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小学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_张瑛

对加强小学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_张瑛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人民小学)

摘要:我国五千年的文化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可谓光辉灿烂,古诗词更是这座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学习古代诗词,对于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培养少年儿童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加强小学诗词教学方法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诗词;教学方法;探究

引言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而言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小学诗词教学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的他那天。

一、以情入境,激发兴趣

古代文学作品大多通过作者对生活的实践和感悟得来,文学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对于古诗词作品来说,也是从生活出发,并高于生活的。古代文学家通过表达对生活的所思所想,再将这些经历或想法感悟通过艺术创造加工得出。古诗词语言精炼,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思想,具有较为抽象化概括的特点。小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能力还未成熟,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面对较为抽象的古诗词时,在理解上易受到阻碍。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可以适当将古诗词转化为语言上通俗易懂的故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提高其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于一些画面感描述比较强的古诗,可以用通俗的语言描述成有趣生动的画面,使古诗词富有画面感和故事感,充满活力。一些抽象的概括通过老师的描述,可以向学生呈现一幅活灵活现的画面,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古诗词知识,更能从中领略古诗词的内涵和魅力,增添趣味性。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将古诗词中要表达的意思讲述给学生。这样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从而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素养起到良好的作用。比如教学《春日偶成》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绘春游时看到的景象。然后让学生读诗,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画面: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诗人闲来无事,在中午前后出去春游。一路上,只见鲜花翠柳,河水长流,心旷神怡。这样一来,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自己也成了诗人,这时教师再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朗读诗句,就更能感受诗人那种愉悦的心情。

二、运用多媒体,引导想象

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让同学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古诗词加以欣赏;这样既能够做到有效改善古诗词因年代久远而使学生产生的距离感,又能够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另外,新媒体环境对小学语文方面的影响日益增加。尤其是在教学模式上,将互联网融入教学中,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对时间和空间的依赖性极大减弱;无论在哪里都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优秀老师的讲解,做到了教育资源共享。有了多媒体的支持,教师也可以将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扩展到课外教学。在课堂上解决课外的内容,将课外的素材融入课堂中,增加了文学作品的现实性与交互性,学生仿佛亲耳所闻亲眼所见,让语文课堂更加有趣与“触手可及”。比如,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利用古典音乐帮助教师进行诗词教学,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再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诗词的内涵,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诵读诗词,读出情感

多数古诗词的情感不是直接表达的,而是隐含在诗词的字里行间,我们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到。要读出诗词的情感,一是品词析句。教师要引导学生扣住重点词句进行品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杜甫的《望岳》,在品读“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时,扣住“钟”和“割”两个词语,一个“钟”字把天下神奇和秀美汇集于泰山一身给充分地表达出来;一个“割”字写出了泰山具有的一种主宰力量,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两个词语表达了诗人对泰山高大秀美的赞美之情。二是以意逆志。就是根据自己对作品的感受,通过想象、体验与理解,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溪亭日暮”“藕花深处”“惊起鸥鹭”三个画面,扣住“沉醉”“兴尽”“争渡”几个关键词,启发学生边体会边思考:透过这首词,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李清照?学生通过设身处地,感受到李清照陶醉、快乐、喜悦的思想感情。三是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情况和创作的背景,引发学生对诗词的深层思考,从而深刻领悟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教学《清平乐·村居》,引导学生不断与诗人对话,思考辛弃疾为什么要表达一个温馨、幸福、幽静、和谐、欢乐的画面?相机呈现辛弃疾的资料,辛弃疾身处风雨飘摇、战乱不断的南宋时期,现实与诗词的落差如此之大,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与美好愿望?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较好地领悟到诗词的情感。

四、拓诗文,延伸诗词学习质量

(1)同主题作品延伸。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如歌颂伟大母亲的诗作,有孟郊的《游子吟》和汪中的《别母》等;边塞诗有王昌龄的《出塞》、王维的《使至塞上》和王之涣的《凉州词》等;送别诗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高适的《别董大》和李白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赠汪伦》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逐字教学”“逐句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主题凝聚,这样就会丰富学生的诗词积累。(2)同诗人作品延伸。拓展延伸同诗人的作品,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诗作的感受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如被称为“诗仙”的李白,在读书漫游时期的作品主要是山水诗、乐府诗和赠别诗,如《望天门山》《江夏行》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在政治仕途失意后,他创作出了大量批判性的诗,如《蜀道难》《行路难》《乌夜啼》等;在身经战乱之苦后,又创作出了大量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作,如《猛虎行》《奔亡道中》等。不同的诗风表现了诗人不同的境遇、不同的情感。(3)同题材作品延伸。要想更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以题材为载体,准确判断,清晰分类,强化积累。如讽刺类诗,可以积累《硕鼠》《蜂》《题临安邸》等;哲理类诗,可以积累《题西林壁》《观书有感》《琴诗》等;咏史类诗,可以积累《咏史》《焚书坑》《题乌江亭》等;怀古类诗,可以积累《念奴娇·赤壁怀古》《登金陵凤凰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结束语

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小学阶段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人格与素质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无论是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还是学生个体的发展都非常关键。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情感认知都在不断丰富和成长,把握好这一时期的教育,通过学习古诗词中所蕴含的精神和情感,有利于帮助学生提升自我情感认知,从而丰富内心情感,提高审美意识。综上,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在这一时期的开展,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丽萍.小学语文古诗文情景教学方法探究[J].学周刊,2019(21):59.

[2]黄伟寿.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情感逻辑还原法策略[J].汉字文化,2019(11):115+119.

[3]舒冬梅.浅淡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德育渗透与教育[A]..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4]全淑珍.论小学古诗词赏析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8(33):47.

[5]张海嵘.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学周刊,2018(36):93-94.

论文作者:张瑛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6

标签:;  ;  ;  ;  ;  ;  ;  ;  

对加强小学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_张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