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药物疗法对慢阻肺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干预观察论文_殷彬,杨晓萍,杨新爱,姜文青

1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肺病科 266000

【摘 要】目的:探讨非药物疗法对慢阻肺并肺循环疾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76例,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模拟针刺手法电针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方法治疗),各38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26%,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结论:非药物疗法在临床上治疗慢阻肺并肺循环疾病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阻肺;肺动脉高压;非药物疗法

【中图分类号】R54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0-039-02

近年有国外学者发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可逐渐出现肺循环疾病,患者的肺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直接导致了肺脏局部或整体循环障碍,是一种较常见的合并症。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对肺循环疾病中肺血栓栓塞症、肺动脉高压方面进行了研究。我们通过查阅这些文献发现,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与慢阻肺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1]。在治疗方面主要包括氧疗,非特异性扩血管药物以及抗凝药物等多种方式,但治疗效果不尽人意。

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笔者特从本院慢阻肺并肺循环疾病即肺动脉高压患者中选取76 例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2014 年3月~2015 年6月收治的76例慢阻肺患者,并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为50-62岁,平均(55.32±6.37)岁,病程为7-12年,平均(9.57±3.24)年;对照组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岁,平均(56.56±7.42)岁,病程7-13年,平均(9.66±4.20)年,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

参照GOLD 201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中的诊断标准[1]。

1.2.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症状超过日常变异范围的持续恶化,并需要改变药物治疗方案,在疾病过程中,患者常有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脓性或黏液脓性痰,可伴有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1]。

1.2.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严重程度分级

根据FEV1/FVC、FEV1%预计值和临床表现,可对COPD的严重程度作出临床严重度分级。本研究主要选取了临床严重程度分级中符合中度的患者,Ⅱ级(中度):FEV1/FVC<70%,50%预计值≤FEV1<80%预计值,常伴有慢性症状(咳嗽,咳痰,活动后呼吸困难)[1]。

1.2.4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制定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肺胀病”有关内容及各协作组临床方案进行诊断。

痰瘀阻肺证:咳嗽,咳痰色白质粘,喘促心悸、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唇甲紫绀,面色青紫,舌质紫暗,苔腻,脉涩。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急性加重期治疗方案进行实施。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应用针刺手法电针治疗仪进行模拟针刺手法电针治疗,操作者选取患者主穴:大椎、大杼、风门、中府为基本穴位;喘重者加定喘、外定喘;痰多者加丰隆;胸膈满闷者膻中、中府、天突并用。患者每日治疗1 次,通过仪器模拟提插捻转手法,依据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控制电流,持续通电20 min。5d为1 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休息1d,之后依据上述方法进行下1个疗程的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

1.4 评价方法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但未恢复到急性加重前水平。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减轻,但程度不足显效者。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应用心脏彩超估算所有入组患者肺动脉压,比较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8.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由表1可知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73.6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慢性疾病,其起病过程隐匿,并且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故病人喘憋长期存在不能缓解,最终出现的并发症导致较高的致残及病死率,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患者由于胸闷憋气,日常活动逐渐减少,心理压力、住院导致的经济负担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对整个家庭乃至社会造成较高的经济负担。随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合并症的逐渐深入研究,我们了解到,慢阻肺不仅仅是肺脏本身的疾病,它所导致的合并症亦应得到充分的诊断及治疗。早在2013年GOLD指南就已经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的合并症是心肺血管疾病、抑郁和骨质疏松,这些合并症广泛存在于肺功能提示为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气流受限的患者中,经统计与患者的住院和死亡呈正相关。[2]-[4]

祖国医学中的针灸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慢阻肺的临床症状,基于这一点针我们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遵从针灸治疗学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但由于不同的医师应用针灸治疗有着不同的动作习惯,如手法、力度、行针的速度不同,无法进行横向比较,我们选择了针刺手法治疗仪模拟针刺手法,这种治疗仪忽略了人的主观因素,通过产生不同频率模拟针刺手法,从而使病人感受到不同的电针治疗针法[5]。在研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并能够更好的降低肺动脉压说明非药物疗法治疗慢阻肺并肺循环疾病具有一定优势

综上所述,非药物疗法对慢阻肺并肺动脉高压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2015 ESC/ERS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3]施焕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GROSS CP A G.The relation between funding 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and the burden of disease[J].N ENGL J MED,1999,340(24):1881-1887.

[5]洪学文,李海峰,李成伟,等.仿古典针刺手法的电针针法产生方法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16(2):50-53

论文作者:殷彬,杨晓萍,杨新爱,姜文青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9

标签:;  ;  ;  ;  ;  ;  ;  ;  

非药物疗法对慢阻肺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干预观察论文_殷彬,杨晓萍,杨新爱,姜文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