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养老建筑的合理设计方法论文_李先春

解析养老建筑的合理设计方法论文_李先春

艾奕康设计与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老年化的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我国人口老年化的问题在引起人们关注的同时,给社会带来了一些问题,另一方面也给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未来的建筑设计在养老建筑产业中谋得先机。所以要想做好养老建筑的设计工作,所以要明确养老建筑设计的要求,对养老建筑进行合理设计。

关键词:养老建筑;现实需要;要求;设计方法

1.现代城市中养老建筑的现实需要

1.1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呈现持续增长的状态,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标志着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数量的增加,使老年人在居住和生活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1.2思想观念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思想意识和家庭观念发生变化,“养儿防老”的观念进一步弱化,老年人独居的比例不断上升,许多老年人钟情养老建筑,将养老建筑视为颐养天年的理想之所。

1.3“空巢家庭“增多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空巢家庭”随之增多。在子女无力照顾、父母身体还比较好的情况下,养老建筑便成了很多家庭无奈或最佳的选择。

2.养老建筑的设计要求

2.1要有功用性

要给护理人员或家人留有护理空间,特别是浴室和厕所空间,保证老人活动需要尺寸和协助老人时所需的空间。根据老年人视力趋弱的特点,老年人建筑室内空间色彩应明快、温暖,地面不宜采用黑色或显深色面料,透视窗口不宜用有色玻璃。

2.2要有安全性

老年人中脑血管和心脏疾病死亡人数占所有死亡人数的前三位,发生最多的地方是在厕所内。因此老年住宅中厕所应安装暖气或其他取暖设备,减少室内与厕所间的温差;安装坐式便器,并加上扶手;外开式或侧面推拉式门,以便于轮椅进入;安装安全电铃,遇紧急情况时可从外打开门等。

2.3要有健康性

要保持老人的居室、厕所、浴室、厨房容易清扫的方便条件。老年人在室内的时间长,所以特别要考虑到日照、通风、采光和换气,让起居生活空间能直通阳光,便于老人作室外的活动。要使老人能方便地使用卫生设备和厕所,冬天洗浴时应考虑加温的设备。不宜用易碎、易燃、化纤及散发有毒气味的装修材料。

2.4便于改造

老年人从自理自力期到照顾关怀期,差不多有一二十年的时间,住宅的设计应当考虑到老人的需求,设置隐蔽设计,便于增添设备、设施等改造工程,及时为老人提供协助。

3.城市养老建筑的合理设计方法

3.1养老建筑的选址与总平面布局

养老建筑的空间环境是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它的布局设计受基地条件、周围环境状况、气候条件、空间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养老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居住建筑,它不仅要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对老年人的休闲娱乐、饮食起居、健身保健、交往购物、学习传授等需求都要满足。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将派生出各种新的功能需求,它的总平面布局方式对于满足养老的种种需求十分重要。合理的布局可以营造宜人的尺度,创造适合的有吸引力的交往空间,以及适宜的微气候条件,甚至对邻里关系、预防犯罪、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建筑户内设计

3.2.1平面尽可能方正,柱网布置简洁,避免出现凸角

不规则的或者凹凸变化的平面布局,利用率较低,不利于布置家具,也不利建筑节能;对于老年人居住空间而言,简单、通达是一个重要的要求。平面方正、柱网简洁的居住空间,易于达到此项要求,而且也便于各种空间改造,适应不同老年阶段的需求。

3.2.2门扇、走道及主要功能空间应考虑轮椅通行

老年人使用的走道净宽不小于1.8m,并设置双侧扶手;老年人使用的居室门为推拉门,开启净宽度不小于1.2m;厨房、卫生间的门的开启净宽不应小于0.80m;

出入口前平台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大于0.40m,并采用缓坡台阶,设无障碍坡道,坡道与台阶皆两侧设栏杆。进入各个房间的走道,宜直不宜弯,转弯会给使用轮椅的老人,带来不便。房间内应保证轮椅进入及回转必要的空间。

3.2.3卫生间厨房设计

在养老建筑中,卫生间厨房同样也要进行精细化、适老化设计。例如卫生间要划分干湿分区,避免滑到;要满足轮椅的操作使用,利用洗手台底部空置区作为轮椅回转空间;保证坐姿操作,避免挪动身体;设置安全扶手及紧急救助装置;淋浴区预留灵活空间,方便日后更改为盆浴区。厨房设计应结合老年人生理特点,橱柜平面布局以L型为宜。轮椅直行和转弯动作较平移容易,L型橱柜使行进距离较短,并便于轮椅转弯操作。

3.2.4消除高差

应避免设计错层平面,不利于腿脚不便及使用轮椅的老年人使用。卫生间、阳台等小高差处应设置缓坡过渡,避免老年人因为没注意到或腿脚不利索而被绊倒、摔骨折,继而卧床不起。

3.2.5为日后改造留有余地

在养老建筑设计中,有意识地引入“适老性”的概念,目的是为了满足住户不同年龄的使用要求。年轻时和年老时不同,不同的老年阶段也不同,因此应该考虑不同阶段的改造可能性,如在走道预留设置扶手的预埋件、门扇改造、走道空间等。

3.3公共区域设计

3.3.1楼梯

供老年人使用的缓坡楼梯主楼梯净宽不小于1.5m,其他楼梯不小于1.2m;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楼梯应尽量平缓,宜采用直线形楼梯,缓坡楼梯踏步高度应在130mm以下、踏步宽度不小于320mm,其他楼梯踏步高度应在160mm以下、踏步宽度不小于300mm。宜在两侧设置扶手;踏步凸沿缩进尺寸应小于20mm,避免绊倒老人。防滑条宜有鲜明的色彩并覆盖整个踏步转角、且不突出踏步表面,可防滑并提示高差;楼梯照明,宜设置地灯,或采用多灯形式,防止踏步表面出现阴影或自身投影。

3.3.2电梯

配备电梯的高层住宅,每个单元应设置一部无障碍电梯。12层以上高层住宅,每个单元应设置一部担架电梯。其电梯呼叫按钮高度为0.9~1.1m,轿厢侧壁设置高度为0.85~0.9m的扶手。其公共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并宜沿一侧墙体加设高度为0.85~0.9m的单层或双层连续扶手。低、多层住宅尽量配备电梯,或预留电梯位置,便于日后改造。

3.4景观设计

宏观景观环境设计层次上,需加强景观的连续性,通过围合、渗透、对景、借景等手法,形成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的多层次的景观;微观层次上,既要注重建筑单体的造型设计和近人的尺度处理,通过点、线、面及垂直绿化等,既可以使自然景观与新建筑群体之间相互融合,更重要的是创造宜人的环境品质;重视雕塑、标志、座凳、围栏、地面铺装等方面的细部及小品设计,使休息空间形成适宜老年人的环境气氛,创造老年人休闲养老的良好空间,为他们提供方便舒适、易于使用的休闲养老建筑空间环境。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问题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在进行养老建筑设计时应从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和心理需求的分析人手,把握其行为特征,无论是宏观的整体布局,还是具体到一个无障碍坡道等方面,建筑设计师都应该尽心尽职,真正做到人性化设计。关爱数量越来越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建造出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养老建筑。

参考文献

[1]赵茜.试论养老建筑设计[J].科技尚品.2017(03).

[2]张雪兆.养老建筑设计存在问题浅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7).

[3]覃事黄.中国式养老建筑设计探索[J].低碳世界.2015(18).

论文作者:李先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  ;  ;  ;  ;  ;  ;  ;  

解析养老建筑的合理设计方法论文_李先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