。应倡导和推广“富则富办,穷则穷办,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办但决不能不办”的经验和精神,认真切实地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需的物质保障。

第四,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领导干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在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仅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也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领导的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各级领导干部应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努力实践党中央对领导干部的这一要求:“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注意检查自己的言行,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众不去做的,自己首先不去做,切实做到对上对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言论行动一个样。这样,就必定会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把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广泛和深入的方向发展,使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大的台阶。

标签:;  ;  ;  ;  ;  ;  ;  ;  

统一目标与综合系统工程--论“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更突出的位置”_精神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