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_宏观调控论文

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_宏观调控论文

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调控论文,国家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3年6月,中央针对当时金融市场秩序混乱而导致整个经济生活杂乱无序的状况,果断推出了宏观调控的一系列重大举措。这对于有效地缓解由于金融混乱而出现的经济过热的问题,保证发展和改革的顺利推进,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功效已日益获得人们共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我们越来越看清楚国家宏观调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我们必须坚定地坚持宏观调控的正确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

要不要国家宏观调控,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遇到的一个重大课题。

我们党对这个问题有着明确的方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地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就是在充分估计市场的优点和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这是我们党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利弊得失,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研究了市场经济发展日臻完备的全部历史经验,经过深思熟虑而作出的。重温《邓小平文选》,我们看到,小平同志从1979年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到1992年南巡谈话,在肯定市场作用的同时,还总是讲到计划、国家宏观作用的问题。这是对实际的科学认识,是生活辩证法的要求。历史和现实都要求,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了现代发达阶段必然的规律性现象。在当代,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有不同的模式,但都有范围、程度、手段不同的政府宏观调控。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市场经济视为放任自由的经济,至少是停留在对早期市场经济的肤浅了解。

——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条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种结合,宏观调控是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国家是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表。在市场经济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只有社会主义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把长远利益同当前利益、整体利益同局部利益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指导社会经济生活。

——宏观调控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时期尤其具有特殊意义。我国的现行改革具有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革命性变革这样双重的性质,既要求坚决地改革,又要力求经济的相对持续、健康的运转,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这就需要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以保证一个好的有利于发展和改革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适时地解决发展和改革中的问题。在我们市场发育还不健全,市场某些扭曲信息易于误导的情况下,更要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我们这样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加快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在可能的条件下加快发展是不言而喻的硬道理。这就不能跟随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亦步亦趋,而要通过产业政策、发展战略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来协调资源配置,以尽力减少由于市场某种盲目性而导致的损失,更可以对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市场失灵”的领域(如: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等等)发挥其全局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

——宏观调控在我们这样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又不平衡的国家里,是协调发展,保持稳定,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单纯靠市场调节,工业和农业发展速度的差距、城市居民收入的差距,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将要日益拉大。”这对于维持稳定,共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宏观调控是我们在开放的世界经济联系中保护和壮大国家经济的重要手段。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增强的新形势,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态势,要求我们能动地把握。而已经出现的囿于地区、部门的局部利益在同境外经济交往中的“内耗”现象,鲜明地要求宏观调控的协调和约束。只有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才能更好地维护我们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实践证明:没有宏观调控体系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不完整的因而也是不能存在的;没有完善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也就不是完善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热心于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热心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热心于建立并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应当指出,在一些地区、一些部门中存在着对实施宏观调控很不认真、很不得力的情况,出现了邓小平同志多次批评过的那种“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现象。这些情况的出现,原因是很复杂的,其中,有地区部门小集团利益的诱使,有实际工作中的某种困难,有思想认识上的误区,等等,这些在某种意义上讲,似乎都具有某种存在“合理性”的“小道理”。但是,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是大道理,小道理必须服从大道理,按大道理办,最终也有利于小道理。回顾两年前,如果不是各地区各部门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决策,那会是什么局面;而坚决执行了这个文件,我们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好形势。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全新的探索性的事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个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体系亦是全新的事物。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课题,需要探索解决。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健全,是为了充分而又健康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因而它的状况也必须与现实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这要求我们不能脱离实际地去追求理想主义的宏观调控模式,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不可能一开始建立就十全十美,而只能在实践过程中探索、总结,使之逐步完善。因此,对待正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的宏观调控的正确态度应是:

一方面,不能囿于老的思维框框来认识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要遵循价值规律,运用好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等手段和方法。这个根本原则,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都已明确了。在体制转轨时期,各种不同手段的采用范围、程度、形式,在不同阶段、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将是不同的。这些手段采用与否及其力度如何,应当也只能取决于具体的经济环境和条件。

