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东路下沉隧道设计经验浅析论文_何其凯

清远市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 广东清远 511518

摘要:介绍临江复杂地质城市下沉隧道设计经验,为类似项目提供经验教训。

关键词:临江;城市下沉隧道;经验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水文

人民东路下沉隧道工程位于沦洲大桥南引道,北接沦洲大桥,往南以隧道方式下穿人民东路,南接清佛公路,设计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

项目位于北江清远市段伦洲岛之南岸,由河流冲积阶地地貌组成。土层主要有人工填土和淤泥质土,人工填土厚度较薄,淤泥质土交厚,平均厚度超过7m,具不均匀性,高压缩性及灵敏性,压缩变形大。

项目位于北江边河流阶地之上,地下水位较浅,地下水含水层厚度较大,埋藏一般较深,规模较大,分布连续稳定,主要为承压水含水层,其透水性和富水性均较强。

总体而言,人民东路下沉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淤泥及沙砾层厚度大,且工程频临北江,地下水通过沙砾层与北江联系,易产生潜蚀及管涌。工程实施风险较高。

二、隧道结构设计

人民东路下沉隧道工程为浅埋式隧道,隧道全长约645.7m,为双向六车道二孔二跨箱形结构。其中隧道北、南侧U型框架结构敞开段,共8节段;中间为隧道闭口框架结构暗埋段,共5节段。

图1 人民东路下沉隧道纵断面布置

1、主要设计原则

(1)结构的净空尺寸除满足建筑限界及使用要求外,尚应考虑施工误差、结构变形及后期沉降的影响。

(2)结构设计应能够满足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并满足施工、运营、城市规划、防火、防水的要求。

(3)结构设计包括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分别按照有关规范对施工阶段和正常使用阶段进行计算。结构允许出现裂缝,迎土面裂缝计算宽度允许值0.2mm;背土面裂缝计算宽度允许值0.3mm。

(4)主体结构,要考虑地下水浮力,进行整体抗浮稳定性验算。不考虑侧壁摩阻力时,结构抗浮安全系数≥1.05;计及侧壁摩阻力时抗浮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15。

(5)结构按6度抗震设防要求采取相应构造措施。

(6)地下结构应根据需要设置变形缝,暗埋段、“U”型段纵向均每隔30米设一道变形缝。特殊情况时其间距可适当调整。

(7)防水设计原则:以混凝土自防水为主,外贴防水材料为辅,接头防水为重点、多道防水,综合治理。

2、结构尺寸

3、结构计算荷载

(1)作用在主体结构上的荷载主要有:

永久荷载:水压力(按设计水位与校核水位取值)、土压力(按实际覆土深度取值)、结构自重、混凝土收缩及徐变、地面超载20KPa。

可变荷载:梯度温度(按结构内外壁面温差10oC考虑)、整体温度(按升、降温10oC考虑)、车行荷载(公路-I级)。

(2)主体结构主要有暗埋段和“U”型段两种结构形式,结构计算时纵向长度均取1m,以主体结构全部承受外荷载进行模拟计算,不考虑围护结构受力。

(3)假定高水位和低水位两种工况,主体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按水、土分算及水、土合算分别进行组合验算。

(4)主体结构抗浮计算时,计算水位取地下稳定水位,校核水位取相应位置的地面高程。

(5)水平压力:施工期间支护结构的外土压力按朗金公式的主动土压力计算。使用阶段结构侧壁承受的水平力按静止土压力计算。设计采用的侧向水、土压力,对于黏性土地层采用水土合算,对于砂性土地层采用水土分算的办法。计算中计入地面荷载以及施工机械等引起的附加水平侧压力。

(6)侧向地层抗力和地基反力:根据基床系数采用弹簧进行模拟。

4、计算简图

采用平面杆系模型有限单元法。将结构离散为多个等厚度直杆梁单元。结构底板各节点上设置单向受压弹性约束 抵抗结构反力。正常使用期间由结构承受全部水土压力和其他各种荷载。计算简图见下图。

结果显示,敞口段结构边墙墙角外侧受力较大;暗埋段最大弯矩出现在中隔墙处顶板上缘及底板下缘,箱室跨中处顶板下缘及底板上缘处也较大。按以往工程经验,结构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配筋设计以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短期荷载效应组合,以最大裂缝宽度0.2mm作为控制进行配筋设计,并进行构件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结构即可满足相关受力要求。

