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论文_李晓蕾,耿志伟,田云峰

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论文_李晓蕾,耿志伟,田云峰

泰安市中心医院 山东泰安 27100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新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医院档案部门担负着配合医院中心工作、为医院改革建设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能,一定要珍惜这个难得的机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以"病人为中心"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新的标准和新的姿态,努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以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为己任,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档案的开发价值和利用价值,努力服务于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

1、医院档案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医院档案部门为医疗、科研及行政管理服务,提供高层次、智能型档案信息的职能越来越凸显。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档案的开发价值和利用价值,才能被医院领导和各部门认同,进而使人们认识到档 案的重要性和它的价值所在。从档案业务方面分解,有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利用、检索和编研等工作。由此可见,档案工作是一项管理性、服务性、政治性、科学性和文化性的工作。

医院档案工作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既要为医院的改革发展提供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又要如实地记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伟大实践活 动的历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要始终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域覆盖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发展到哪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什么服务,医院档案工作就提供什么服务、就做好什么服务。医院档案工作以服务和谐社会为前提,和谐社会又为医院档案工作提出新的目标、新的要求;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做医院档案基础工作,创造性地完成档案的收集、整理、接收、和保管工作,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各职能部 门定期归档的档案要按时进行接收;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整理医院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材料,形成系列档案,从文件的形成开始,就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去做,确保档案质量、门类和内容齐全完整。

2、加强医院档案的规范化、现代化建设,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搭建平台

档案管理必须强调制度化,病案是医院档案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病案书写的教育,提高对病案严肃性 的认识,使医务人员从思想上予以重视,严格要求,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落实病案书写规章制度,加强病案书写规范化的培训,实行专人负责。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也为医院档案增添了新的内涵。一方面,医院档案门类较多,尤其较繁忙的医疗业务活动,须保留大量的业务归档材料,如病案、影像资料,每年几万份,全部以传统的方法贮存,将占有很大的库房。另一方面,高科技的发展,也使档案载体更加丰富多样。如今医院计算机管理十分普遍,可尝试应用电子病历。医院档案信息量大、类别多,可采取相应的高科技手段。对CT等影像资料实行数据库管理,可大大地减少贮存库房,并方便了检索。虽然电子文档目前尚存在很大争议,但影像资料如CT等其依附现代科技手段,由复杂、特定的影像信息构成,其原始性、真实性应是不容置疑的。如住院收费实行电脑化管理,可消除传统的出院病人对账单。所有的出人院明细账均实行电脑存盘,减少了库存,规范了明细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虽然,出院病人对账单不属于归档范围,但其以数据库形式存盘留档的管 理模式,为电子档案的运用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是实行现代

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档案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是新时期医院档案工作的着眼点、着力点,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档案工作,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服务:

3.1领会精神,强化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 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医院档案部门要做好档案工作,必须自觉地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档案工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始终保持档案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提升档案工作行政执法能力,增强全社会公民的档案意识;坚持以和谐社会建设为己任,增强创新机制,拓展服务领域,提供优质服务;尊重历史,忠于职守,增强维护党和国家的真实历史面貌的自觉性。

3.2丰富馆藏,整合资源,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保障

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事业的立业之本,也是医院档案工作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然而,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医院档案信息资源相对贫乏,时效性相对滞后,有的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长期处于"休眠"状态,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也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医院档案部门要从广大患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求出发,在日常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广开途径,面向社会多渠道征集档案,全方位接受捐赠档案,组织开展档案寄存服务、有偿收购以及馆际间互补交换、短期展览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广大患者最关心、最现实的档案信息,不断丰富档案馆藏,提高档案信息的实用性、时效性,增强为社会公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能力。

3.3主动参与,协调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拥有大量信息资源的档案部门提供了直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有利时机。医院档案部门要把广大患者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确立广大患者是档案服务的主 体对象的观点。只要患者需要,就是档案部门的工作任务,就要创造条件,克服困难,满足要求,力争使档案服务更加贴近社会、贴近公众、贴近生活;主动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利用 掌握大量信息资源的有利条件,积极参与到为协调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经济活动和政府管理工作服务的行例中;积极开辟新领域,努力探索新途径,不断扩大服务项目,最大程度地运用好档案信息资源,使档案这一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精神资源,直接地、及时地、有效地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

3.4创新服务,贴心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环境保障

档案记录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承载着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客观地维护着历史的真实面貌,服务于现实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新的历史阶段,医院档案部门要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卓有成效的服务,必须创造性地贯彻《档案法》,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增强广大患者和社会公众的法制观念,营造知法、懂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进而解除公众对档案的神秘感,才能更广泛地利用档案;要满足广大患者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多元化服务的需要,就要搞好档案馆舍的建设,不断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改善档案保管利用设施,尽可能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人性化的服务;坚持不懈地做好业 务基础工作,适时采用现代科技成果,提升管理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尽快实现全社会统一技术平台和资源共享,才能更有效地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始终坚持以广大患者的需要为导向,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整合服务体系,优化服务标准,努力做到优质服务无处不在,竭尽全力为广大患者提供专业化、全程化、全方位、多渠道、快捷、暖心的服务环境。

论文作者:李晓蕾,耿志伟,田云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3

标签:;  ;  ;  ;  ;  ;  ;  ;  

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论文_李晓蕾,耿志伟,田云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