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朗读就像一瓶酒。你读得越深,就会感到越醇厚。一个个性鲜明的人,一点点清新、典雅或绚丽的风景,一个故事充满了深情,让我们深深感受到阅读是多么的迷人。通过朗读,可以为小学生更好地找到学习文字的乐趣,这样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了文本作品想表达的思想和精神内涵,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语文以及语言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效率
在当今的语文课上,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忽略了朗读的重要性,并只专注于分析文本的内容。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学生无法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只会有肤浅的认识,很难去感受到文本中所包含的情感影响,从而导致学生不足的语言培训。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让学生们朗读课文,使学生通过朗读与课文产生一定的共鸣,得到情感的升华,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一、朗读给小学生带来的作用以及影响
1.朗读能培养小学生语言的感知能力。语言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时候不是靠掌握语言规则,而是靠感知能力。因为感知能力的提高,意味着语言直觉思维能力的形成,它在理解语言,判断语言正误、优劣上比理性思维来得敏捷。反复诵读名家作品就是模仿典范语言,接受其影响。语言的感知能力是理解所有语言和文字的基础,是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和理解语言和人物把握的能力。他们可以逐步理解语言表达的规律,培养语言的敏锐感。并且,通过反复阅读精美的文章还可以增强他们在进行写作时的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辨别能力,有助于提高小学生们的语感直觉以及完整性和情感性。
2.朗读可以补充文字表现的不足。 通过朗读,小学生可以通过语调和音调的表现来改变不能用文字书写的内心情感。同时还可以区分情绪,突出氛围,补充缺乏的表达情绪,以此加深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朗读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好一个自悟自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当指导作用。通过教师的教学过程。小学生们能逐步解决问题,大声朗读,逐渐进入文本并能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心理以及表达的意思。与此同时,他们的思想还有心灵也能得到重大的启迪。
4.朗读能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每当小学生在读一篇好文章时,总是会有一个美妙的享受。在阅读一篇好文章时,如果有一个良好的朗读习惯就一定能产生出共鸣,就仿佛是文本有生活,加上情绪的状态调节,一定能够紧紧地抓住学生们的心,并在同一时间调动视觉、触觉、听觉等,所以,他们能够感受巨大的艺术影响力,那么审美的情趣一定可以得到改善。
二、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1.读中感、感中悟。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老师可以在媒体设备上让学生观看桂林山水的景色,同时可以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到对应的句子并进行带有感情的朗读,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本文的情境中,教学的难度也会随之减轻。这样一来,学生的思想就如同“向导”一般是“走在街上”,有时学生的文章会被拓宽,而且会很流畅。如果你写了什么,你就不会说什么,内容也不会无聊。
2.注重评价,提高阅读水平。在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使用恰当的评价语言能激励学生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能更加注重和享受阅读的过程。首先,你可以要求学生选择性得选择部分阅读文章。在学生读完后进行评价。鼓励学生们成为课堂上的好播音员,并且让学生认真听讲,发现他们的优势。阅读后,评价可以多加赞扬和建议,少加批评,使学生的阅读水平不断提高,其他学生在重新阅读时也会注意这些问题。我相信我会以身作则,读得更好。
3.多让学生品读文章。朗读是语言艺术的再创造。朗读当然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阅读过程。当学生们进行朗读的时候,要求学生注重品味语言,那就是在停顿、音调、节奏和艺术处理等方面,要以准确并且生动地反映出原作者的优秀精神,并表达出作者的独特风格。它不仅体现了学生在阅读普通话方面的准确性,也体现了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准确性。朗读作为一种基本的阅读能力,教师也应该注意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咀嚼和品味。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朗读文本时,培养学生的语感使用出适当的情绪去品读。
通过大声朗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而言,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欣赏语言和人物的节奏,还可以在学生面前将语言再现为生动的视觉形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鼓舞学生的情绪。学生们能够产生对文章的共鸣,情感得到了精彩的启发和升华,从中受到了教育和感染。
参考文献
[1]张洁 朗读与朗读教学辨析.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1)。
[2]蒋芳 大阅读,小细节.新课程:下旬,2011,(7)。
[3]何玉莲 让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扎实而灵动.中小学教学研究:学科教学版,2008(8)。
[4]张婷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读与写,2008,(1)。
[5]毛明月 王玲玲 新课改视阈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电力教育:教学改革广角版,2010,(30)。
论文作者:陈银朝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语言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学生们论文; 课文论文; 小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