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定位精准发力,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镇原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要对策措施论文_秦辉

精准定位精准发力,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镇原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要对策措施论文_秦辉

中共镇原县委党校 甘肃庆阳 744500

镇原县是国扶贫困县,是六盘山片区58个扶贫攻坚重点县,也甘肃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县辖10镇9乡、215个行政村、1991个自然村,全县53.15万人,深度贫困村80个。今年以来,坚持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紧盯深度贫困乡村,突出“一户一策”、“五突破三巩固”等重点任务,抓关键,补短板,排隐患,狠下“绣花功夫”,做足“精准文章”,决战脱贫攻坚,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获得感明显增强。

一、以“一户一策“为抓手,精准落细脱贫措施。

按照省委、省政府到户到人精准帮扶要求,聚焦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始终把“一户一策”方案作为脱贫攻坚的“作战图”、帮扶干部的“军令状”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坚持与“四类分类”有效对接,因人因户精准施策。一是对有劳力且有一定技术的贫困户。积极落实产业奖朴,龙头企业带动等措施实现产业提升脱贫;二是对对有剩余劳力且可输转的贫困户,落实就业技能培训和跟踪服务措施,通过就业奖补和入股分红等路径,实现就业增效,产业托底脱贫;三是对有一定劳力在本地打零工的贫困户,作为帮扶的艰中之艰,通过产业奖补和入股分红,实现互助合作脱贫;四是对无劳力预备兜底的贫困户,实现互助合作和兜底保障脱贫,确保户户有发展依托,户户都有增收门路。

二、以产业扶贫为核心,巩固提升脱贫能力。

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和治本之策,坚持“脱贫抓产业、产业抓覆盖、覆盖抓达标、达标见效益”的原则,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布局,长短结合、突出效益,龙头带动、订单生产,政府扶持、保险托底”的发展思路,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压粮扩经、压粮扩草,全力培育草畜、瓜菜、苹果、劳务、中药材、万寿菊、小杂粮、文冠果、乡村旅游九大特色富民产业。突出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培育产业的首要环节,按照龙头企业对特色优势产业全覆盖的要求,先后引进了天士力、中天羊业、中盛农牧、广州立达尔、天津物宗园等23家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合作社上联龙头企业、下接贫困群众的纽带作用,全域推广“331+”农业产业扶贫模式,通过“村社合一”、企业带办、干部帮办、能人领办等途径,重点加快贫困村合作社建办进程,实现了120个贫困村种养产业合作社全覆盖。

三、以民生保障为根本,持续夯实脱贫基础。

聚焦“两不愁三人障”,紧盯贫困村户弱项短板,坚持住房、饮水、教育、医疗、兜底等政策向贫困村户汇聚,全面提升贫困群众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水平。一是基础建设力求“建得快,管得好”。坚持大分散,小集中,就近安置原则,突出以业定搬,以产定搬。紧盯保障群众饮水安全这一目标,采取县乡村三级联动方式,对照饮水安全四项指标严格核查,实现了贫困户安全饮水全覆盖。二是公共服务力求“办得实、落得准”。按照学有所教的目标,抓实“控辍保学、政策落实”两大任务,实现了贫困村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零辍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按照病有所医的要求,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政策,建立“一人一策”帮扶、签约家庭医生送医上门等机制,落实贫困户医疗报销、大病保险报销、民政兜底救助“三重保障政策”。三是兜底保障力求“兜得住,兜的实”。建立健全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合资助政策,落实农村低保资金、特困供养资金、“三户一孤”大病救助保险资金及时发放。

四、以精神扶贫为引领,全面激发致富动力。

把贫困户作为脱贫攻坚的主体,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扎实开展技能扶贫、文化扶贫、法治扶贫“三大行动”,引导群众争当脱贫致富带头人、遵纪守法老实人、新风正气引路人。一是强化技能扶贫壮底气,依托党校职教资源、定点机构、龙头企业,全面整合人社、就业、农技等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定制化”“菜单式”培训贫困群众。二是强化文化扶贫提志气,充分发挥“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作用,常态化、持续性、全覆盖开展脱贫政策、文明新风、习惯养成、自力更生等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抵制高价彩礼、推动婚俗改革、弘扬文明新风等专项活动,引导贫困群众明礼仪、知奋进。三是强化法治扶贫扬正气。扎实开展扫黑除恶、法治教育、纠纷调处、权益保护专项行动,针对一些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不积极主动参与产业发展、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赌博酗酒等问题,探索建立“歇帮”惩懒机制。

五、以项目资金为动能,加大开足脱贫引擎。

把落实落细、用好用活扶贫资金政策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有力杠杆,瞄准对象,强化预算,把握原则,明确投向,推动扶贫资金使用精准,管理规范,效益放大。一是用好“指挥棒”,严格资金使用分配。坚持“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原则,实施产业扶贫资金资金到户到人。二是念好“紧箍咒”,强化资金使用监管,扶贫资金管理使用采取县级统筹安排、乡镇具体实施、行业部门审核审批机制,按照“谁使用、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坚持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一折通”兑付,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三是严把“标准尺”,强化资金绩效评价,通过单位自评、工作组复评和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扶贫项目和资金使用符合各项要求。

六、以体制机制为支撑,健全优化攻坚体系。

坚持把强化机制保障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高举高打,高位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强化领导选好“司号员”,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积极担负“前线指挥部”职责,各工作组及“1+20”部门负责行业扶贫工作,各联乡县级干部担任脱贫攻坚“司号员”,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合力推动脱贫攻坚战。二是建章立制成立“督战队”,以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成立明查暗访督查组,全方位跟踪“督战”,及时通报,严肃问责。三是优化力量打造“敢死队”,在夯实县级干部、乡镇、部门、村组各级责任的基础上,全面构建贫困村“五个一”(有一名县级责任领导、一名第一书记、一个帮扶单位、一个驻村工作队、一名技术总负责)帮扶责任体系,实现帮扶力量全覆盖。四是夯实基础配强“排头兵”,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村担任村支书和村文书,从致富能人、产业大户、返乡企业家中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村干部,让素质过硬、能力较强、善于攻坚的精干力量发挥“排头兵”作用。

论文作者:秦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精准定位精准发力,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镇原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要对策措施论文_秦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