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状况的效果分析论文_余海凌

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618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甲亢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于生活质量以及焦虑状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接收的98例甲亢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为49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案,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方案,观察并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生活质量以及焦虑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46.75±2.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4.36±3.52)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亢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甲亢患者;生活质量;焦虑状况

甲亢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临床研究认为,该类疾病的发生可能与患者释放大量的甲状腺合成激素存在一定关联,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以及机体代谢亢进等现象,患者在患病期间将会表现为体重下降、心悸以及出汗等临床症状,还可能伴发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的症状,目前,临床上通过利用抗甲状腺药物、放射碘或者手术治疗的方式[1]。但是患者在此期间,受到疾病本身以及治疗过程的影响,可能会出现焦虑和烦躁等不良情绪,此时,将会引发患者的生命体征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并不利于后续治疗的进行,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2]。因此,临床上通过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还能够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签署研究同意书,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接收的98例甲亢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为49例患者,本组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0例,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34岁,平均年龄(46.08±5.48)岁;最短病程为3个月,最长病程为12个月,平均病程为(9.14±2.04)个月。实验组男性27例,女性22例,最大年龄为72岁,最小年龄为34岁,平均年龄(46.54±5.76)岁;最短病程为3个月,最长病程为15个月,平均病程为(9.47±2.62)个月。每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患病时间等基础资料经过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案。按照医嘱指导患者接受用药治疗,同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给予处理。

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方案。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通过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而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能力,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进而获取患者的信任和好感,使其能够更加放松而又愉快的接受护理服务。同时,告知患者有关该类疾病的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进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依从性;②健康教育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介绍有关该类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治疗措施,及时回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和困惑,进而提高患者认知程度。同时,寻求患者家属的帮助,给予患者更多的精神支持和安慰,不断鼓励患者积极接受临床治疗和护理,进而缓解患者的应激反应,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生活质量以及焦虑状况的改善情况。使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3]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4]评估患者的焦虑状况,具体分为:①>29分。表示严重焦虑;②>14分表示肯定存在焦虑;③>7分表示可能焦虑;④<6分表示不焦虑。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所研究的生活质量量表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等指标,均使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的核验,计量数据利用(±s)来表示,并采用T值验算。各组之间的数据经过对比和计算后,得出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对

实验组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对[(±s)分]

2.2各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比对

实验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46.75±2.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4.36±3.52)分,T值=12.305,P值=0.000,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护理干预作为一种临床的护理模式,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了解有关自身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措施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认知程度,同时,还能够为患者及时纠正错误认知,进而使其能够缓解自身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经过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46.75±2.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4.36±3.52)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见,通过给予护理干预和指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于患者的了解程度,实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进而获取更为准确和全面的数据和信息,对于患者的后续治疗和护理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进而确保了整体效果,更加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改善甲亢患者的焦虑状况,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值得肯定。

参考文献:

[1]阮丹苹.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9):152-153.

[2]陈秋香,王方华,王翠芳,等.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状况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6):158-160.

[3]杨倩,刘艳芳.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和焦虑状况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7):125-125.

[4]张驰.护理干预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6):139-139.

论文作者:余海凌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状况的效果分析论文_余海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