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论文_潘卫峰

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论文_潘卫峰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潘卫峰

摘要:自主学习是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种积极、自觉的个体学习行为,它表现为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求知欲、积极参与、善于思考的特点。它能够调动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求知欲,能够使他们获得积极、乐观的求知体验,从而获得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我要学”的乐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对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初中生“主动学习”、“高效学习”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把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教育的任务必然要由使学生学到知识转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的本质。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几点看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在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中,情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学生缺乏强烈的情感,就缺乏一种投入学习活动中的“力”,学生的心理倾向就很难主动地向教学过程靠拢。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情感时,他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学会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为此,教师要把握好每节课的最佳时机,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创设情境。

1.问题情境:教师在教学中提出或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探求问题的答案。

2.成功情境:追求成功是一种十分强烈的动机,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需求。所以教学时如果能够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3.竞争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大脑处于竞赛状态时效率要比无竞赛时高很多。因此教学中应经常开展“比一比看谁做得快(好)”的比赛和“找错误”比赛等,创设竞赛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另外,创设讨论情境,在小组与小组、班级与班级、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讨论,活跃气氛,培养能力。再如实体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物来激发学习兴趣。操作情境,组织学生参与操作活动,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在这样的情境中培养学生争做学习主人的意识,在情境中调动自己的情感,从而努力探索知识,获得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恰当选用教学方法,促进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能动过程,这就决定了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教学中,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探索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研究任何一种教法都必须与学法紧密相连,同步展开,选择教法、设计教法、改革教法,都要以此为目的,这样才能体现以教法为主导、学法为主体的关系。

例如:八年级学生在几何的学习中经常遇到的就是定义、定理、性质等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考虑怎样教这些知识的同时,还要考虑学生怎样学好的问题,给学生介绍一些学习几何的方法。如学习定义时先要求学生会完整叙述,能举出例子,再要求其深入推敲,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然后进一步要求其比较相似概念或混淆的概念,弄清联系和区别。又如:学习定理,先要求学生分清条件和结论,知道定理的初步运用,然后要求其能自行证明、分析,证题思路,再进一步要求其联系有关定理,总结定理各方面的运用。因此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教材,采用的教法、学法也不同,只有二者协调进行,教学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三、坚持教学模式的改革,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特点、学生认知结构以及内容,在特殊环境中采用能让学生接受并掌握的教学程序。然而要使教学有最大收获,还要看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获得知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量往往是衡量教师选择教学模式恰当与否的标准。

学习过程是学生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按一定程序的培养习惯,掌握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教学中要坚持以下几步:(1)提出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暗示有关方法,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一定过程去学习,感知学习成果。(2)培养学生大胆主动、勤于思维、敢于提问、善于动口动手的习惯。(3)强化群体意识,在教学中多采用讨论、辩论的方法让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学思结合,手脑并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在学习过程中得法之处要坚持并把它完善提高,不得法之处要摒弃。

四、目标呈现的情境性、学习目标的定位

教学中我们注重学习目标不是由教师为学生确定,而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如,我们把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始,创设生活情境,情境中蕴含数学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情趣,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需要,使数学知识生活化;同时创设情境,使学生从静态学习走向动态学习。通过实物操作、表象性操作进入符号操作,让学生由实践活动产生学习需要,由需要产生学习目标。又如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对问题的获得有一种需要,从而为求知提供了平台。再如,创设兴趣源点,兴趣是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目标的灵丹妙药,兴趣可以使学生对知识领悟,从而引发学生思维、探求。数学学习目标的呈现应该向着趣味化方向发展,教师在数学情趣中扮演探索真理的引路人。

总之,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法指导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坚持不懈地实践探索,才能取得好的成效。教师应该切实转变教学观念,跳出旧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多留一点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让他们自己看书、讨论,自己获取知识;课后多布置一些阅读、思考、探索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获得能力。

参考文献:

[1]钱荣妹.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浅谈如何建构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J].新课程(上),2011,(03).

[2]李静.新课程标准下的自主学习方式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9,(30).

论文作者:潘卫峰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2

标签:;  ;  ;  ;  ;  ;  ;  ;  

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论文_潘卫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