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论文_马占杰

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论文_马占杰

内蒙古扎兰屯市人们医院 162650

【摘 要】胶质瘤的病因未明,且无根治手段。尽管随着神经解剖、神经病理、神经生理、神经放射和神经外科学的进步,胶质瘤的外科治疗手段日益丰富,但是当前治疗目标仍限于尽可能地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与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脑胶质瘤;手术治疗

1发病机制

一般认为,单细胞内多个基因异常不断累加的结果导致了单克隆肿瘤细胞的产生,并由此不断分裂逐渐形成肿瘤。在肿瘤增殖过程中,发生了更多的基因改变,因而肿瘤的表型不同,或者在同一个肿瘤内不同部位显示出遗传差异。部分肿瘤细胞可能进展成为更具侵蚀特性的细胞,随着肿瘤不断增殖,这些具侵蚀特性的细胞早已浸润生长至远处正常脑组织中。这种观点常用以解释目前外科无法治愈胶质瘤的现状。然而关于胶质瘤浸润性生长的观点也存在争议。因为通过现有的染色方法,尚无法将远离肿瘤处的肿瘤细胞鉴定出来,也无法把肿瘤细胞和非肿瘤性胶质细胞反应性改变鉴别开。目前可信的证据是在大体肿瘤生长边界外10~20 mm内发现了肿瘤细胞的浸润。到底是所有的胶质瘤都能浸润至全脑还是只有小部分具有这种特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实验阐明。胶质瘤能够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部位,但是除了10%的弥漫性侵袭的胶质瘤表现为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受累,其余的胶质瘤很难越过自己的“领界”到邻近的部位,而且复发的位除手术应增加这个区域作为切除的目标。

2症状

肿瘤通过两方面产生症状:直接侵蚀神经组织与远隔效应即包括神经组织受压变形、癫痫、化学递质弥散、脑积水、颅内高压等。手术能够明显缓解颅内高压所产生的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以及一些症状学上无法描述的不适感。手术可以有效缓解继发于肿瘤的癫痫症状,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癫痫也可以部分缓解或至少达到减药的目的。如肿瘤未紧邻脑功能区,则由巨大占位数应引起的神经症状在术后可以明显改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缓解的症状,更易于被手术所缓解。

3手术治疗

3.1肿瘤活检术

某些重要功能区的胶质瘤开颅手术的效果难以估计,或者可预期的效果与风险不成比例,此类病人不宜开颅而可行立体定向活检术。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目前大体诊断对于活检的依赖似乎正在减少。但是将来的肿瘤综合治疗将主要依赖于肿瘤的分子水平的分型而不是目前常用的组织学分级,各种不同肿瘤的基因特征信息只能从肿瘤组织中获得,所以立体定向活检术仍将作为神经外科的重要手段存在。立体定向颅内活检尽管安全,但是仍然有1%~3%的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需要引起医生重视。

3.2复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

大部分胶质瘤会在手术后一段时间内复发,对于复发胶质瘤的手术原则总体上与初发时相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肿瘤远离脑功能区,术前评估其症状特别是高颅压症状可通过手术缓解的病人,可以考虑再次开颅甚至多次开颅手术以延长病人生命。尽管偶有病例报道了6次开颅手术切除胶质母细胞瘤,但对于一般状况很差,预期生存时间极不乐观的复发患者,再次开颅手术应持慎重态度。

3.3低级别胶质瘤的手术治疗

WH0定义的低级别胶质瘤为Ⅰ、Ⅱ级胶质瘤。尽管恶性程度较低,但是低级别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仍无法视为良性,大部分诊断该病的患者最终仍将因肿瘤复发而死亡。低级别胶质瘤在发病率上少于高级别胶质瘤,发病年龄更好发于青年人。与高级别胶质瘤更易累及小脑、脑于、脊髓相比,低级胶质瘤对.岛叶和运动前区的累及更常见。80%低级别胶质瘤的初发症状都是癫痫。低级胶质瘤仍然首选外科手术治疗。立体定向活检术更安全,但是如果遇到异质性的肿瘤,就容易误诊。而外科手术可以迅速减压、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减少糖皮质激素使用,手术效果优于高级别胶质瘤。实际上手术的结果常常发现,那些在影像学上看似低级别胶质瘤的病变最终有30%病理诊断为更高级别恶性胶质瘤(尤其在老年病例)。低级别胶质瘤的手术切除范围同样未获定论,不过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生认同广泛彻底的手术切除可以提高疗效。

3.4胶质瘤的辅助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手术冶疗以外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证实高级别胶质瘤术后辅助放疗组(50 Gy的传统的分次放疗)与单纯手术相比,生存时间延长(28周 vs 18周);而总剂量增加到60Gy的时候,生存时间增加到了42周。另一项欧洲肿瘤研究与治疗组织发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数据也初步显示放疗对推迟肿瘤复发有效。放疗可以延长生存时间、推迟肿瘤复发,因此高级别胶质瘤通常需要在术后进行全脑放疗。而对于低级别胶质瘤,除全切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全切的10年生存率近100%)外,大部分医疗单位也让患者接受术后或延期的放射治疗。由于90%的复发都发生在局部,一些学者开始重点关心局部放疗。其技术包括:普放后追加局部照射、缓释内放疗、立体定向放疗与术中放疗法。然而,无论对于新诊断的还是进展期的抑或复发的胶质瘤,这些新放疗方案的疗效与副作用都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放疗可能影响患者认知功能和生存质量,严重的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放射性脑病,目前对于放疗的剂量也存在争议。在欧洲和美国,有两个前瞻性的临床试验显示高剂量与低剂量放疗,对于整体生存时间或是无瘤生存时间的影响都无差异,但是毒副作用在高剂量组则明显得多(50%vs 32%)。

4小结

在现有条件下,选择恰当的手术与辅助治疗方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疾病的状况。未来胶质瘤的治疗依赖于外科学、病理学、解剖学、影像学、放射学、生物药学及计算机辅助医学等多学科的共同进展,但无论如何,丰富的神经解剖知识与娴熟的显微手术技巧仍将是神经外科医生最需要掌握的技能。

参考文献:

[1]黄小平;陈建良;张清平;吕文;郭伟;;脑胶质瘤146例手术效果及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6年03期

[2]马文群;;手术切除联合术后间质内放化疗治疗脑恶性胶质瘤[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刘博;沈宏;黄红星;邹叔骋;;脑胶质瘤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0年02期

论文作者:马占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  ;  ;  ;  ;  ;  ;  ;  

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论文_马占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