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肾上腺结核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论文_吴辉行,童涛,张华玲

广州新海医院 510000

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结核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诊肾上腺结核患者18例,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判定肾上腺结核CT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18例患者中,双侧发病患者人数居多,其中单侧4例、双侧14例。就肾上腺形态观察而言,包括肾上腺检测体积增大者9例,体积缩小者2例,肾上腺失去正常形态者共7例。而经病理学提示,本次18例患者中误诊2例,所占比例为11.1%。结论:对肾上腺结核患者进行CT诊断,主要可见双侧发病、钙化等基本特征,而通过上述特征可助于医师判断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与其他肾上腺疾病进行鉴别,为疾病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关键词:肾上腺结核;CT诊断;鉴别诊断;价值

近年来,肾上腺结核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主要临床特诊为腹痛、消瘦、血压降低等,但因缺乏典型症状,因此光依靠临床表现进行判断易存在失误[1]。且目前临床上关于肾上腺结核的诊断报道类文献相对较少,医师在临床实际诊断过程中缺乏相关的理论依据。现代医学中,CT诊断是肾上腺结核的重要影响学诊断手段。在本文中,笔者对肾上腺结核CT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回顾调查时间为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调查对象为18例肾上腺结核患者。其中男女比例分别为10例、8例,最小年龄者24例,最大年龄者68岁,平均(47.5±2.1)岁。病程为6个月~10年,平均(4.5±1.1)年。18例患者中12例并发相关临床症状,另外6例无明显临床症状。最后经病理证实,本次16例患者确诊为肾上腺结核;剩余2例患者为肾上腺腺瘤而误诊。

1.2方法

对患者进行CT扫描。其中CT扫描仪为GE单排螺旋CT。设置扫描参数为60 mA、120 kV。设置层厚为3 mm。对患者进行连续扫描,平扫后对于有需要的患者则进行增强扫描。其中所使用的对比剂为非离子型对比剂,注射后8s开始进行增强扫描。扫描范围包括双侧肾上腺及肾上腺周围。检查项目包括肾上腺大小、形态、钙化形态、密度等。

1.3诊断标准

若CT诊断见结核病灶,或进行结核试验呈阳性且血沉加快的患者即为肾上腺结核患者。

2结果

2.1CT影像学检查情况

发病情况:经检查,单侧发病患者为4例,而双侧发病患者为14例,以双侧发病患者居多。

肾上腺形态变化:经检查,肾上腺体积增大者9例,且该9例患者均为双侧肾上腺发病患者。而肾上腺体积缩小者2例,且该2例患者均为单侧发病患者。其余7例患者则失去了肾上腺的形态。

病灶钙化:经检查,18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存在明显的钙化情况,剩余2例患者则未发现钙化。

2.2病理检查结果与CT诊断结果对比

对患者进行手术病理治疗等,最终18例患者中确诊为肾上腺结核患者16例,2例患者为肾上腺腺瘤。详情如表1:

3讨论

CT诊断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但临床上有关于CT对肾上腺结核诊断的资料报道较少。在已有的文献报道中,认为CT诊断可对肾上腺结构等进行清楚的展示,但却缺乏细节性特征,如无法准确的区分肾上腺皮、髓质等,因此若通过CT诊断可十分清楚的了解肾上腺形态变化,尤其是对钙化方面,其敏感性十分的高[2]。

从病理角度或病程角度分析,可将肾上腺结核分为两个时期,即急性期与慢性期,亦可称为干酪化期和钙化期。干酪化期及钙化期的形态是有所差异的,其中干酪化期以肾上腺增大(多为双侧),可见肿块等病理特征为主。而钙化期则可见明显的斑点状钙化特征。部分学者认为,随着患者病程的延长,肾上腺结核在CT诊断中的表现也出现不同。其中病程越长,病情越严重的患者,肾上腺形态则可能由以往的增大而逐渐的减小、萎缩,或部分患者出现不规则增大特征。且随着病程延长,患者的肾上腺钙化特征越发明显。笔者分析原因,对于早期肾上腺结核患者,易存在炎性渗出情况,因此主要临床表现为肾上腺增大。后病情加重,则出现肉芽组织增生,虽肾上腺仍呈增大趋势,但其基本结构已发生变化,并逐渐消失。对于晚期患者,其组织已完全发生变化,且均为钙化组织或纤维组织,进而肾上腺出现缩小趋势。因此通过CT诊断,可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程时间等作出基本的判断[3]。

本次调查中,误诊患者2例。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可认为肾上腺功能不全为肾上腺结核患者的主要表现。但值得注意的额是,若仅依靠肾上腺素功能不全而判断为肾上腺结核则是片面的,如肾上腺真菌感染等,均可出现肾上腺功能不全等表现。因此在临床诊断需加以重视。除了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相关分析外,还需结合相关诊断资料,以进一步确诊。

在于其他肾上腺疾病鉴别中,则相对较为容易。因肾上腺结核患者在任何时期均可见一定的钙化情况,而临床上单纯肾上腺钙化情况则是较少的,并主要发生于出现肾上腺外伤出血患者,因此在诊断前可对患者进行咨询,包括有无外伤史,有无出血症状等。本次误诊的患者均为肾上腺腺瘤患者,而此类患者的CT诊断特征为出现强化特征,且强化均匀,钙化情况不明显。而误诊的原因除了患者伴有一定的临床症状外,还与检查不细致有关,在后期我院将加以重视,降低误诊几率。在其他疾病上,如肾上腺增生等,其CT诊断仅表现在形态变化上,而强化诊断则会发生与正常组织一样,同样可与肾上腺结核做出较好的区分。

综上所述,对肾上腺结核患者进行CT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在诊断过程中,需结合患者基本表现等进行综合分析,避免发生漏诊、误诊情况,同时必要时进行强化扫描。此外,双侧发病、钙化等症状均可助于医师判断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为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袁明远,包相华,韦玉新等.肾上腺结核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1,21(9):938-940.

[2]陈荣焕.肾上腺结核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3):394-395.

[3]全昌斌,袁小东,时文伟等.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结核的诊断价值[C].//2014结核病及肺部相关疾病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高峰论坛论文集.2014:184-184.

论文作者:吴辉行,童涛,张华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

标签:;  ;  ;  ;  ;  ;  ;  ;  

探讨肾上腺结核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论文_吴辉行,童涛,张华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