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园林植物的景观效果,三分在种七分靠养,养护管理工作是决定树木生死存亡和是否能够达到观赏效果的重要途径。园林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城市环境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园林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园林养护,促进园林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
引言
我国城市发展建设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于园林建设工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生态园林建设对于城市的建设发展和城市的形象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生态园林建设具有特殊性、专业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需要园林养护工人精心操作,才能使生态园林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1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概述
正所谓“三分建,七分管”,这充分说明了园林养护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直接决定园林能否良好地存在于城市中,为人们一直提供自然、清新、舒适、和谐的环境。参考相关资料及对园林养护工作实际情况的了解,确定园林养护的内容较多,包括植物灌溉、施肥,确保植物能够吸收到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包括除草和防病虫害,保证植物不受到其他不良因素的侵害或影响;包括修剪和防寒,保证植物生长良好,且整体造型与整个园林相得益彰,使园林更具美感、艺术感。
2园林绿化养护要点
2.1灌溉
苗木要想健康生长,不仅需要依靠阳光和土壤,而且要依靠足够的水分。仅仅依靠土壤中的水分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园林绿化人员定期为苗木进行人工灌溉。在灌溉上需要按照苗木具体的生长情况还有气候环境进行。如果苗木在缺水的情况下需要加大灌溉量,不要一次性增加灌溉的水量,要循序渐进,让苗木更好地吸收水分,保证苗木时刻都能够吸收到土壤里的水分。灌溉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河水、湖水,也可以使用地下水。灌溉的方式需要用到喷灌和滴灌,这样不仅能够保护苗木的根系,而且能够节约用水。
2.2排水
苗木的生长虽然需要水分,但是若吸收的水分过多,也会导致苗木死亡。很多品种的苗木没有办法抵抗过多的水分,这时就需要进行排水,以保证其生存质量。排水方式可以用地表径流,也可以通过地下水道进行排水。同时,水分过多会使土壤内部没有可供呼吸的空间,导致苗木死亡。
2.3遮荫
在植物栽培之后,由于幼苗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必须要积极加强对幼苗的保护,尤其是一些裸根栽植的苗木或大树,在春末夏初温度较高时,很容易出现缺水、萎蔫,被强光照射之后容易生长不良,所以要及时做好遮荫,搭设遮阳网保护苗木,减少植物的水分蒸发作用。
2.4施肥
在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的过程中,合理施肥对养护管理工作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于肥料有着不同的需求,特别是在幼苗生长初期和成熟期这两个阶段。在生长初期,应按照植被的实际生长情况采取周期性施肥措施,合理控制施肥量,通常在早春和晚秋进行。另外,松土和施肥应同时进行,尽可能施用液态肥料。在成熟期,应均匀地开穴干施,之后进行覆土。
2.5修剪
在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工作中,另一项重要的养护措施就是修剪,其对于植物的二次生长有重要的意义。修剪工作并不是盲目性的,需要充分考虑园林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生长季节。在具体的修剪过程中,应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来进行,不能够进行过度修剪。在修剪过程中应遵循先树冠后树体、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原则,需要对枯枝、病害枝及折断枝进行彻底清除。乔木和灌木类的修剪应当疏密有序、有型有体,草坪的修剪应保持其完整性和美观性。
2.6土壤
在园林后期养护管理的过程中,土壤养护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土壤养护的要点是保持土壤肥力良好,能够给植物生长提供所需的养料。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改良技术对土壤的肥力进行提升,促进土壤结构的优化。常用的做法是除草松土,杂草能够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和植物抢夺光照,造成植物生长缺少必要的养分,出现各种类型的病害。因此,需在不同的季节开展相应的除草工作,并在除草结束之后进行相应的松土工作。松土时,离植物的主干部分越近,应逐渐降低松土的深度。另外,需加强对土壤肥力的检测,掌握土壤的肥力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补充和调整,同时采取深挖扩穴的方式进行熟化处理,保持土壤肥力稳定。
2.7病虫害防治
(1)利用植物天敌,开展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中最有效且最持久的方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通过立法的方式建立了对植物的管理标准,而生物防治也是管理标准中成效最好的方式。(2)重点使用生物农药。在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时,要首先考虑生物农药的使用。生物农药的特点是能有效的消灭害虫,与化学农药相比,持久性更强,并且对生态环境污染小,对人畜危害小。(3)适当使用化学农药。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时,首先选用生物农药,化学农药是应急措施,并且要尽量选择毒性低、环境污染小的药物,用药原则是变换使用和混合使用。(4)提高农药施用技术。传统的农药使用方式是喷雾,但是研究发现,喷雾的方式对于农药的使用率只有20%~50%,这种方式效率低,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人畜中毒。因此,提高施用技术,是提高农药使用率的必经之路,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3园林绿化养护优化措施
3.1完善养护管理方案
在园林绿化工程完工后,应重视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结合绿化植物的生长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因此,在养护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对土壤及水文等情况进行了解,结合不同植物的特点,制订相应的养护计划。同时,结合实际的养护效果对养护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如施肥、修剪及灌溉等方案的调整。
3.2全力做好养护管理工作
对生态园林的植物进行修剪是城市生态园林养护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工作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对植物的修剪工作,要针对不同的树木种类、不同生物特性,要遵循自然生态法则、遵循生态学园林、尊重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选择最恰当、最有效的修剪方式和方法,选择恰当的修剪时间,充分发挥树木的美化功能。在园林的养护工作中,必须要时刻从生态发展的角度考虑,不提倡过度的人工修剪和造型设计,要让植物尽量以自然生态展现其独特的美感,让生态园林建设回归自然,发挥生态效益。
3.3提高养护技术水平
在生态园林的建设管理中,应开展多样的生态园林养护管理工作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提升其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生态园林主管部门要组织召开园林发展建设工作会议,通过实例让员工充分了解园林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培训工作会议中,要对员工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进行专题培训,要让全体园林养护工作人员明白安全与生产工作的重要性。还可以组织、邀请专家为全体园林养护管理人员进行一对一的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工作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水平,为城市的发展建设、城市生态创造更加舒适的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逐步加深,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中的园林绿化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闲与放松的场所,也可以很好地改善城市内的生态环境,达到美观生态的效果。要保持这种效果,就需要对其进行长期的维护与养护,要有专人负责定期保养才会保证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科学稳定地提高针对于园林绿化的维护与管理程度,才会从根本上更好地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与人文效益。
参考文献
[1]卢海建.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2)
[2]张莲.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的探讨[J].现代园艺.2016(24)
[3]米海灵.景观设计和养护管理在城市园林绿化的应用[J].中国林业产业.2016(07)
论文作者:凌昭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园林论文; 植物论文; 土壤论文; 苗木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生长论文; 水分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