5、结构抗浮设计

本工程临近江边,地下水位较高,敞开段与闭口段均需进行抗浮计算。

(1)暗埋段

暗埋段最大覆土约2.5米,最小覆土为0.5米,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经验算,暗埋段可以满足抗浮的要求,在结构底板处不设抗浮桩。

(2)敞口段

该段基坑最大挖深约7.5米,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分别及开挖深度分别采用钻孔桩、钢板桩作围护结构。在底板设置设抗浮桩的抗浮措施。抗浮桩技术成熟,结构安全可靠,对结构的长久运行有利,且抗浮钻孔灌注桩除了能满足抗浮要求外,还能为上部结构提供承载力,节省了软基处理费用,故作为本项目敞开段的抗浮措施。抗浮桩设计为钻孔灌注桩,桩径1.0米,桩长20~28.5米,横向间距6米,纵向间距5米。

6、工程软土处理

(1)敞口段

对于埋深较深的敞口段,该段范围内在主体结构底板下设计了抗浮桩,由抗浮桩为结构提供基底承载力,为满足施工要求设置碎石垫层。

对于埋深较浅的敞口段,采用点阵式布置的水泥土深层搅拌桩法进行加固。桩径为500mm,桩间距为1250mm。水泥搅拌桩在地面进行施工,主体结构底板底面以上采用空搅。具体设计见软土地基处理设计图。

(2)暗埋段

采用点阵式布置的水泥土深层搅拌桩法进行加固。桩径为500mm,桩间距为1000mm。水泥搅拌桩在地面进行施工,主体结构底板底面以上采用空搅。

三、实施经验

1、本项目在进行设计时,采用主体结构设计与基坑支护设计分开独立进行,在敞口段结构底板专门设置独立抗浮桩作为抗浮措施,没有适当考虑基坑支护桩的抗浮作用。若采用抗浮桩与支护桩联合抗浮的方案,将节省2排纵向抗浮桩,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2、由于项目淤泥及沙砾层厚度大,地质条件复杂,在抗浮桩施工过程中,发生了较严重的大范围塌孔情况。经分析主要是现场淤泥及沙砾层厚度大,采用旋挖钻成孔时泥浆不能有效护壁,导致频繁塌孔。后采用膨润土泥浆护臂、加长孔口钢护筒长度至8m,并采取间隔桩位跳钻等措施,使塌孔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

3、由于沙砾层厚度大,且工程频临北江,地下水通过沙砾层与北江联系,容易诱发管涌。当基坑开挖较浅且基坑底淤泥层较厚时,基坑止水效果好,仅出现少量地下水;当基坑不断往下开挖后,由于地下水头压力升高,基坑底淤泥层减薄,在坑底较薄弱部位的淤泥层出现管涌情况。由于施工单位缺乏经验,对出现的管涌不但未能采取恰当的应急措施处理,还进一步加大坑内抽水力度,结果不但导致基坑外地表、建筑物下沉,而且还导致坑内已经完成的部分结构底板下沉、基坑下地基沙土大量流失,如情况进一步发展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后经专家论证,采用袖阀管分层压密灌浆法向孔内注浆固结的方法,以达到增大原地基搅拌桩侧摩阻力、填充地基土体空隙、补偿土体损失、压密封底、堵截地下水通道等目的。

四、结语

(1)城市下沉隧道在进行敞口段抗浮设计时,宜考虑采取板底抗浮桩与支护桩联合抗浮的方案,可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2)频江城市下沉隧道地质情况复杂,淤泥及沙砾土层厚度大,且分布广泛,地下水往往通过沙砾层与江河联通,极易产生潜蚀及管涌风险。设计及施工前应彻底了解项目地质情况,采取合理的方案做好基坑止水帷幕,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管涌等险情应予以做够重视,应对应及时有效,避免进一步发展成隧道地基、结构及基坑周边地表、建筑物下沉,造成重大损失。

参考文献:

[1]蔡建中,章勇,耿大新,复杂敏感环境下明挖隧道设计与施工[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1-159

[2]刘国彬,王卫东,基坑工程手册(第二版)[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1323

作者简介:

何其凯(1981~),男,汉族,广东清远人,本科,路桥工程师,从事路桥设计工作。

论文作者:何其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5

标签:;  ;  ;  ;  ;  ;  ;  ;  

人民东路下沉隧道设计经验浅析论文_何其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