这里特别需要统一对行政干预的认识。应当看到,无论怎样发达的市场经济,都有经济手段不能奏效的领域,不会绝对没有行政干预的。当我们的宏观调控处于一个形成和完善的进程中时,由于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还不完善,由于执行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物质条件还不充分,特别是由于某些供给总量的不足,和供求矛盾解决紧迫性,我们往往更需要采取一定的必要的行政手段,特别在一些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上。决不能把必要的行政手段当作计划经济的复归,也不能把现行的行政手段同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手段形式上的某些类同,当作继续搞计划经济的信号,更不能无端地指责这是搞计划经济。

另一方面,必须十分明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改革,宏观调控也必然要从体制到手段都要在改革中创新,逐步过渡到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轨道上来。经过充分酝酿、准备,于1994年初推出的财税、金融、外贸、价格、流通等多项改革初战告捷,对于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及功能的发挥,特别是发挥计划、财政、银行等宏观调控部门的作用,意义很大,证明了改革的正确。

邓小平同志谈到我国改革事业是个全新事业的时候,总是讲,这是个很大的试验。对于试验,“需要有勇气,胆子要大,步子要稳。”邓小平说:“过去我们是穷管,现在不同了,是走向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不能再搬用过去困难时期那些方法了。现在中央说话,中央行使权力,是在大的问题上,在方向问题上。”实践证明,这几年来,中央在宏观调控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决策,方向是对头的,成果是不小的,当然也会有不足,需要改善。沿着加强和改善两方面去努力,我们的宏观调控会越来越有效,我国的发展和改革会越来越有成就。当党中央领导我们使之日臻完善时,以某些问题或执行中的某种不足而对宏观调控表示怀疑,讥笑这是计划经济的回归,怀念曾经有过的那种市场自发无序曾带来的利益,那决不是正确的态度。观察和认识宏观调控是否正确,只能以邓小平同志一再倡导的“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为尺度。

牢固确立全局观念,坚决维护中央权威

我们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全国的统一市场,因此,宏观调控是要覆盖全国的,是由中央来行使的。这就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坚决地维护中央权威。

邓小平说过:“宏观管理要体现在中央说话能够算数”,“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哄,各行其是,怎么能行呢?不能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不能搞违背中央政策的‘对策’,这话讲了几年了。党中央、国务院没有权威,局势控制不住。”我们必须从全局出发,来认识这个问题。

这里遇到的问题就是,怎样处理全局利益同局部利益的关系。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首先和第一位的是要以大局为重。我们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们是干大事业的人。为了我们党的宏伟事业,我们是准备付出牺牲乃至生命的,是立志奉献的,因此,我们对于全局、整体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哪怕是有损于局部的暂时的利益,也要服从和执行。这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党性的考验。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利益观念的觉醒,由于改革是使人们得到实惠而起步的,是由国家首先是中央放权让利而起步的,由于众多的人曾是以各自处境来看问题的,因此,各个地区、部门的领导者都遇到自下而上的利益追求的压力。改革实践表明: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群众对于改革需要付出代价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对改革的付出就缺乏自觉承担的精神。改革,在一定意义上讲,它是一个利益关系的调整,其结果,人们当然最终都会获益。否则,那种改革就不是正确的。但不可能同时同步获益,有的一时利益可能会有所下降。这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党员领导干部要懂得这个道理,并且向群众讲清这个道理。

坚定地维护中央权威,执行中央宏观调控决策,地区、部门的负责人,决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这里有一个结合地区、部门实际的问题。

这就要求:真实地反映情况,使中央决策建立在科学根据的基础之上。由于我国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低水平和不平衡,信息的反馈渠道不畅,影响决策的准确和时效。而某些弄虚作假的数字更是害人不浅,这是值得注意的。

这就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的宏观调控决策。关键问题是,要深刻领会中央宏观调控决策的实质,努力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去确保宏观调控任务的实现。宏观调控的措施必然意味着对某种方面的鼓励支持,也必然意味着对某种方面的限制约束,这都是从全局出发的。只有确立全局观念,才能自觉地服从中央权威,接受必要的约束,承受必要的代价。这样做,是有党性、顾大局的表现。在今天,十分需要提倡这一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实践中,宏观调控也在探索中,我们要充满信心,方向坚定,探索前进。

标签:;  ;  ;  ;  ;  ;  

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_宏观调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